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蓋世汽車、AUTOSAR組織、上海車展三方聯合主辦的SDVF2021第二屆軟件定義汽車高峰論壇暨AUTOSAR2021中國日于4月19-21日在上海舉辦,本次活動也是2021上海車展的同期活動之一,同時也是AUTOSAR組織在中國區唯一官方活動。本次會議邀請到了佛吉亞中國未來座艙業務負責人 王佳棟先生在本次論壇進行了題為《智能汽車時代的座艙解決方案》的主題演講,以下是他在本次演講的主要內容:
今天很多行業大拿講了軟件、架構、芯片及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智能汽車時代用戶能夠接觸到的,在這些技術干貨背后還是體驗。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當我們把傳感器、控制器、算法都集成在座艙產品中,那用戶最終可以看到一些什么樣的東西。
首先介紹一下佛吉亞是什么樣的企業,我們是一級供應商,產品覆蓋了所有座艙的東西。我們的產品有三層,這跟今天很多軟件企業不太一樣,第一層是硬件,佛吉亞的硬件在慢慢的做硬件智能化,包括我們把各種各樣更多的傳感器、更多的智能控制部分放入硬件。硬件分為座椅、內飾、端到端曲面屏。今天很多人提到的地平線,這是我們在智能座艙領域的戰略合作伙伴,我們也會把地平線的技術融入駕駛員監控、乘員監控系統,并且做到多模交互。這是硬件層面的技術。
第二層是系統,對于一級供應商來說,我們理解的系統包括了硬件、軟件和算法的一套完整解決方案。這邊帶記憶功能的座椅是佛吉亞的傳統硬件產品,駕駛員監控攝像頭也是佛吉亞的硬件產品,在這個硬件產品上我們開發了一套系統——動態舒適性系統。原理是通過攝像頭動態識別上車、開車的人體姿勢,包括每個軀干部位的長度,動態的調節座椅,讓你始終保持舒適的環境。我們也可以用這個攝像頭監控每個人在開車時的軀干角度是否發生了偏移,導致進入不舒服的狀態,通過調節座椅上的氣袋系統有針對性的在位置施加一定的反向力,從而讓成員每時每刻都在非常舒適,同時安全的駕駛坐姿,這是我們在系統層面的產品。
系統之上我們正在和主機廠開發整艙方案,不知道在座有多少同事是從主機廠過來的,我相信很多主機廠客戶和Tier1打交道,傳統上的概念會覺得Tier1總是問客戶要什么,客戶有什么樣的要求。我相信這是傳統的思維,剛才提到佛吉亞在跟客戶做整艙的開發,這個開發要求我們不能以傳統模式跟客戶對接,它需要我們從項目的最早期,從用戶研究開始跟客戶進行一定程度的對接。用戶的需求需要客戶和Tier1共同了解,甚至我們要把需求告訴Tier2用戶到底需要什么,怎么開發一個軟件定義體驗,并且把體驗轉換成可以給用戶帶來價值的產品。
這個不管是頭腦風暴也好,還是跟客戶的論壇,前期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全艙開發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為什么佛吉亞可以做這件事?我認為有三點原因:
1,強大的設計團隊;
2,強大的用戶研究團隊;
3,強大的創新團隊;
這是剛才提到佛吉亞研究用戶,我們為什么研究用戶?因為我們希望能夠給主機廠帶來打開視角的事業拓展,因為主機廠對于自己的目標客戶非常了解,對于他們的用車習慣非常了解。作為一個供應商來說,我們接觸所有級別的客戶,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五六線城市,我們會分析車輛之外的需求。比如看他們對于真材實料的需求,我們會推斷未來幾年這些環保材料,包括一些天然材料在車輛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我們在跟客戶推薦的方案中融合了相當多的,對于汽車行業以外的用戶研究理解。
剛才提到佛吉亞有很強大的設計團隊,我們的設計團隊從開始講的趨勢研究,一直到色彩與面料、概念創意、草圖、數據圖及最終做成客戶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功能樣品,跟客戶進行共同的測試,同時我們有非常好的感知質量團隊確保最后給到客戶的方案是量產過程中也會保證工藝上非常完美。
佛吉亞的設計團隊有一點是我們引以為豪的,我們對于一些材料和工藝的了解,跟客戶比起來,客戶當然也知道這些材料,但我們更清楚這些材料邊界及什么樣的技術可以運用到上面。比如剛才提到的原木材料,我們非常清楚它在車上可以運用的物理性能邊界,比如在上面做花紋,甚至把發光層和觸感進行集成這些。有些客戶了解,有些客戶不了解,作為一級供應商,我們的使命就是通過設計把這些材料邊界性能和材料未來的趨勢告訴客戶,并且給它提供相應的產品方案。
舉個例子,作為主機廠都會覺得光是很重要的方面,在座艙中也花了很大的精力研究氛圍燈。我們會看主機廠并不知道的用光場景,這里有一個動畫,大家可以觀看一下,這個對最終的用戶來說有非常重要的儀式感意義。我們在座椅上,還可以在其它你想象不到的地方,甚至有一些傳統縫線也可以加上燈光。相關產品在車展有展出,歡迎大家到車展體驗既精美,又帶有實際功能的產品。
在中國也要考慮中國的獨特文化和用戶對于精致工藝的要求,我們設計團隊花了很多實踐研究各種各樣的傳統材料及用新材料怎么迎合消費者對于傳統工藝的期待,包括上面的琉璃材質運用、中國山水紋理結合內飾織物。光有設計是不夠的,今天的主題是軟件定義汽車,這個也是我們作為Tier1在這幾年一直思考的問題,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背景之下,我們在未來到底怎么樣拓展軟件能力?Tier1在傳統上會做硬件底層驅動,但我們這幾年也在往上走,比如這個上面能夠看到硬件有端到端的大屏,包括前后多屏的硬件。從軟件和控制系統來說,我們也可以漸漸的為客戶提供一機多屏的座艙域控制器解決方案,在右邊可以看到一種一機多屏的域控制器方案,基于RH3,我們已經給紅旗品牌達到了量產。
在這些域控制器之外,我們也在開發一些頂層的軟件。比如顯示增強軟件,它不是純軟件,因為它會用到所謂的光線傳感器,但它收集光線信號之后就可以動態的調節屏幕對比度。我們并不只依靠背光強弱變化實現在各種天氣條件下用戶都能感受到屏幕是色彩鮮艷,而且可視度非常好。這種增值服務跟我們接觸過來的主機廠是非常需要的,因為現在屏幕越來越大。在各種各樣光線條件下怎么保證始終良好的顯示?這其實是客戶非常需要的。這個從某種程度上體現出佛吉亞這樣的Tier1在軟件定義汽車大背景下,我們對于解決方案的思考,我們會把一些用戶能夠感知到的軟件結合硬件作為方案提供給客戶,同時在這個上面軟件單獨軟硬分離,軟件也可以適配主機廠客戶選擇的其它硬件。
剛才提到佛吉亞是一個綜合的供應商,我們做電子,也作傳統內飾,這樣的角色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這個優勢是系統集成,比如在這個上面可以看到有傳統出風口,也有屏幕,它都是我們的產品。我們做一個系統集成就可以做一件事情,在不增加需要布置空間的同時把出風口集成在屏幕兩邊,用戶可以得到的直接好處是不用改車,但屏幕可以馬上進行顯示面積的擴大。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這邊的話,我們把一個后排的旋轉座椅骨架方案和娛樂系統做一個結合,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系統方案下,用戶坐在后排可以非常容易通過座椅的旋轉去達到后排的用戶區共享這么一個車里面的娛樂需求。
那要完成這一點的話,我們當然是需要全車所有的東西進行聯動和打通,當然也需要域控制器提供非常強大的算力。
比如說再舉個例子,也是我們內飾這一塊的技術加熱表面,把電加熱的這么一種膜片植入到整個人可以觸摸到內飾這一塊,對于用戶來說冬天在空調還沒有熱起來的之前,就能感覺到手還有肢體和內飾相接觸的地方非常溫暖,這個技術給用戶帶來非常好的體驗。
如果我們把這樣的一個技術,把它和我們的攝像頭結合在一起。它會發生什么樣的奇妙化學反映呢?比如說冬天傳統來說熱泵空調去加熱,冬天用熱泵空調加熱整倉的話,耗能其實是非常高的。我們看到這種一部分的加熱通過加熱和人體接觸的表面來替代整個座艙空氣之下,我們整個能耗會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對于電動車來說我們可能去節約提高相當于10%的里程。
我們都知道對于電動車來說里程意味著競爭優勢,而且我們這樣的競爭優勢是不以用戶犧牲在氣候上的舒適性作為代價的。然后我們整個系統的其實也是我們的軟硬相結合,我們在這個中間有好幾個ECU來對于整個可以用來加熱的這些所有的這些智能表面進行控制,同時需要和空調的ECU進行聯動,并且有自己的算法來去判定我們用戶在感知到人體的正面和以被接觸這些面的溫度場分布之后,如何去動態調整它接觸到這些溫度,能夠讓用戶更快達到所希望的舒適區。
這個就是剛才講的所有和用戶可以接觸的表面都可以作為一個發熱的表面,這些智能的硬件,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感知的算法,一些計算的芯片可能是需要和二級供應商共同開發的。
最后我想給上海車展全新推出智能座艙打一個廣告,我們的展臺在1.2零部件館,這個座艙實際上我們這次為上海車展精心打造的這么一個座艙的產品,它中間差不多有90%,您看到絕大部分產品都是可以去量產的,然后有10%是我們全球首發創新產品,具體是那些90%,那些10%是希望大家可以上海車展示地去體驗,確保在這些體驗里面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充滿驚喜的環節。
比如說針對駕駛疲勞,我們不單單可以把這個駕駛疲勞檢測出來,同時我們可以去聯動我們的內飾、座椅給到您一個非常舒適的解決方案。
比如說我們盲區檢測,我們不單單可以把開門的盲區,同時也可以聯動座艙里面其他的設備,在檢測完了之后同樣給用戶很有意義的,很直觀這么一個反饋,具體是什么樣的反饋和什么樣的體驗還是希望去我們的展臺實地的體驗,這就是我今天所有的演講內容,謝謝大家。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605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