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臺總面積超過26000平方米,上汽集團云集了旗下智己、奧迪、R汽車、大通、大眾、五菱、紅巖等16個整車品牌,準備了包括10余款首發車型在內的160臺車。在4月19日開幕的第19屆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派出了擺出了這個前所未有的豪華陣容。
聲勢浩大的背后,是上汽到了“交答卷”時刻。
2020年3月12日,上汽集團啟動了全新品牌“R汽車”,11月份,更牽手張江集團和阿里巴巴,推出了自主高端汽車品牌“智己汽車”。上汽以高舉高打的姿態推出兩個電動車品牌,其電動化布局的雄心可見一斑。
現如今,是該亮亮“成績單”了。
2021上海車展,上汽拿出了最強陣容
在本次車展中,上汽品牌陣營中,出現了上汽奧迪和智己汽車這兩張新面孔。
作為呼聲甚高的德系合資高端品牌,上汽奧迪為本次車展帶來了全新的國產化奧迪A7L和Audi concept Shanghai概念車。上汽奧迪A7L,延續德系原型所具備的動感和優雅,在充分考慮中國市場需求基礎上,融入了智能和網聯概念,在為駕駛者與乘客打造非凡的出行體驗的同時,也展現出車企對于豪華車市場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思考。而Audi concept Shanghai雖然只是一款概念車,卻以優雅的車身線條和充滿動感的時尚設計風格,吸引了不少關注的目光。
被稱為“集團一號工程”的智己汽車,是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合力打造的全新自主高端品牌。首款車型豪華純電智能轎車 智己L7甫一問世,就被各方盛贊為“智能科技與人文藝術融合之極致”。在本次車展上,智己L7也正式開啟了預售。
如果說上汽奧迪品牌的出現,代表著上汽合資汽車型品牌力的向上,那么智己汽車則承載著本土自主品牌崛起之重任。在本次車展上,智己汽車也特別承諾,將為所有“天使輪用戶”,首創“跨時代”的專屬定制權益。
榮威、名爵和R汽車,作為上汽旗下三大乘用車品牌,在本次車展上共展示了25款新車型。而其中最為人所矚目的,當屬在三款首次以車展形式集中亮相的次世代車型:榮威全新的緊湊型SUV“鯨”、名爵旗下首款純電概念型超跑Cyberster,以及R汽車旗下有著“智慧新物種”別號的ES33概念車。
鯨是榮威品牌的新一代緊湊型SUV,主攻年輕消費群體,使用了被稱之為“律動喚醒”的設計理念,車輛前進氣格柵被設計成了須鯨下顎的造型,車輛外形的前衛感與科技感均有著大幅提升。由于造型搶眼且極具青春氣息,車展期間仍吸引了大量年輕觀眾的駐足。
帶有“電競座艙“全球首款純電超跑Cyberster,由名爵全球化設計團隊打造,傳承了經典的MGB Roadsteds/a>敞篷造型。在融入潮流設計的同時,還打破傳統,加入當前年輕人專屬“日常”——電競游戲的基因。除了外觀搶眼,Cyberster的駕駛艙設計也極具特色,以一塊大尺寸弧面全液晶儀表,搭配高角度中控屏,對駕駛者呈包裹態勢,儼然一副第五代戰斗機的座艙派頭,令觀者無不盛贊其爆棚的科技感。
如果說鯨和Cyberster已經足夠吸引眼球,那么位于R汽車展示區的ES33,帶給參觀者的則是徹徹底底的震撼。有別于以前車展上的各種概念車,ES33混合了銳利、流線和圓潤感的造型,在不失前衛的同時,卻并未讓人感覺脫離于時代,是一臺令人有試駕沖動的車輛。然而正所謂“包子有肉不在褶子”,相較于靚麗的造型,ES33的真正實力不在外表,而在于其空前智能的內核。
ES33之強,強在其強大的感知系統。以上汽零束“銀河全棧解決方案”為技術基礎,配備R汽車全棧自研的高階智駕方案PP-CEM——基于高精度電子地圖,融合了激光雷達、4D成像雷達、視覺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四重感器系統,更結合5G-V2X支持,構成目前業界獨一無二的“六重融合式感知”體系。ES33使一臺私人汽車,具備了可以穿透各種惡劣天氣、超越了視距極限,并且能在多維度上實現協同感知能力。依托空前強大的感知能力,ES33也將智能駕駛等級,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上。
“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在向上,‘R標’承載著上汽乘用車品牌向上的歷史使命或者說是責任。”去年8月份,上汽乘用車總經理楊曉東就曾經對媒體表示過。
根據上汽集團官方公布的乘用車規劃,R汽車目前有轎車ER6、全球首款5G汽車MARVEL R以及新亮相的中大型SUV車型ES33。隨著ES33在上海車展的亮相,目前R汽車的產品矩陣,已初步成型。
上汽旗下的各合資品牌,上汽大眾、斯柯達、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等,也在車展上展示了多款新車。
基于MQB-Evo平臺打造的斯柯達明銳Pro,以10.3英寸全液晶儀表和12.1英寸中控屏,實現了駕駛座艙的“玻璃化”,科技感大為提升。同時,上一代車型曾飽受詬病的扭力梁后懸架設計問題,也得到了修復。未來,全系將采用統一的多連桿獨立后懸掛。
4月18日全球首發的全新別克中型SUV昂科威 Plus,也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這款基于豪華標準打造的新車,擁有越級車身尺寸和領先同級別的超大空間,更搭載了通用汽車最先進的智能電子架構、全新一代驅動系統和eConnect智能互聯系統,以及行業領先的智能駕駛輔助科技。
邁向“軟件定義汽車”的紀元
早在10年前,汽車產業已經顯現出了電動化的趨勢。但若以2018年節點,那么未來的汽車的基本特性除了電動化,還需要加上“智能”與“網聯”。
上汽集團在智能網聯方面,堪稱是時代的先行者。因為早在燃油車仍大行其道的2016年,上汽榮威就推出了世界上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
RX5搭載了上汽與阿里巴巴聯合開發斑馬智行系統,將汽車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同時,RX5還具備當時非常時髦的空中升級(OTA)功能。
全新的技術釋放了用戶的需求。RX5一經推出,即成為“爆款”車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17年,RX5連續5個月銷量破2萬,最高月銷量超2.8萬。
RX5的成功,上汽集團堅定了一點:新能源化并不是整個汽車產業轉型的目標。智能化并充分融入互聯網,才是真正的大勢所趨。電動化趨勢本身,為汽車向著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經過對行業趨勢和技術前景的審時度勢,上汽人再次出發,在堅持新能源化之外,更瞄準了智能化、數字化這一行業的未來,并將這一重大使命,托付給了“零束”——集團的軟件中心。
“零束”是上汽集團的最年輕的子公司之一。所謂“零”,代表著阿拉伯數字0,而“束”則象征著1。正如其英語名稱Z-ONE,從零(ZERO)到一(ONE),寄托著上汽人從無到有、從0到1,不斷突破向上的決心。
就在本界車展前夕的4月9日,全球首個汽車SOA開發者大會——上汽零束SOA平臺開發者大會,在滬舉行。
在4月9日的大會上,上汽零束拿出了名為“銀河”的智能汽車全棧解決方案,而SOA平臺,就是該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方案的一部份,卻能讓整場發布以此命名,根本原因,是其具有著革新現有汽車生態的偉大意義。
SOA,即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務的架構”之意思。通過云管端一體化SOA軟件平臺,實現了軟件的可買、可賣、可訂閱。更具想象力的是其中的開發者平臺。上汽零束把整車的智能控制算法、感知設備和執行設備封裝成統一可調用的服務,通過專業的集成式開發環境,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基于SOA平臺,廣大的合作開發者可以圍繞駕駛和出行的方方面面,編寫出海量的服務和應用,構筑起一整套“生態體系”。而用戶則可以自由下載這些應用、訂閱所需要的服務,為汽車重新注入“靈魂”,滿足人們基于汽車的各種辦公休閑、社交娛樂等“千人千面”需求,使駕車出行更加便捷和享受。
在消費電子界,SOA已經存在了十幾年,比如智能手機,就是一個典型。但一直到“銀河”解決方案問世,汽車業才擁有了自己的SOA平臺。
根據集團規劃,零束將主要聚焦智能駕駛系統工程、軟件架構、基礎軟件平臺和數據工廠等,其中又以“銀河”智能汽車全棧解決方案,為重中之重。
目前,上汽已決定在智己汽車、R汽車等智能網聯電動汽車上,率先搭載“銀河”。未來SOA將被推廣到上汽所有車型之上。
構筑集團的外圍高技術企業矩陣
作為全球第七大車企,上汽集團的轉型之路浩浩蕩蕩。
根據規劃,在整個十四五期間,上汽將在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領域,投入3000億元。而在朝著高技術企業轉型的道路上,上汽集團也著力孵化出一批科技創新型企業,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其中包括:除了上文提到的零束,還有專注于智能駕駛制動系統開發的擎度科技、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領域居于國內領先地位的聯創電子、目前業內領先的高精度電子地圖全數據鏈服務供應商中海庭,以及致力于燃料電池電池技術研發的捷氫科技。
上海擎度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汽集團旗下首家科技混改企業,專注于汽車線控技術的開發。
圍繞車輛電動化和智能化,提供底盤智能控制的系統解決方案。智能制動系統不僅能夠實現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升駕駛員與乘客的駕乘感受,還可以最大程度完成能量回收,提高電動車的續駛里程。
目前,擎度科技已建立從工程研發、批量生產到車型應用量產,快速響應的完整閉環,產品性能和品質獲得國內外的高度認可,打破國外零部件巨頭對智能制動系統的技術壟斷和封鎖。
作為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自主“領頭羊”,上汽集團旗下“4i”核心技術開發平臺——聯創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承載著中國智能網聯技術突破的歷史使命,先后完成先進底盤控制(iEPS和iBS),智能駕駛決策控制系統(iECU),車聯網智能終端(iBOX)等“4i”核心產品開發,是國內首家完全成功量產智能轉向系統iEPS、智能制動系統C-BOOSTER/ESC和ABS、智能駕駛決策控制系統i-ECU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4G車聯網智能終端T-BOX和5G車聯網智能終端i-BOX等智能網聯核心零部件的創新科技企業,為客戶提供智能網聯汽車系統解決方案。
武漢中海庭數據技術有限公司,是目前行業領先的高精度電子地圖全數據鏈服務供應商。
高精度電子地圖具備高分辨率,能精確反饋道路交通場景細節,可以提前知曉道路相關內容的位置信息,精確規劃車道級行車路線,還原每條道路上的厘米級三維幾何;可以在車輛傳感器感知視野盲區,及時提供反饋數據;還能準確標志出紅綠燈、橋梁隧道、人行橫道等多種交通場景,從而使車載智能系統提前做出精準的判斷決策。
目前,中海庭已被納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戰略規劃。2020年10月,中海庭成為中國第一家完成高精度地圖全要素審圖的公司。
上海捷氫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的領跑者,是上汽的“氫戰略”的執行者,致力于為整個行業提供燃料電池產品及相關服務。
傳承了上汽集團近20年的燃料電池開發成果,捷氫科技是國內唯一一家具備了膜電極、電堆、燃料電池系統、儲氫系統全產業鏈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能力的燃料電池企業。
目前,上汽大通、躍進、紅巖、申沃客車、中車時代電動、吉利汽車、國創中心、德燃動力和氫雄等汽車品牌,已成為了捷氫旗下PROME品牌燃料電池電堆的忠實用戶。
4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車展3號展館的中央展區,零束、捷氫、聯創、擎度、中海庭等5大上汽旗下科技企業的資深技術“大咖”們,以“智咖說”的形式,開展了一系列汽車科技專題演講。通過TED演講的形式,面對面為現場觀眾,全面解析從SOA軟件平臺、燃料電池、智能駕駛到高精度地圖等,汽車業界最“新潮”科技。
如果將上汽集團視為一個巨人,那么上述五家高新技術企業,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遠眺者”。在這其中,擎度、聯創、中海庭和零束互為依托,構成矩陣,為上汽集團鋪就起全面向著智能和網聯轉型的道路。而捷氫科技則代表著,上汽集團電動化戰略的另一條路徑。
尾聲
如今,隨著5G、loT、AI、云計算等革命性技術的廣泛運用,新一輪汽車產業技術變革的浪潮,正在席卷而來。繼電動化之后,智能網聯化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大趨勢。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的雙重沖擊下,傳統車企所面臨的挑戰,已經不止于市場份額遭到蠶食、盈利日益降低而已。
從長遠來看,所有裹足于燃油動力,不在智能和網聯領域傾注心血的企業,都將在未來面臨“to be or not to be”的終極拷問。
拖延不是辦法,等待不會得到轉機。對于傳統車企而言,惟有奮力轉型,迎著浪潮乘勢而起,才是正確的角色。而我們在本次車展中所看到的種種,正是上汽集團面對那個哈姆雷特式終極問題,給出的明確回答。
汽車產業正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相信作為曾經誕生過鳳凰牌轎車的偉大企業,上汽絕不會辜負這個恢弘的時代!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5170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