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開車將近十年,行駛里程超過十五萬公里的“老司機”,李先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在號稱最智能的特斯拉上“翻了船”。
近日,在第一電動車友群中,我們收到了一位來自河北邢臺的李先生的投訴。在他發(fā)來的事故現場視頻中,可以看到,一輛黑色特斯拉Model 3在后方追尾了一輛國家電網公司的公務車輛,左前葉子板,左前大燈和前保險杠出現一定程度損壞。
后方這輛Model 3便是李先生最新購買的車輛。在了解情況的過程中,他表示,從訂下這臺車開始,自己就陷入了一場沒有限期的“拉鋸戰(zhàn)”。
事情要追溯到今年年初。1月,李先生在特斯拉石家莊交付中心看上了一輛低價出售的服務車。據他介紹,這款車的出廠時間是在去年6月份,上牌日期是11月26日。期間曾在天津出售給了一位山西的用戶,但在還沒有辦理上牌手續(xù)的時候,車輛電機就出現了問題,所以那位用戶當時就選擇了退車。隨后回廠更換電機之后,這輛車就被特斯拉征收為內部服務車輛,在交付中心內部作為工作人員的代步工具。
“雖然這輛車更換了電機,但是當時對方說售價沒超過20萬元,而且也上了牌子,保險也可以過戶,所以我感覺挺值的。”最終,李先生支付了19.976萬元,買下了這臺原價為24.99萬元的磷酸鐵鋰版Model 3,續(xù)航里程為468km。
“我買這臺車的時候,出廠合格證、牌照、購車稅等手續(xù)都已經走完了。”由于前期和銷售接待交流的非常愉快,再加上正值河北疫情期間,所以1月21日,在沒有親自查看車況的情況下,他于線上交付了1000元定金。
從微信截圖中可以看到,李先生當時表示希望對方能夠為車輛拍攝視頻,但對方一直沒有做出回應。“后來還是拖車師傅給我拍了幾張照片,告訴我車漆和輪轂等等有損傷,問我接不接受。”
“我肯定是不樂意的。”面對這種情況,李先生第一時間選擇與特斯拉石家莊方面溝通。“他們承諾會送我一個水蠟,和洗車之類的服務,并且答應我,如果后面有合適的輪轂,會給我換。”由于不想過多的糾結于此,他接受了對方提出的解決方案,并支付了尾款。
本以為至此,后續(xù)就不會有太多的麻煩和牽扯,但讓李先生沒想到的是,這才不過是剛剛開始。
尾款結清之后,對方突然表示,車輛提檔需要再支付額外1200元,對于這筆費用,李先生表示非常不解。“首先這個費用在合同上從來沒有體現過,在買車的過程中也沒有人和我說過。其次,車輛牌照從石家莊轉到邢臺,在正常情況下,我如果親自去辦理,可能大概也就200元左右,而且這1200元也只是提檔,不包括落戶。最后,如果這個錢是個人傭金或者是服務費用的話,我也可以理解,但他們要我把這筆錢打給一個第三方公司,說是他們官方指定的合作公司。”
特斯拉所提到的第三方名叫北京卡斯基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企查查顯示,這家位于北京王四營的公司于2015年成立,人員規(guī)模不大,而且在經營范圍內,并沒有車輛提檔或交付這一項。
“我不明白為什么必須要經過第三方對接。”對于這項費用,李先生表示不能接受,但對方態(tài)度也非常強硬。“他們告訴我,如果不交這個錢,就不給我發(fā)車。”迫于無奈,他選擇交出這1200元費用,同時向對方索要發(fā)票。
但在2月8日完成費用支付后,發(fā)票卻遲遲不見蹤影,在自己幾次催促的情況下,第三方公司才把發(fā)票寄了過來。“3月20日我收到發(fā)票,顯示的開票日期是3月15日,而且服務項目根本也不是什么提檔外遷或者過戶之類的,是現代服務。”
可更為糟心的事情還不止這一件。首先,收到車之后他才發(fā)現,原本應該是468km的,磷酸鐵鋰版Model 3,卻變成了445km,三元鋰版本。而且實際續(xù)航僅為375km,“我?guī)状斡^察,到375km的時候電流就沖不進去了。”
不僅如此,買車的時候對方表示保險全部都可以隨車過戶,但在出保單的時候,對方表示只能過戶交強險,商業(yè)險要退繳。“無論是買車,還是在此前提檔的時候,他們都承諾,第一時間能夠給保險過戶。如果不能提供商業(yè)險過戶,為什么不在合同中寫好,或者是在我提車之前就將保險退掉,現在這輛車我已經全款買下,那商業(yè)險理應是我的。”
由于雙方就這一問題無法達成共識,因此車輛保險問題也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先生的車輛出了事故。正如文章一開頭所說的那樣,由于沒能剎住車,其車輛追尾了國家電網公務車。
對于這件事,他現在也有話要說。
“這是一個小學放學路段,而且正好是中午左右,孩子們放學的時間,所以我和前車行駛的速度都不快。”盡管速度不快,但前方忽然剎車的動作,還是讓李先生沒來得及反應。他表示自己雖然點了剎車,但并沒有停住。
但在這個過程中,車輛的主動安全系統(tǒng)也并沒有起作用。“類似前方碰撞預警功能,自動緊急制動,盲點碰撞,警報等等功能,都沒有工作。”
“他們承認上述功能確實沒有工作。”但在李先生隨后的溝通中,對方表示,通過后臺數據查詢,沒有啟動的原因是因為車速是8km/h,沒有到達規(guī)定時速,速度只有在10km/h-150km/h之間,其輔助駕駛功能才可以正常工作。“他們要我把車開過去檢查,但經過之前的經歷,我很擔心他們會給我動手腳。”
“現我并不知道當時自己的時速是多少,他們怎么看出的也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而且,退一步講,即使我的時速真的只有8km/h,那么前方雷達也不能工作嗎?”
至此,在車輛出現損壞的同時,其保險也未能完成落戶,因此李先生目前既無法正常行駛車輛,也無法完成理賠,而且對方的態(tài)度還非常傲慢。
目前,對于目前的狀況,他向特斯拉方面提出了三點訴求:
1.希望對方能夠對1200元的時候進行一個合理的解釋,為什么這筆錢要交由第三方,第三方為什么是一家沒有資質的公司,為什么無法開具相對應的發(fā)票?
2.根據該車此前的保險信息,其商業(yè)險的保期為2020年10月27日-2021年10月26日,因此從1月21日訂車開始計算,商業(yè)險需補齊至10月26日。
3.希望尋找權威第三方進行判定,車輛到底有沒有出現失靈問題。
4.在售車過程中,對方幾次出現前后不一致的情況,這算不算消費欺詐行為?如果算,那么按照消費者權益,需要退一賠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3298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