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大浪淘沙,雖然無情但是極其的公正。中國汽車工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闖入了世界舞臺。只是身處其中的參與者都清楚地知道,洪流裹挾著向前時,每一次市場的暗潮洶涌必是一個草莽殞命,或是英雄誕生的時刻。
雖然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而身處其中的中國品牌廠商們更是如履薄冰。從內卷突圍,到合資品牌不斷向下擠壓,自主品牌夾縫中求生存。不斷加速更新的潮流、加速回歸的消費理性,將曾在市場紅利中徜徉的眾多車企瞬間拉回現實。
只是在這其中,并不包含長安汽車的身影。作為一員在中國汽車行業搏殺近40年的“老將”,長安汽車在車市硝煙與對未來的彷徨中,完成了一次次華麗的逆襲。近日,長安汽車4月銷售數據正式公布,在月均銷量突破20萬輛的同時,已連續十三個月持續保持高質量增長。
長安·長安
不可置否,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從當初人人躺贏的“增量競爭”向刺刀見紅的“存量競爭”遷移,并且車企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嚴峻形勢。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肆虐,有關汽車芯片的危機不絕于耳。但是即便面對供應鏈保供緊張,長安汽車銷量依然穩步攀升。
數據顯示,4月長安汽車交出整體銷售202,280輛,同比增長26.8%的成績。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售166,001輛,同比勁增39.0%。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107,463輛,迎來56.4%同比增長。“藍 鯨家族”也繼續發力,實現單月銷售突破90,000輛。
其中,長安CS75系列1—4月累計銷售130,079輛,月均銷量突破3萬輛大關。長安逸動系列累計銷量達到70,887輛,連續14個月銷量破萬。UNI序列打破中國品牌向上天花板,產品上市至今,成功突破10萬輛大關。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但凡大成者,必先經歷艱苦卓絕之路,絕不是以口號奠定發展基石。長安汽車在腳踏實地中不斷成長蛻變,以自身獨特的前瞻意識和態度,在國內汽車市場中硬生生地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藍海。
實際上,早在三年前長安汽車就清楚的認識到,汽車行業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以在2018年4月,長安汽車正式對外發布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并開始推動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 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 從傳統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產品, 從提供產品的傳統企業向提供產品+服務+出行解決方案”四大轉型。
這也是長安汽車基于對消費者和對行業趨勢的變化,積極的進行戰略方向的優化、調整和轉型。在這一戰略指引下,長安汽車在產品上推陳出新,現在的PLUS系列、藍鯨家族以及UNI系列,就是其緊貼市場,瞄準當下和未來最好的見證。
早已被長安汽車言中的中國汽車行業如今站在了轉型升級的風口浪尖,各種黑科技、新理念層見迭出,模塊化、智能化等技術飛速發展。長安汽車以北斗天樞計劃作為指引,加快智能化發展,每年實現1-2個領先的智能場景首發應用,提升自身的科技實力。
汽車產業從來不是單方面的游戲,汽車品牌的成功必須基于獲得消費者的認同之上。倘若想打破禁錮在中國車市之上的枷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回歸服務消費者的初心。換言之,誰能突破產品壁壘的同時,為消費者謀求更大的精神體驗,就能在如今逐漸趨于理性的中國市場中,得以長存。
對此,長安汽車啟動天字一號工程,與消費者構建從“買賣”到“伙伴”的用戶關系。不斷提升客戶愉悅體驗,與客戶一起創造價值、分享價值。據2020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者滿意度調查,長安名列前茅。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很大程度上,可以說長安汽車通過戰略、產品、技術、服務這一套組合拳,讓所有人都知道了長安汽車的過人之處,因此也找到了這兩年來一直被津津樂道的“長安現象”背后的秘訣。
逐夢“遠方”
在巨大的競爭壓力面前,也間接導致了諸如力帆、眾泰、華晨等弱勢自主品牌沉淪消失,亦包括鈴木、雷諾等非主流合資品牌則黯然退場。即使僥幸逃脫一劫的二線車企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是惶惶不可終日。
《孫子兵法》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想要在中國車市的這場硬仗中占得先機,產品技術服務等都將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市場不會同情任何一個沒有準備充足的弱者。所以反觀以長安汽車為代表的汽車品牌,在哀鴻遍野的市場不僅保持住了自身的增長態勢,還將引領車市渡過下一個寒冬。
“我們這代人面臨的挑戰,是創造一個人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其實就像扎克伯格所言,中國每一個領域又何嘗不需要一個身懷使命感的引路人,在困境中成長,在成長中化身為產業風向標呢。
在這滄海橫流中,我們同樣能發現,作為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員“老將”,長安汽車在車市硝煙與對未來的彷徨中,完成了一次次華麗的轉身。2021年5月10日,長安汽車第2000萬輛整車駛下兩江工廠總裝車間,助推其登上國內第四位“2000萬俱樂部”成員,且唯一一位中國品牌成員。
長安汽車從1984年進入民用汽車領域,到2001年第100萬輛中國品牌汽車下線,用了17年;從第100萬輛到2014年第1000萬輛中國品牌汽車交付用戶,用了13年;而從1000萬輛到2021年第2000萬輛中國品牌汽車下線,長安汽車僅僅用了7年時間。
長安汽車作為中國汽車品牌率先達成“2000萬成就”,這不僅是長安汽車轉型升級進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座里程碑,代表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新高度,是中國汽車品牌邁向世界一流品牌的重要節點。
2000萬輛背后,是長安汽車不斷突破向上的自主技術實力,是長安汽車踐行“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理念的積極成果。從艱苦創業到全球布局,從傳統汽車到科技公司轉型,長安汽車篳路藍縷。如今的2000萬輛以絕對優勢傲視群雄,成為了中國汽車品牌的絕對中堅力量。
如今的長安汽車,在企業“十四五”規劃期間,計劃整體投入1500億元,將堅定不移地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將效率和軟件能力打造為核心競爭力,打造“新汽車+新生態”產業公司。到2030年,長安汽車的經營目標是銷量達到500萬輛,其中長安品牌銷量達到350萬輛。
從殘酷的爭奪戰中殺出血路的長安汽車,堅定產品向新、品牌向上,并開始向外資品牌發起反擊,在步步為營中舉起“中國力量”的大旗。風起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長安汽車向上的潛能,已經隨著銷量數據的增長、如虹的氣勢而不可抑制。
長安汽車在激烈的廝殺中遇寒不敗,屹立長青,它是對中國汽車品牌做出的最優表率,也是打破固有格局所給出最終的答案。凡屬過往,皆為序章,如今的長安汽車將目光轉向為行業“上下求索”轉型出路的遠方。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6689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