2020年12月30日,長城汽車在其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上正式發布“331”咖啡智駕戰略;2021年3月3日,毫末智行舉行首個品牌開放日活動;7天后,一場名為“永不停歇的大腦——咖啡智駕背后的生態構想”主題沙龍在北京正式舉行,而在活動現場,我們又看見了7天前剛亮相過的三個人——長城汽車智能駕駛負責人、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長城汽車智能駕駛總監、毫末智行首席交付官CIO甄龍豹以及毫末智行COO侯軍,這次他們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一起,探討智能駕駛發展趨勢,希望以此來呈現咖啡智駕的實力和未來布局。
“四個輪子+超級計算機”
汽車行業正在接受智能化洗禮,已是行業形成的共識,變革之后的汽車,將徹底脫離代步工具的屬性,演變成為一個智能出行移動空間。
在沙龍現場,四位嘉賓對百年汽車產業迎來科技巨變的大環境進行了深度的分析,暢想未來智能出行,并深層次展現咖啡智駕背后的智能駕駛生態構想。交流中,張凱透露:“汽車行業正在以智能駕駛為基礎進行顛覆性的創新,未來十年,如果錯過智能化出行工具,將會錯過一個時代。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逐步進化,汽車最終會成為‘四個輪子+超級計算機’的形態。”
成波同樣認為智能駕駛已經成為行業變革大勢所趨,并指出,目前整個產業處于一個巨大的轉型期,汽車、交通、ICT是三個萬億級行業碰撞,對于車企而言轉型的最大誘惑力和驅動力是找到賴以生存的商業模式,而智能駕駛產業發展需要技術和商業模式驗證并行。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
“由于人工智能、大數據、ICT這些產業的發展,帶來現在可以看得見的逐步從駕駛輔助到人機共駕,到未來我們暢想的無人駕駛,逐步按照這個路徑發展。這個就帶來根本性變革,這個變革還不只是技術性的,實際上還解決了交通、安全、節能、交通效率這些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了,才能真正發揮運輸作用。” 成波說道。
“331”的邏輯
于長城而言,咖啡智駕的問世,成為了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刻,向科技出行公司邁進的關鍵要素之一,而這些都源于長城汽車在智能駕駛方面十多年的積累。
“長城汽車應該是國內最早建立智能駕駛部門的車企。2009年我負責長城車輛安全,當時車企還沒有智能駕駛的概念,我建立了智能駕駛安全科”,張凱介紹道,“從那時起長城汽車就開始專注于智能駕駛的系統,2015年正式成立一個部門專門開發智能駕駛系統,到去年我們提出了咖啡智駕331戰略。”
長城汽車智能駕駛負責人、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
所謂331戰略,就是利用三年時間實現用戶規模行業第一、用戶體驗評價最好、場景功能覆蓋最多三個領先。可以說,這是長城汽車智能化短期內的核心目標。
至于為何是三年,則源于長城汽車對市場的判斷。
“我們都看到新勢力、老勢力都在布局自動駕駛技術,行業優質資源稀缺性增強。去年我們采用兩套高通芯片打造大算力平臺,芯片定下來再到設計控制器,車輛調試匹配,技術跟車相結合,需要進行路試的驗證,過程基本上需要兩年時間。2022年,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面臨市場檢驗,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2023年真正的競爭才開始。” 張凱解釋道。
要做的事
為了順利完成這一目標,在甄龍豹看來,咖啡智駕有三大問題需要解決:
一、如何做到用戶場景全鏈接,這里面包含紅綠燈的類型,十字路口的長度、寬度、匝道與輔路的選型,對應不同的坡道、高架等。
“我們要把這些場景達到我的目標,為用戶創造一個真正使用場景的全鏈接。” 甄龍豹說道。“第二點,以前智能駕駛系統單純起到助手的角色,是機械助手,簡單來說你讓他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而我們想要做的是在開車的時候,你發現智能駕駛的開車行為習慣和你自己開車是一模一樣的,或者跟你自己平時的行為習慣是一樣的。我們希望用戶與系統之間沒有間隙存在,可以無縫銜接,在安全是勝過一切的前提下,后續會接入5G,并與路端協同為為安全服務。”
長城汽車智能駕駛總監、毫末智行首席交付官CIO甄龍豹
最后,甄龍豹希望智能駕駛是有交互的,做一個動作或是將要做一件事情會跟用戶提前進行交互,做到人與系統之間的互相信賴。
小結:
如開頭所說,在最近三個月的時間里,長城汽車在智能化方面頻繁地“秀肌肉”,除了給WEY的旗艦車型摩卡造勢,也是為了在長城的眾多“小分隊”中造出自己的聲量。
作為企業在未來競爭中的重要一環,長城在智能化層面雖然有毫末這把探向市場的利劍,但也并未放棄相關內容的自研,對于長城來說,效率并不是第一位的選擇,既保風險又保持技術獨立性是長城給出的最優解。這樣的選擇在市場上會帶來多大的競爭力最終還需回歸市場來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鄧婭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185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