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21陜西國際科技創新創業博覽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陜西省政府領導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本屆科技創新創業博覽會是陜西省政府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其展現的智能制造成果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驅,特斯拉攜Model 3、Model Y、Model X在T25展臺亮相并吸引了現場觀眾的關注,彰顯智能制造的卓越水平和特斯拉的科技魅力。
本屆科技創新創業博覽會旨在集中展示國內國際科技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打造陜西乃至國內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展示交流平臺,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作為智能電動汽車行業代表企業,特斯拉在博覽會上展示了最新純電動車型和面向未來的汽車智能聯網功能,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服務模式。
完善陜西區域布局 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
特斯拉(中國)北區區域總經理馬力在現場開幕式上分享了十四五規劃下特斯拉在科技能源領域的探索經驗。馬力表示,陜西不斷深化對外開放,給跨國公司和創新科技提供了發展的沃土。在陜西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斯拉于2014年12月落戶西安。截至目前,特斯拉已在陜西省建設完成24座超級充電站和20余座目的地充電站,完善了西北地區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未來,特斯拉將加強在陜發展,助力省十四五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為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做出貢獻。
據馬力介紹,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采用第二代生產線,全套同步引進了整車、零部件、充電基礎設施等生產環節,采用了諸如激光深熔焊、一體式壓鑄車身等領先工藝,實現了全品類產品生產落地中國。此外,特斯拉的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是目前最先進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之一,并且還將隨著軟件推送不斷更新,在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的參與下,特斯拉能將行車安全提升近10倍。
值得一提的是,電動化浪潮業已到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朋友圈”持續擴大,汽車產業已經將“一只腳”踏入到下一個可持續能源的時代。回想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輛34萬輛,而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為136萬輛,實現了4倍增長。雖然近幾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但也困難不斷。2018到2019年,隨著財政補貼的陸續退坡,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空前壓力。一時間,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乏力、技術實力空白的言論此起彼伏。也正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特斯拉開啟中國“本土化”戰略,在華投資建廠,并在近一年的時間內實現上海超級工廠建成投產,快速實現世界頂尖技術產品的量產,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轉折點。
特斯拉僅用一年時間,就將中國供應鏈零件占比提升近一倍,產業鏈上下游均受益匪淺。目前特斯拉供應商涉及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內飾等數百家,而超過半數為中國企業。同時,特斯拉與國內頂尖供應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高標準參與供應商質量管理,保證每一臺中國制造的特斯拉車型都擁有最高品質。這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了大批優秀的供應鏈企業和技術人才,帶動產業鏈走向成熟。自2014年開始,特斯拉向外部伙伴開放專利以及新能源車多項核心技術,涉及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技術、動力控制、動力回收、安全系統、充電站技術等多達387項核心專利,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的研發和生產效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充電補能設施建設受重視 為減少碳排放不懈努力
近年來,充電站、充電樁等補能設施的建設越發受到重視,目前已被納入到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此舉將充電網路布局升級為國家發展重要舉措,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連年上升,尤其是2018到2020年,兩年間充電樁數量增長近30%。而特斯拉早在進入中國之初,就“身體力行”,將充電站布局放到與車輛產品研發同等重要的地位。希望讓用戶購買一臺特斯拉時,不僅得到一款極具前瞻性的智能產品,還可享受一套完備的充電服務網絡。以此理念作為基礎,特斯拉始終在充電服務發展上保持高速。
馬力表示,作為特斯拉最新的充電方案,V3超級充電樁在充電效率上得到了顯著提升,充電時間縮減50%,特斯拉還將持續加速推進V3超級充電樁的普及和產能,推動陜西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發展。
隨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充電樁工廠正式建成并投產,充電網絡的建設速度還會更快,將進一步助力超級充電網絡密度與覆蓋范圍的提升。截至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大陸已經建成超過780個超級充電站,6200+超級充電樁, 已覆蓋國內超過300座城市,充電網絡已基本輻射中國主要城市。
除了充電建設,特斯拉也更注重環保。上海超級工廠每天也在為減少碳排放不懈努力:堅持本地化生產,不斷提高零配件的國產化率;不斷迭代工廠設計和制造經驗,及時更新優化現有工藝流程,實現高效和環保生產;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服務中心配合處理、回收不再滿足用戶需求的電池。在可持續能源領域,特斯拉一直以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為使命,這也正是每一個新能源車企應承擔的社會使命感。
以用戶需求作為出發點,在產品和服務上不斷完善和提升,是特斯拉發展的主要思路。此舉帶來的進步,在產業鏈發展、汽車技術升級、甚至是消費者購車觀念多個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讓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再一次“刮起春風”。也正因為有特斯拉,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擁有的無限可能性,并加入發展隊伍當中,使中國汽車行業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取得先機。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童郜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527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