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從小鵬P7目前的表現來看,我給這款車型打80分。”
車展媒體專訪臨近結束,抓住最后的機會,向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提出疑問,拋開P5不談,想要他對已經交付近一年之久的P7實際終端表現進行打分,上述一句話成為了最終的答案。
但是對于這樣的說法,我卻有著異議。參考3月乘聯會公布的具體數據,相比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兩款直接競品的表現突出,P7的銷量成績實際上是黯淡的。
看似實現了環比雙增長,但是作為一家謀求更高位置的車企,小鵬更應考慮的“痛點”則是,為何P7在產品力無明顯短板,甚至智能化水平公認超越前兩款車型的前提下,表現不盡如人意?
同樣的問題,還想拋給本次車展之中,其它多家推出全新純電轎車的品牌。過去五年,以蔚來、小鵬、威馬、哪吒、零跑為代表的新勢力造車,紛紛選擇純電動SUV<SUV作為切入點,成功位于新能源終端市場站穩腳跟。
此刻,無論出于品牌沖高也好,擴充產品序列也罷,它們接連向外展示了各自的純電轎車計劃,儼然一副位于全新板塊,再次開啟廝殺的架勢。而這一次,相比從前,所有人需要面對的競爭壓力,將不僅僅局限在互相之間,突圍的難度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大。
價格,還是價格
不知是好是壞,本屆車展帶給我很大的一種感受:具有十足決心的傳統車企,進入純電市場,得益于供應量與生產制造層面的優勢,相比新勢力造車可以更好地管控整車成本,從而帶來一個極具競爭力與性價比的價格,極氪001的出現,便是很好的證明。
如此方式,也開始“倒逼”后者,不得不繼續壓低自家的產品售價。反觀小鵬P7,銷量不及預期的很大因素,或許也是與定價有關。面對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不斷官降,以及比亞迪漢售價更低的入門版車型,對于那些并不過多追求智能化的純電動車用戶而言,吸引力明顯降低。
而就在本次車展,小鵬再次帶來了旗下第三款量產車型—小鵬P5,定位于A級純電轎車市場。開始預售53小時后,累計訂單數突破10,000輛。只不過,必須承認的是,不到兩天時間預售破萬輛,還是建立在小鵬P5最終售價尚未公布的前提下,實際訂單轉化率究竟能夠維持怎樣的高度,我們尚不得知。
P5身上所肩負的重任,無疑是小鵬對“智能化”的豪賭。贏,則能真正跨過目前的銷量瓶頸;輸,或許會再次陷入推新失敗的怪圈之中。最終,拿出一個足夠令所有人眼前一亮的售價,將長續航、激光雷達、XPILOT 3.5這些最大的吸引點囊括其中,已然成為該車型能夠成功的關鍵。
顯然,同樣的道理,放在更晚才能實現交付的哪吒S,剛剛亮相的零跑C01,以及宣布下半年才會開啟轎車戰略的威馬身上,也很適用。三款車型上市交付后大概率將會面對的用戶區間,或許會與特斯拉Model 3、小鵬P7、比亞迪漢等在售產品進行重合。因此,接下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純電轎車板塊關于價格層面的廝殺,也將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并且不要忘記,除了應對新能源車型的沖擊外,例如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大眾帕薩特,這些售價趨近的傳統燃油車型,或將是更加難以逾越的屏障。與此同時,怎樣在有限的售價區間內,保證自身“有利可圖”,同時不會陷入到被動的價格戰中,做好之間的平衡,也將是上述車企需要考慮的問題。
換言之,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當下假設花費“100元”,通過大量的軟硬件堆砌,的確能夠完成一部達到外界預期的新車。那么未來,所有人需要做的就是拿只有十分之一的“10元”,在資源更加有限的環境下,達到無限接近甚至實現超越的效果,而這恰恰也是這場“廝殺”,所帶來的正面作用。
“美感”不容忽視
忙碌的車展媒體日結束后,終于有時間慢下腳步,走訪多家車企的展臺,帶給我最深印象的一幕,則是分別站在 蔚來ET7、智己L7,兩輛代表各自品牌旗艦地位的純電轎車面前,所帶來全然不同的感受。
雖然僅從外觀角度去評價一款車型的好壞,是略帶主觀色彩的,但平心而論,ET7相比L7,在整體造型上的確多了一分從容。無論前臉、側面還是尾部的線條,都多了一些簡潔與干練。而在詢問過同行的媒體老師后,其卻反駁我道,“我更喜歡智己這樣略顯激進、趨近于燃油車、多切線的設計方式。”
顯然,上述兩款車型的顏值比拼中,沒有絕對的勝出者。而這背后,體現的道理則集中在:純電轎車,尤其是那些定位于中高端的車型,在沒有了中國消費者對SUV車型天生的好感加持后,并且在智能化、續航、駕駛質感層面愈發趨同,一個足夠原創、亮眼、大眾化的外觀設計,或許也將成為其能否熱銷的決定性因素。
曾經,李斌在專訪中談到:“購買40萬元以上售價的用戶,其實更加地感性,服務、品牌附加值甚至一個很好看的造型,往往都是其最終下定的關鍵。”的確,如他所言,如果說15-20萬元的車主,是整個行業中最為挑剔的存在,那么中高端用戶,往往更容易在除產品力層面的其它部分被觸動。
小鵬P5亮相后,被外界異議最多的問題,同樣集中在其整車的外觀造型上,畢竟P7的成功推新,早已拉高了所有人的期待值。前者的設計語言,看似無法滿足這些挑剔的旁觀者。
至此,可以肯定的是,身處純電轎車這條賽道,“美感”也變成了不容忽視的硬核衡量標準。但在本屆車展之中,仍然看到了部分品牌在新能源車型上,借鑒甚至直接抄襲經典燃油車型的影子。此刻,身處在一個不斷向上的終端市場中,如此行為屬實不應該出現。
好在,值得慶幸的是,在更多即將交付,甚至已經交付的自主品牌純電轎車身上,依然能夠看到充滿原創味道的元素出現。并且隨著旗下產品序列的逐漸豐富,甚至可以在不同車型身上,看到一種類似家族語言的傳承。畢竟,許多新造車都已明白,缺乏“一脈相承”之感,有時總會成為拖累它們品牌向上的羈絆。
總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整個行業不斷提及:“智能電動車將會成為我們,實現彎道超車的最佳載體。”而在我看來,當下,這種超越將不僅僅局限于智能化、自動駕駛、超長續航、大功率快充等實際產品力方面,外觀造型設計上,具有足夠的美感,也已成為其中的維度之一。
文末,仍想分享今天位于微博中偶然間看到的投票,主題為“蔚來ET7與奔馳EQS,你覺得誰更美?”截至發稿,答案更加趨近前一個選項……不可否認,站在理想的角度來看,無論售價、產品定位、品牌定位,將這樣兩款車型放在一起比較是略顯荒謬的,但是僅以結果來看,至少造型層面ET7在與EQS的比拼中,沒有落到下風。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559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