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們這個時代,那這個詞一定是顛覆。生活的邏輯,早已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世界的規則隨時會被刷新。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毅力與實力,隨著改變而改變,甚至去創造改變,希望將被時間的洪流拋棄。
從2000年到2020年,從吉利汽車的1.0時代到3.0時代,生于1963年的李書福到生于1970年的安聰慧,在中國快速成長的黃金20年中,勇敢沖出一條產業報國、汽車圖強的騰飛之路。
2021年,站在150萬輛和汽車革命新周期的起點,江陵路1760號沖出一個陌生的年輕人,淦家閱接過變革的大旗,迎著巨浪的方向,小跑向前。
勇于超越,對開拓新時代充滿熱忱,打破慣例和限制,這就是“顛覆者”的冒險精神與自信,這就是與壓力和希望同行的吉利汽車,站在“4.0時代”的新起點上,以自我顛覆的決心,邁向全新的下一站。
以年輕 致敬未來
2020年6月,時任吉利控股集團總裁 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在豪越的上市發布會上說:“吉利一定要自我革命,敢于顛覆,才能勇敢地邁向下一個時代。”
隨后,行動快如閃電:2020年9月份北京車展, 星瑞喊出“家轎顛覆者”,并迅速邁進萬輛高質量新臺階;3月份,安聰慧親自領軍極氪汽車,以不惑之年搏擊一個新的時代;一個陌生的名字替代安聰慧,成為吉利品牌的掌舵人;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吉利再以顛覆者形象,用星越L這把尖刀,刺向SUV陣地。
毫無疑問,當下的自主品牌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可以平視合資品牌,但是用時代積累的品牌沉淀,成為最大也是最后的短板,這需要自主品牌用更多的顛覆去打破現有格局,和消費者的感知,從產品到再定義,從形象到用戶,這條路沒有捷徑。
正如上海車展上,吉利汽車集團新任CEO淦家閱首次亮相所作出的改變那樣,生于1981年的他白T恤、馬甲、運動鞋、跑步上臺……一場變革,從江陵路1760號開始,由內而外地發生。
如果說2000年至2010年這十年,是李書福親自帶領團隊造車,在粗獷發展中為吉利未來打下基礎的1.0時代,那么2010年至2020年的這十年,則是以安聰慧為首的掌舵者,以精品化戰略為基石,帶領吉利從快速成長的2.0時代走向精品車和自主第一的3.0時代。
如今產業巨變,造車道路上人山人海,競爭壓力增強數倍,那么從“3.0精品車時代”全面走向“科技吉利4.0時代”,新接棒的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無疑肩負的是把吉利從高速發展帶向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關鍵性節點。
依托科技吉利4.0,吉利在重回150萬輛的道路上,雖然數字與過去的一樣,但背后所體現出來的體系實力和發展質量,將又會是一個質的飛越,下一個150萬輛的吉利,毫無疑問將站在離豐田大眾這樣的主流合資品牌最近的位置。
以CMA等世界級的造車架構為基石,以轎車顛覆者星瑞為牽引,以SUV顛覆者星越L為推力,當吉利這艘自主巨輪全面駛入“科技吉利4.0時代”,一個具備更高質量的吉利汽車正在呼之欲出。
“每一位用戶的心愿,都值得吉利去點亮。”作為杭州江陵路1760號沖出來的年輕人,用戶洞察是淦家閱的必修課,用戶思維早已根植于心。“這些天,翻閱了1萬多條星越L粉絲們的留言和來信,深深感受到每一位平凡的用戶,在心里都希望吉利不平凡,希望吉利品牌能代表中國人的熱血和驕傲,希望吉利的產品能超越外國品牌。”
傳統工業革命時代以產品思維為核心,企業大批量生產產品來滿足用戶,但進化到互聯網時代,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思維才是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
站在“4.0時代”的起點,在以技術為基礎做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吉利也將用戶放在了更為重要的位置上。淦家閱提出:“核心技術能否超越國際品牌的領先性?智能化能否像純電產品那樣不斷迭代?用戶體驗能否更為開放、多元、創新?”
面向的未來的靈魂三問,這不僅是吉利汽車直面用戶視角的思考,也是所有邁向新時代的汽車公司重新出發的必須面對的新起點。
“如果不敢去大膽變革,我們是無法應對正在發生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2021年新年致辭中,董事長李書福確立吉利汽車邁向下一個時代的戰斗號角。對于吉利和李書福而言,這不是轉身,在吉利的二十年中,因勢利導,順勢而變,從來沒有來自內部的障礙,吉利也從來沒有拒絕和害怕改變的土壤。
改變是一個企業的氣質,猶如奔馳作為汽車界的老大,依然顛覆自己在燃油車世界建立起來的霸主地位,進而轉投電氣化和智能化。如果沒有這樣的氣質,吉利也不可能和沃爾沃、戴姆勒等這樣的國際巨頭形成有效合作的,也不可能去選擇不打價格戰、只打價值戰這種可持續但非常崎嶇的戰略。這足以證明,用戶才是吉利造車的方向。
改變也好,戰略也罷,在戰略和改變的背后,都是吉利對未來的承諾,對用戶的承諾,這背后是企業的價值觀。
“好的戰略,一定是可以一直堅持的東西。我們到今天仍然堅守為老百姓造買得起的好車,仍然堅守不打價格戰,追求高品質,不搞新技術延遲投放那一套,今后也會一直堅持,這些不會因為行業的變化而改變。”淦家閱說。
車展期間,淦家閱在對粉絲的回信中承諾,接下來吉利將在產業鏈各個環節“以用戶場景化極致體驗為中心”,改造供應、研發、制造、銷售、服務流程,定義產品和服務標準,并通過企業微信、APP、小程序等數字化平臺,形成用戶體驗反饋機制。
以“用戶體驗”為基石,堅持“平臺開放,用戶共創”,將助推吉利汽車發展邁向一個全新的階段。這是吉利的又一次思維進化革命,24歲的吉利汽車,依然秉承創業者思路,絕不躺在舒適區。正如淦家閱微信名“阿甘”代表的那樣:找對路,就朝著那個方向,跑就對了。
以質量,占據新高地
舍與得,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一個選擇問題,但背后體現出來的都是一種智慧。
2019年下半年以來,吉利在銷量數據上沒有過去幾年那樣的勇猛之勢,這也引來對吉利的質疑,甚至探討吉利減速背后的原因。
“(適當放慢速度)這是一件好事兒。”淦家閱如此說道,他表示:這個數字正是吉利發展質量的核心,他看到的是新一輪的蓄勢待發。作為已經在吉利工作過18年,熟悉財務、經營管理的淦家閱來說,他對于數字是非常敏感的,他也非常清楚每一個數字背后代表的起伏與坎坷,危險與機遇。
兩年來,吉利已經在舍與得方面做出過選擇。2018年,當吉利毫無保留的沖上150萬輛的高峰,之后的2019和2020年,在市場環境和企業戰略的雙重作用下,吉利選擇性前進,放慢銷售節奏,給經銷商減負,同時推動整個體系從追求數量到追求質量的道路上前進。
很多時候銷量就像沙子,每一輛車,每一位用戶聚沙成塔,將一家企業推向高峰。但對企業來說,把沙子握得越緊就最容易丟失。所以在面對一些新的轉型、變革和追求時,堅守一如既往的初心,總會舍棄一些什么。
任何企業都會有發展周期,所謂厚積薄發就是周期表現最直接的結果,最為明顯的就是吉利的“3.0時代”,吉利從50萬輛級的年銷量4年時間直接站上150萬的銷量高地,這是一個合理的蓄力。
在吉利成功與沃爾沃取得協同和聯合研發之后,新的技術標準、產品定義,以及協同效應,逐步體現至博瑞、博越再到后續一系列的產品。那個時代,吉利最高峰時有9款產品同時進入“萬輛俱樂部”。
所以作為150萬輛級的企業,朝著200萬輛體系邁進,必須得從體系力上進行一層質的飛越,從研發到技術,從產品在定義到價格在定義,必須進行新一輪的進階。而由淦家閱主掌的“4.0時代”,吉利必須舍棄唯銷量目標的戰略,朝著更高階、更高質量的方向轉型。
因此,吉利意識到,不能留戀簡單的數字,需要加速淘汰銷量仍然較大的老產品,“在4.0產品時代開始階段,所有2.0產品就會逐步退出市場,這會對數字帶來一些影響,也會對體系帶來一定的陣痛,但這符合我們的戰略:質量第一,數字第二,這是用戶型企業的基本價值觀。”淦家閱認為,高質量發展的受惠者最終將是用戶。
吉利目前銷量數字可能不及很多人的預期,但從銷售質量上已經活動巨大的提升。上市三年的領克以合資的價格搶奪了合資的份額,部分地區市占率已經超過3%,在上海這樣豪車遍地的市場,領克市占率已經超過1%,品牌形象日新日高。
星瑞是另一個超越者和中國品牌時代的書寫者。星瑞在3月份進入到中級車市場前9名,取代了之前吉利帝豪的位置,以“顛覆者”形象,打破了消費者對A級車產品的固有認知,這是一個全新的突破。
從星瑞上市5個月的數據來看,目前已經累計銷量超過5萬輛,以月均萬輛的水平,13-14萬元的終端銷售價格,成功切入到主流合資品牌的市場區間,成為軒逸、朗逸、卡羅拉直接的競爭對手。
以技術,打造科技新吉利
從星瑞到星越L的顛覆,背后就是吉利汽車從賣價格到賣產品,再到賣技術的不斷進化,這也是為什么星瑞可以把一款B級車的產品賣到A級車的價格,這也是為什么領克品牌能夠以豪華車的品質和素質,賣到合資品牌的價格。這是技術、架構積淀帶來的直接結果,最終都是消費者獲得直接的實惠和好處。
自主品牌技術實力已經崛起,必須要從品牌積淀上再向上一步,高質量、高品質戰略就是最關鍵的一環。
當下,高品質戰略已經成為吉利的既定戰略,產品的高品質和快速升級,是吉利對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需求的基本判斷。這背后依托的就是準備了數年之久的一系列架構體系,BMA、CMA、SPA、SEA浩瀚,不斷的產品從這些平臺架構上涌現,吉利已經全面進入架構造車時代。
在汽車這個如此競爭激烈的領域,顛覆的背后是自信,更是強大實力作為支撐,未來將展現的是企業蟄伏之后迎來的下一次厚積薄發。
技術是企業的骨骼、血脈和基因,強大的骨骼和基因才會有更好的汽車產品,帶來具備更好“安全、健康、智能、性能、節能”的產品享受,而基于吉利與沃爾沃聯合開發的CMA架構,構建起星瑞/星越L強大的骨骼體系。這個架構是全球化的,既出產吉利、領克的產品,也誕生沃爾沃、極星的產品,產品銷往全球,與部分車企專一市場的產品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性能、品質和標準能夠得到保障,這也推動吉利汽車從技術上平視合資品牌,甚至快速站上與全球領先汽車公司同等的競爭水平上。
近10年間,吉利持續不斷地實施“科技新基建”,除了在架構上的進階,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電氣化領域的投入累計超過300億元,獲得相關專利儲備4300多件。這樣扎實的技術儲備是吉利從汽車制造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信心和底氣。
全面進入架構造車新時代的吉利汽車,在造車實力再上一個大臺階。同時,基于吉利龐大的規模優勢,勢必將產生新一輪的技術革新。
此次上海車展發布的星越L,就是吉利當下先進技術的集大成者。伴隨星瑞的初步成功,星越L將與星瑞組成吉利4.0時代的一對新的高價值CP,從轎車到SUV市場,沖破過去外資品牌對中國市場產品定義的話語權,演繹何為真正的SUV顛覆者,重新定義中國市場SUV產品的新高度和新標準。
不久前,吉利已經作為亞洲唯一的汽車集團加入了IATF國際汽車標準合作組織,成為“國際標準”的制定者,這是中國品牌首次站在國際汽車技術組織的舞臺上,發揮中國在汽車技術上的實力,成為中國汽車的真正領導者。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552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