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不斷推卸責任下,頻繁發生的特斯拉失控事件究竟誰之過?已成謎。此前,“病急亂投醫”,業內曾有言論認為:是博世提供的剎車系統iBooster導致。
而在5月11日舉行的2021年博世中國新聞發布會上,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博士在德國連線回答現場媒體提問時,明確表示:“博世保證產品的安全有效,不會出問題。”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說:“IBooster作為博世的明星產品,不僅僅供應給特斯拉,還供應給其他品牌的廠家,我們保證產品不出問題。”
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因為供應商與主機廠之間的微妙關系,雖然iBooster在輿論上受累特斯拉失控事件,但博世方面一直沒有回應,可以說,此次也是鄧納爾首次正面回應。
某種意義上說,對iBooster系統質量安全性的回應,也是這家全球零部件巨頭需要擺明的姿態,畢竟雖然仍保持高增長,但當全球汽車產業向智能網聯新能源化轉型之際,作為傳統零部件領域的“巨無霸”,需要在新領域證明自己不僅有創新的能力,并且比新興的對手相比,更多了份安全和可靠性,也是為未來業務繼續保持全球領先鋪墊。
特斯拉剎車失靈已不是新聞。據《汽車視評》報道:日前寧波又發生一起特斯拉“剎不住”事件,車主貼大字報維權。特斯拉“剎不住”事件越爆越多,而且車主大多數看起來“投訴無門”。
之前,剛剛鬧的沸沸揚揚的是4月19日,河南安陽張女士訴“特斯拉剎車失靈案”,張女士來到上海車展特斯拉展臺,站上車頂大喊“剎車失靈”維權。
特斯拉的問題還是車主的問題?抑或是第三方供應商的問題?此前,都沒有明確的說法,特斯拉不停甩鍋,歸責于車主“不懂操作”。作為供應商的博世也跟著招黑。
IBooster是博世推出的一款線控制動產品,目前已經發展了兩代。相對于機械制動,這個制動方式有個很明顯的優勢,就是能量回收。并且該產品還在很多其他品牌上使用,如本田、蔚來、通用、大眾、福特等品牌。
而目前來看,這個系統在其他品牌上,并沒有像現在特斯拉這樣的集中爆發的情形,這也可以充分說明,之前怪罪博世iBooster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愉觀車市也了解到:系統的研發,一般是由博世和車企協同開發;或者把這款系統交給博世全權負責開發。但特斯拉的研發流程與其他車企不一樣,為了融合自己的概念,特斯拉對供應商原來的系統大改特改。就像原來用的穩定版本,但通過某些方式大幅變動了,最后能否保持原來的穩定就很難說了。
而鄧納爾的回應,進一步說明了這個問題。
對于博世而言,雖然是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應商,但近年來,就如同主流車企所受到的挑戰一樣,博世同樣面臨。
在汽車產品向智能化、網聯化轉型,無人駕駛達成共識,新能源汽車銷量與日俱增的時候,作為“傳統汽車領域”的供應商巨頭,博世在面對巨大新的市場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很多挑戰。
除了BAT、華為、小米、蘋果等紛至沓來的造車大軍,不管是否要造整車,首當其沖的是針對博世這樣的零部件巨頭。華為就雄心壯志正式對外宣布:立志將成為智能電動車時代的“博世”。
汽車智能化的革命讓很多傳統的汽車領域的企業非常焦慮。不過,鄧納爾表示博世對于這種變革并沒有危機感,因為博世10年前就預計未來汽車將聯入互聯網,打造了智能物聯網的戰略。
“我們的戰略是10年前制定的,目前正在執行過程中,這個戰略也是正確的。車內的電子設備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內部會有非常強大的計算機,這也是10年前我們就預料到的,包括未來的’軟件定義汽車’”。鄧納爾透露,博世50%的研發人員都是軟件開發人員,所以博世也是一個很大的軟件公司。而針對一些新的企業開始造車,在給博世帶來新的競爭的時候,博世也將對價值鏈進行重新部署。
而陳玉東也透露:“博世的自動駕駛技術是最早提出并實踐的。”
早在5、6年前,博世就帶了一批記者到德國參加夏季自動駕駛路測。兩年前的車展上展示的量產車,70%、80%都用的是博世的技術。
與此同時,博世也聚焦于工業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積極拓展工業人工智能的邊界。博世與全球各地的業界和學界領袖緊密合作,以推動工業人工智能的發展。在中國,博世與清華大學共同建立了機器學習聯合研究中心,以支持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技術,并加速人工智能在實際工業應用中的部署。
實際上,即便市場風云變幻、疫情肆虐和咄咄逼人的對手的挑戰下,博世依然取得出色業績。
鄧納爾宣布:博世集團在2020年業績出色。集團整體銷售額總計達715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率為2.8%。如果調整重組費用,去除這一部分重大開支,2020年息稅前利潤率為4.7%。在2021年的第一季度,博世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7%,亞太地區(含非洲)的銷售額大幅增長37.5%。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陳玉東博士:2020年博世在華銷售額達1173億元人民幣(約合149億歐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約9.1%,創下博世在華銷售額歷史新高。在2021年的第一季度,博世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7%,中國市場增長54.4%。
雖然在疫情肆虐和半導體以及其他的原材料,如塑料、鋼鐵也面臨著供應問題的情況下,很難對今年的總體增量作出判斷和預測,但鄧納爾透露今年年初的業績表現給博世帶來了很多的希望。
“中國市場是我們重要的戰略基地。”陳玉東說,博世也在中國持續不斷投入,過去10年我們在中國有超過500億投資,平均每年至少50億的新增投資。而出色的業績之下,博世將繼續投資面向未來的重要領域以保持領先。
鄧納爾透露:“其中一個我們關注的領域便是結合了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的智能物聯網(AIoT)。”博世的目標是到2025年,每款產品都帶有人工智能功能,或者在開發和生產過程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
來源:愉觀車市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6722
以上內容轉載自愉觀車市,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