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爆料稱,華為欲入股北汽藍谷旗下的極狐汽車,未來華為將和北汽藍谷聯合推出4-5款HI版自動駕駛車型。針對此事,蓋世汽車第一時間聯系了華為相關工作人員,得到的回復是沒有此事。
該工作人員表示,華為在與北汽極狐品牌的合作中,會以Huawei Inside模式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該模式下,雙方推出的首款車型是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該車型已在上海車展亮相,華為的角色是部件供應商。
圖片來源:華為官圖
當前跨界造車再次形成潮流的大背景下,華為又在近期與多家整車企業達成了新的合作(與北汽藍谷合作推出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之外,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期間,華為還與小康股份合作攜手帶來了賽力斯華為智選SF5車型,華為也正式宣布增加了賣車業務),所以即便已經多次官方表態不會直接進入到汽車制造領域,可華為要入股小康股份、入股北汽極狐的傳聞還是不脛而走。雖然最終都被當事各方迅速辟謠,但關于華為究竟會不會進入到汽車制造領域的猜測還是會繼續,一方面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因為華為與汽車行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了。曾表態堅決不造車的滴滴已經正式跨入到汽車制造領域,華為造車未來會不會也一樣水到渠成,有不少人會有這樣的期待。
不過從目前看,華為在汽車領域的目標很明確,未來會成為一家智能網聯汽車增量部件的提供商,幫助車企造好車。事實上,華為已經為后續跨界進入汽車領域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范本,可以不用直接造車,而是依靠自身在智能化方面的技術積累,在原有業務與汽車產業之間形成融合共通。某種意義上看這其實并非跨界而只是業務外延。在“軟件定義汽車”被奉為圭臬的當下,汽車已經不再單單以馬力大小,舒適與否來界定優劣,智能軟件的賦能也同樣重要。新進傳出消息要進入汽車領域的美的同樣走的是這條路,從家電到暖通、芯片、機器人與自動化,再到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正如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所言,這只是美的在加速自我重構的過程中又多了一塊拼圖。同樣不直接造車,美的也要做一個為車企提供核心部件和系統解決方案的零部件供應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華為還進行了一次重要的人事調整,免去了余承東華為云CEO的職位,由張平安接任,但在保留余承東消費者BG CEO職位的同時,又為其新增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的頭銜。同時,王軍被任命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很顯然,華為未來的工作重心,除了回歸消費者業務之外,還有與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苗雨竹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716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