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季度,隨著全球推進新冠疫苗接種,疫情封鎖措施有所放松,輕型和重型車需求實現復蘇,全球零部件供應商的業績因此改善。在蓋世汽車統計的20家國際主流零部件供企業中,有19家營收實現上漲,其中天納克、博格華納、安波福、奧托立夫和森薩塔營收增幅超過20%;15家企業凈利潤實現增長(部分企業未公布凈利潤),其中李爾、奧托立夫、麥格納、海斯坦普和森薩塔凈利增幅達三位數。
不過,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全球原材料短缺和原材料漲價正限制著汽車生產,這種情況將至少持續到今年第二季度。盡管行業面臨不確定性因素,安道拓、維寧爾和巴斯夫等多數零部件企業仍上調了2021年業績預期,預計未來將實現強勁復蘇。鏡泰首席執行官Steve Downing表示,目前行業動態顯示,2021下半年輕型車產量將有所提高,預計到2022年,輕型車產量將持續復蘇。
以下為20家國際主流零部件企業財報概況:
巴斯夫:凈利潤近翻倍
2021年第一季度,得益于產品價格上漲和銷量增加,巴斯夫銷售額同比上漲16%至194億歐元;扣除特殊項目前的息稅前利潤同比上漲42%至23億歐元;凈利潤同比上漲94%至17.18億歐元;凈現金流同比改善39%至負9.81億歐元。其中,因汽車生產復蘇,巴斯夫表面技術(Surface Technologies)部門的利潤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在年度線上股東大會上,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Martin Brudermüller)博士表示:“2021年我們迎來了開門紅,我們將2020年第四季度的強勁業務表現延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
基于第一季度銷售額和利潤情況、全球經濟復蘇強于預期,以及更高的原材料價格,巴斯夫上調了2020財報中對2021年的業績預期。該公司預計,2021年銷售額將漲至680至710億歐元(此前為610至640億歐元);特殊項目前息稅前利潤將為50至58億歐元(此前為41至50億歐元)。
大陸:一季度銷售額達103億歐元
第一季度,大陸集團銷售額達103億歐元,同比增長3.5%;凈收入為4.48億歐元,同比增長53.1%。大陸集團首席執行官司徒澈先生表示:“從運營角度看,我們在本財年開局良好,中國區業務發展尤為出色。”
細分各子集團業務來看,汽車技術子集團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2.2%,至41億歐元。不過,該子集團各項訂單正在不斷增加。如完全互聯的中央高性能計算單元的訂單總額上升到約50億歐元,目前相關產品已在大眾汽車的ID.3、ID.4以及中國的ID.6車型上應用。
橡膠技術子集團一季度表現良好,特別是在中國和北美地區。一季度銷售額達42億歐元,同比增長6.6%,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率為14.5%。
動力總成技術子集團亦取得不錯的成績,銷售額為20億歐元,增長3%,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為3.8%。該子集團的增長受益于電氣化業務的發展,如創新的高壓部件獲得銷售額高達數億歐元的訂單。
不過,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市場環境,大陸集團對2021年整體車市表現持樂觀態度,財報中顯示,預計2021財年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產量將同比增長9%至12%。此外,財報中透露,此前公司的重大調整決策依然在有序推進中。依據最新股東大會決議,公司將按計劃于今年9月拆分緯湃科技,同時自2022年1月1日起,將把‘自動駕駛及出行’和‘安全’作為兩個獨立的事業群進行運營。司徒澈表示:“各項調整將使我們在制定差異化和多樣化的戰略時擁有清晰的方向和更多的自由。在輔助及自動駕駛領域,我們將系統地關注增長和面向未來的技術;在安全方面,則更注重價值增長。”
蒂森克虜伯:凈虧損大大改善
今年1至3月,蒂森克虜伯訂單交易額同比上漲14%至86億歐元;銷售額同比稍漲4%至86億歐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2.2億歐元,2019/2020財年同期則為虧損2.79億歐元;凈利潤為虧損1.87億歐元,但較2019/2020財年同期上漲7.58億歐元。當季,該公司幾乎所有部門業績都實現上漲,重組和提效措施也對數據產生了積極影響。
當季度,蒂森克虜伯汽車技術部門訂單交易額和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9%和6%。 得益于中國市場的需求總體良好,這些增長主要來自于汽車原裝設備業務,特別是轉向系統、凸輪軸模塊和阻尼減震系統。如果沒有出現半導體產品供應的瓶頸,訂單交易額和銷售額的增幅本可以高得多。汽車部門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7,500萬歐元,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的800萬歐元。
基于上半財年的良好表現,蒂森克虜伯上調了全年銷售額和利潤預期。該公司預計本財年(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銷售額同比增幅將為較小的兩位數,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此前預期則為較高的個位數增幅;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將漲至5億歐元左右,此前預期為近乎收支平衡。雖然該公司業績將有明顯改善,但預計仍將凈虧損5億歐元左右,此前預期范圍為凈虧損5至10億歐元。
麥格納:凈利潤增長逾一倍
麥格納第一季度凈利潤大漲136%至6.15億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生產因疫情封鎖停滯,凈利潤僅為2.61億美元;營收上漲18%至102億美元;稅前營業利潤同比上漲109%至8億美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上漲91%至7.7億美元。
就地區來看,麥格納北美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上漲約2%至46億美元,北美輕型車產量與去年同期持平;歐洲銷售額同比上漲21%至47億美元;亞洲銷售額上漲179%至9.24億美元,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市場的輕型車產量同比增幅達87%,去年同期中國工廠因疫情關停。
就部門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得益于新項目的推出和全球新車產量上漲,麥格納車身外飾及結構部門營收同比增長9%至40億美元;動力和智能技術部門(包括動力系統、電子產品和反光鏡)營收同比上漲25%至32億美元;座椅系統部門營收同比上漲3%至13億美元;整車解決方案部門銷售額同比飆升40%至18.5億美元。
此外,麥格納還上調2021全年凈利潤預期至22-24億美元,此前為21-23億美元;營收為402至418億美元,此前為400至416億美元。
法雷奧:所有市場表現超預期
2021年第一季度,法雷奧銷售額同比增長8%至46.67億歐元,所有市場表現均超出預期。
就部門來看,法雷奧原裝設備部門(Original equipment)銷售額為39.37億歐元,在總銷售額中占比84%;售后市場銷售額為5.08億歐元,市場占比11%。
法雷奧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acques Aschenbroichi表示:“首先,我要感謝我們團隊的努力,使我們能夠在電子零部件短缺的時期完成所有客戶的訂單。與2019年(疫情危機前一年)相比,法雷奧第一季度在全球所有地區和所有業務領域的表現都非常強勁。這種出色表現將在第二季度繼續下去。這清楚地表明,盡管面臨半導體供應危機,法雷奧仍證實了其實現穩健增長的潛力。這一業績證明了集團在電氣化和ADAS領域的獨特定位,高附加值技術為公司帶來了商業上的成功,并增強了增長潛力。”
李爾:兩部門銷售額增幅均超大盤
今年第一季度,李爾銷售額上漲20%至54億美元;凈利潤為2.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7,600萬美元上漲168%;核心營業利潤同比上漲64%至3.36億美元;現金流同比上漲19%至1.35億美元。
李爾兩大部門的銷售額增幅均超過市場水平,座椅和電子系統分別超出大盤9個百分點和10個百分點。具體來看,核心座椅業務調整后利潤為3.0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53%,銷售額為40億美元,同比上漲19%;電子系統調整后利潤為9,530萬美元,同比大增81%,銷售額為13.6億美元,同比增幅為24%。
李爾預計,2021全年凈銷售額將為203.5至211.5億美元,這反映出該公司受到半導體和其他零部件短缺的影響;核心營業利潤將為11.4至13.1億美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將為17至18.7億美元。李爾表示,預計這些影響“將持續到第二季度,但會在下半年有所減緩”。5月7日,李爾股價下跌1.5%至每股195.12美元。
佛吉亞:銷售額達40.05億歐元
2021年第一季度佛吉亞銷售額達40.05億歐元,按照報表統計實現增長8.9%,其中座椅、內飾和綠動智行事業部實現兩位數內生性增長;雖然受限于電子元器件短缺因素影響,歌樂汽車電子事業部仍舊實現5.7%的內生性增長。
亞洲市場表現強勁,銷售額實現48.7%的內生性增長,這主要歸功于中國市場的強力推動。中國市場在第一季度實現了88.4%的內生性銷售額增長,高于區域汽車產量480個基準點,所有事業部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佛吉亞在亞洲和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顯著超過2019年第一季度表現。
佛吉亞保持其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將達到7,660萬輛的預測,并進一步明確了全年財務目標:(1)預計銷售額將至少達到165億歐元,銷售額表現超市場600個基準點以上;(2) 營業利潤率將為約7%,接近疫情前水平;(3)凈現金流將達約5億歐元,至2021年底實現凈債務息稅前利潤率小于1.5x。
天納克:營收上漲23%
今年第一季度,天納克營收上漲23%至47億美元;凈利潤為6,500萬美元,去年同期虧損8.39億美元(包括8.67億美元的重組和減值支出);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上漲62%至3.88億美元。
天納克首席執行官Brian Kesseler表示:“天納克團隊持續了去年下半年的樂觀勢頭,實現了強勁的第一季度業績。我們嚴謹的業績重點,包括我們的Accelerate+計劃,使所有營業部門實現利潤率增長和更好的自由現金流。我們為團隊的奉獻和在業績上的不斷進步感到驕傲。”
盡管面臨芯片短缺的挑戰,天納克預計2021年第二季度營收為43.5至45.5億美元;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3.25至3.55億美元。該公司上調2021全年營收預期至176至181億美元;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3.5至14.5億美元。
舍弗勒: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
第一季度,舍弗勒銷售額同比增長11.2%至35.6億歐元;得益于汽車科技部門的推動,毛利率為26.9%,去年同期則僅為24%;凈利潤扭虧為盈,從去年同期的虧損1.86億歐元增長4.21億歐元至2.35億歐元。
舍弗勒表示,中國的復蘇推動公司實現了積極的營收情況,雖然美洲和歐洲地區的經濟恢復緩慢,但仍有明顯的強勁復蘇跡象。該公司上調了2021全年預期,現在預計2021年銷售額將同比增加逾10%,息稅前利潤率將為7-9%,自由現金流超過3億歐元。
博格華納:第一季度營業利潤翻倍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格華納(BorgWarner)表示,該公司2021年一季度營業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89億美元翻倍至4.03億美元;2021年一季度凈銷售額達40.0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76%,這主要是得益于去年10月該公司收購了德爾福科技(Delphi Technologies),產品需求增加,且正值全球市場從疫情中復蘇;凈利潤減半至6,500萬美元。
雖然全球半導體芯片短缺沖擊汽車行業,但博格華納仍上調了2021年銷售額預期,若不再因疫情出現減產,該公司預計全年銷售額為148至154億美元,這意味著有機銷售額增幅將為12%至17%;預計輕型車和商用車市場增長至約9%-12%;營業利潤率將為8.7%至9.4%。5月5日,博格華納股價上漲5.4%,至每股51.12美元。
安波福:中國市場營收幾近翻倍
安波福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上漲25%至40億美元,其中,亞洲地區營收同比上漲64%(中國增幅達94%),歐洲同比上漲11%,北美和南美分別同比增加5%和28%;凈利潤同比下跌82%至2.7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5.72億美元,原因是當時與現代完成組建自動駕駛合資企業Motional;得益于全球汽車產量上漲,調整后營業利潤飆升89%至4.37億美元;調整后營業利潤率為10.9%,去年同期為7.2%;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6.3億美元,去年同期僅為4.11億美元。
安波福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evin Clark表示:“雖然全球供應鏈吃緊,但我們開局良好,營收、利潤和現金流均超過預期,充分彰顯了我們跑贏大盤的能力。”
不過,安波福稱,惡劣天氣和供應鏈進一步中斷延長了該公司客戶的停產時間。運費、樹脂和銅漲價也成為供應限制。該公司預計,2021年凈銷售額將為151.25至157.25億美元;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將為23.25至24.75億美元。
安道拓:亞洲市場利潤翻倍
今年1月至3月,安道拓扭虧為盈,凈利潤實現6,900萬美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1,900萬美元;營收同比增長8.7%至38億美元。這標志著安道拓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盈利,該公司正試圖從過去一年的動蕩中復蘇,并改善疫情爆發之前的財務問題。
就市場而言,安道拓美洲市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同比下降40%至6,400萬美元,下降原因是供應鏈中斷;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的調整后利潤同比增長了一倍多,達到1.41億美元,部分原因是上市成本降低和運營效率提高;得益于上市成本和運費降低,該公司亞洲業務的調整后利潤同比增長近一倍,至1.21億美元。
安道拓預計,2021下半年的業務復蘇將足以抵消諸多不利因素,包括全球芯片短缺問題,該問題已導致汽車停產和石化供應鏈中斷。
海斯坦普:凈利潤大漲263%
海斯坦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上漲4.8%至21.08億歐元;凈利潤為5,090萬歐元,較去年同期大漲263.4%。同期,該公司在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和北美的營收同比下跌;但在西
歐和東歐的營收同比增幅為個位數,在亞洲則同比大漲38.3%。
考慮到目前的情況,海斯坦普重申了其在2020年財報中提供的2021財年預期,這意味著在外匯不變的情況下,該公司的營收增長將優于市場;EBITDA利潤率將超過12%。此外該公司將繼續其資本支出適度政策,預計資本支出將接近總收入的7%。
彼歐:汽車業務營收增13.6%
2021年第一季度,彼歐的綜合營收(不包括合資企業)達到19.85億歐元,同比減少2.2%,但按固定匯率計算,較2020年第一季度增長1.5%。
當季度,彼歐汽車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3.6%,這主要是受到中國市場的拉動,該集團90%的經濟收入來自中國。上季度,彼歐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表現穩定(-0.4%),在歐洲和亞洲(不包括中國)跑贏大盤,分別高出4個和21.9個百分點; 在中國實現了79.2%的業務增長,未來數個季度還將加速增長。
不過,全球汽車生產仍然高度不穩定,而且地區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所有地區的半導體和原材料供應鏈仍面臨壓力,經濟和新冠疫情導致復蘇放緩,特別是在歐洲。彼歐基于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即7700萬輛)的假設,以及考慮到其靈活性和成本削減計劃,預計2021年營收將實現強勁反彈,營業利潤率將達6%,與2019年水平相似,自由現金流將超過2.2億歐元,高于2019年水平。
德納:凈利潤增長22%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納表示,得益于輕型和重型車的需求復蘇,2021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實現增長,但由于原料成本提高和其他供應鏈限制,利潤有所收窄。
德納第一季度營收為22.6億美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為7,1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2.34億美元,同比增幅約14%;調整后自由現金流為負2,600萬美元,但較去年同期的負1.14億美元有所改善。
盡管供應限制對德納今年的業務帶來了風險,該公司仍上調2021年稀釋調整后每股收益為2.1至2.6美元,此前為每股1.9至2.4美元;預計全年銷售額為85至90億美元;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將為9.2至10億美元。
奧托立夫:凈利潤翻倍
奧托立夫表示,雖然疫情仍在一些方面影響公司,但第一季度其有機銷售額同比增長17.9%;凈銷售額同比上漲21%至22.4億美元;營業利潤為2.3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34億美元上漲77%,也超過了分析師2.01億美元的平均預期;凈利潤同比大漲110%至1.57億美元。
奧托立夫仍預計,2021年有機銷售額增長將為約20%,調整后營業利潤率約為10%,預計今年凈銷售額增幅約為23%,此前預期則為25%。
奧托立夫首席執行官Mikael Bratt表示,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全球原材料短缺已限制輕型車的生產,“我們預計這種情況要持續到今年二、三季度”。1月,奧托立夫表示,雖然半導體短缺未直接影響該公司,但可能對2021年上半年的汽車生產帶來負面影響。
森薩塔:凈利潤大漲537%
森薩塔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銷售額達9.43億美元,同比上漲21.7%;凈利潤為5,373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843.1萬美元大幅上漲537%。該公司第一季度在乘用車、重型商用車和工業應用等業務領域全面恢復并實現強勢增長。
森薩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eff Cote表示:“森薩塔科技創紀錄的第一季度銷售額表明,我們在乘用車、重型商用車和工業市場業務復蘇之后,實現了持續強勢增長。除強勁的終端市場外,森薩塔科技本季度乘用車業務增長超過終端市場910個基點,重型商用車業務增長超過終端市場1,070個基點。盡管供應鏈面臨著廣泛的挑戰,但我們高效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使得公司能夠顯著地從整體業務復蘇中獲益,對此我們倍感欣喜。 我們長期發展策略的執行情況持續良好,近期在智能網聯領域對Xirgo Technologies公司的收購以及在電動化領域與中匯瑞德共同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便是最好的佐證,為森薩塔科技廣泛的技術組合帶來了關鍵的中壓電氣保護技術。”
森薩塔科技執行副總裁及首席財務官Paul Vasington表示:“森薩塔科技第一季度財務表現強勁,相較于去年同期,銷售額同比有機增長19%,調整后的運營收入同比增長45%。同時,為了反映出收購Xirgo Technologies公司、目前市場環境以及近期債務交易對公司的影響,我們校正并上調了公司全年業績指引。我們預計2021年全年銷售額將在36.85億美元至38.25億美元之間,調整后的每股收益將在3.2美元至3.5美元之間。對于2021年第二季度,我們預計銷售額將在9.6億美元至9.9億美元之間,調整后的每股收益將在0.84美元至0.9美元之間。”
偉世通:一季度扭虧為盈
偉世通表示,該公司去年下半年的表現允許其在今年第一季度致力于增長戰略。今年第一季度,偉世通扭虧為盈,凈利潤從2020年第一季度的虧損3,500萬美元漲至1,600萬美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6%至7.46億美元;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同比大漲94%至6,400萬美元;毛利潤同比上漲38%至7,300萬美元。
第一季度,偉世通新業務收入為1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8億美元形成了鮮明對比。該公司在一季度發布了六款新產品,大多數為電子集群,預計今年將推出逾50款產品。
偉世通首席執行官Sachin Lawande在聲明中表示:“隨著2020下半年的出色表現,偉世通在2021年第一季度持續執行增長戰略。新業務18億美元的銷售額顯示了我們核心產品的優勢,以及符合行業數字化和電氣化的關鍵趨勢。”
鏡泰:凈利潤增27%
今年第一季度,鏡泰凈利潤上漲27%至1.1億美元;毛利率約為38%,較去年同期高340個基點,但低于該公司全年毛利率預期范圍;凈銷售額同比上漲7%,至4.8億美元;營業利潤為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05億美元上漲27%。同期,鏡泰的全球后視鏡交付量同比上漲13%,至1,178萬套。
鏡泰表示,一季度零部件短缺使北美輕型車產量水平同比下滑12%,歐洲、日本和韓國市場的產量也同樣受到了影響,這種短缺及其導致的生產調整使其一季度營收減少約4,500萬美元。盡管如此,鏡泰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為歷史第二高,僅次于2020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
鏡泰預計,2021全年營收將為19.4至20.2億美元;毛利率將為39%至40%。Downing表示:“盡管供應鏈問題持續影響著當前的汽車生產環境,但我們對2021年的預期依然強勁。雖然這些問題短期內會造成不穩定的情況,但目前行業動態顯示,2021下半年輕型車產量將有所提高,預計到2022年,輕型車產量將持續復蘇。”
維寧爾:營收同比上漲16%
維寧爾第一季度營業虧損收窄至1.04億美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1.22億美元;營收同比上漲16%至4.19億美元;毛利潤為5,600萬美元,毛利率為13.4%;營業現金流為負1.1億美元。
去年疫情首次爆發時,維寧爾業務受到重創。但那之后,全球汽車生產已普遍恢復正常,同時汽車業面臨電子零部件短缺問題,尤其是半導體產品。維寧爾表示,芯片短缺已導致一季度產生額外成本,同時,該公司也在應對疫情造成的持續動蕩。維寧爾首席執行官Jan Carlson在聲明中表示:“我們預計這些動蕩將持續到第二季度,其后才會逐漸減緩。”
維寧爾表示,因疫苗接種緩解疫情封鎖措施,半導體行業開始趕上需求節奏,預計2021下半年將實現強勁復蘇。該公司預計,2021全年有機銷售額增長將超過25%;營業虧損和現金流表現將較去年有所改善;年底現金結余將超過4億美元;全年訂單量將較去年增長,主要訂單量來自于下半年。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谷姣姣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739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