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上汽官方
作者丨丁唯一
編輯丨周游
汽車界的“新物種”,到底該怎么定義?
在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兼R汽車首席共創伙伴楊曉東看來,汽車界的“新物種”是做“特斯拉做不到、蘋果還想做的事”。
3月18日,上汽集團R汽車在深圳舉辦“R品牌共創者生態大會”。會上正式發布了R汽車全新技術品牌“R-TECH高能智慧體”,包含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科技等領域的前沿技術。
同時,搭載的R-TECH技術的全新車型——純電轎跑SUV ES33也迎來全球首發,該車型計劃在上海臨港數字化工廠生產,預計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量產上市。
“R汽車不怕蘋果。”發布會剛開始,楊曉東信誓旦旦地說。
之所以和蘋果做比較,楊曉東表示:“蘋果入局一定會給產業帶來新的理念。雖然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物種,但一定是一個‘新物種’。”
而此次上汽R發布的“R-TECH高能智慧體”,在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兼R汽車首席執行官俞經民看來,“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架構和平臺,這也是一個新物種。”楊曉東進一步闡述稱,搭載了R-TECH高能智慧體的ES33,能夠實現硬件可插可換可升級,軟件可買可賣可定義,電池可充可換可升級。
其中在硬件部分,新車型搭載了上汽零束自研開發的基于SOA云管端全棧軟件平臺,通過AIoT智能硬件即插即用,實現用類似“拼樂高”的方式定制自己的車。
在R汽車首席運營官姜輝看來,這個功能和用戶運營息息相關。“過去一段時間,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汽車多了有很多用戶不是很care的配置。”比如目前車內的手套箱基本都是浪費的,未來R汽車的用戶可依據個人需求,在商城內選擇將這部分空間改造為化妝盒或熱牛奶的空間等。
此外,R汽車打造了全棧自研的高階智駕方案PP-CEM?,這將在全新車型ES33中得到體現。楊曉東稱,ES33將采用一套激光雷達、4D成像雷達、5G-V2X、高精地圖、視覺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組成的六重感知系統。
ES33中搭載的Luminar激光雷達解決方案,楊曉東表示這讓車輛如同開了“二郎神的天眼”。相較于常規的激光雷達,Luminar激光雷達能生成精細的三維立體點云信息,使用符合人眼安全的1550納米光源,探測距離高達到500米,超300線,能夠看得更遠、更清晰,對障礙物的識別精度更高。
不同于當前Robotaxi車身上常見的激光雷達裝置,Luminar激光雷達將融合在車頂,“體積只相當于四包煙盒”,楊曉東說。
來源:上汽官方
在毫米波雷達的部分,R汽車將搭載PREMIUM 4D成像雷達。和常規的毫米波雷達相比,4D成像雷達具備測高能力,并且精度提升了一個數量級。“使用PREMIUM 4D成像雷達的車輛可以探測到140米以外的可樂罐。”楊曉東說。
而這一切都歸功于“大腦”。R汽車將率先量產應用英偉達NVIDIA DRIVE AGX OrinTM算力芯片,擁有500至1000+TOPS的算力,配合全棧自研的超級環境模型算法,實現感知即融合,提升智能駕駛的安全性。
在續航能力上面,ES33具備R-TECH多種補能措施,可以實現充電、換電、升級電池,雙向互充等方式保證續航。此外,據R汽車方面透露,ES33所裝配的電池能夠實現L0級別熱失控管理技術,通過云端實時監控主動預警,將電池包因電芯問題導致的熱失控概率控制在無限接近于零的范圍內,做到永不自燃。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此前在銷量和市值上一直都遙遙領先。不過,自2019年起,上汽集團銷量和營收均開始滑落。
轉型迫在眉睫。2020年5月,上汽發布了專注于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全新R標,隨后在廣州車展上宣布R品牌獨立。不久之后,11月26日,上汽又聯合阿里打造了智己汽車。
不過,楊曉東表示,多品牌并不是一個問題,“電動智能汽車的市場目前仍是一片藍海,現在的品牌并不多,傳統和創新的跑道都要占據。”
楊曉東認為,在傳統跑道中,規模是至關重要的,“目前榮威和名爵已經初具規模”。而在創新跑道中,是R汽車和智己的舞臺,“按照傳統鋪路的速度會比較慢,所以必須要‘騰籠換鳥’”。
盡管俞經民表示“R汽車和智己汽車的用戶和運作模式都有區別”,但兩個品牌都瞄準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不爭的事實,未來會否形成“兄弟打架”的局面也有待觀察。
在此之前,智己汽車已經初露野心。2020年11月成立的智己汽車,首輪融資達到100億元。2021年1月13日,距離三方簽約僅過去兩個月的智己汽車推出了兩款新車,首款智能純電轎車將于2021年年底上市,智能純電SUV將于2022年上市。
來源:智己汽車
楊曉東坦言,傳統賽道搶占規模,而創新賽道需要迎合C端用戶。縱觀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上有一席之地的熱門車型,幾乎都是以特有的產品力拿捏著C端用戶。其中,特斯拉Model 3以科技感的基因收獲了大批擁躉;五菱宏光MINIEV則是憑借準確的市場定位和性價比一炮走紅;比亞迪漢則以刀片電池為賣點,銷量連續3個月破萬。
對于上汽來說,在當下的競爭環境里,要實現彎道超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紛至沓來的競爭對手,此次亮相的“新物種”ES33,會成為R汽車打入目標市場的一柄利劍嗎?
請關注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丁唯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2422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