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集度汽車官方
作者丨丁唯一
編輯丨李歡歡
首款車預估售價不低于20萬元,概念車明年北京車展亮相,主打智能牌,這些是集度汽車成立一百天以來,逐一明確的事。
2020年底,百度下場造車的傳聞越傳越真,沒過多久就迎來了百度官宣造車。隨后,CEO和品牌名稱在2月份接連敲定,3月集度汽車正式注冊成立,一切都顯得風風火火。
搭建團隊、探索產品定位、確定銷售模式……集度有太多事情要做。“過去三個月,幾乎一刻沒有停。”集度汽車CEO夏一平坦言。
六一兒童節這天,成立三個月的集度汽車舉辦了一場媒體溝通會。
之所以選擇六一,夏一平解釋稱,目前集度汽車還是一個“小baby”。三個月時間對于研發周期以“年”為單位的汽車行業來說顯得微不足道,但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這三個月是最關鍵的“打地基”階段。
用夏一平的話來說,集度汽車在過去一百天里的狀態就像“開著飛機修飛機”,一邊組建核心團隊,一邊探索產品的方向。
組建團隊并非易事,尤其是眼下,傳統車企正在轉型、新勢力不斷擴張、互聯網大廠下場造車,似乎一夜之間“老中青三代”都在招人,以至于“工程師都不夠用了”。
不過,據夏一平透露,集度汽車團隊招人速度“相當快”。
3月初,集度汽車的團隊還僅有“4、5個人”,夏一平回憶“那時候沒有辦公室,團隊分散在北京及其他城市,(大家)都是線上辦公”。
目前,“從產品設計到研發、工程、軟件,甚至運營層面等相關核心團隊,基本已搭建完畢。”夏一平透露,現在集度汽車正式入職員工已超過100人,算上即將入職的員工,“總人數將超過200人”。
三個月內迅速組建團隊并不容易,夏一平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曾透露,他短期內集中“面了兩三百人”,有的周末甚至從早9點一直面試到晚9點。一位百度員工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集度)靠外部獵頭加上較高的薪資吸引外部人才。
目前,集度汽車團隊中一部分成員來自傳統主機廠,另有一部分來自互聯網公司。夏一平希望互聯網行業的“高效率”基因能在集度汽車發揮作用,“能用五個人做的事情堅決不用六個人”,大部分員工在入職的第二天就已經被“扔到公司的各個會議上了”。
吸納互聯網的人才也讓車企更加了解互聯網的運作方式,在造車理念上更加融合。
經過各方努力,上周五,集度汽車首款產品的外觀以及內飾設計方向基本確定,現在已經進入到3D建模的研發階段。
雖然現在車還沒造出來,但夏一平明確表示這不是一款20萬元以下的車。“在智能化時代,把整個AI能力加載到車上,成本是非常高的,”夏一平坦言,“這款車的目標受眾是90-95后年輕一代,他們喜歡有現代感、高級感的車”。或許,未來汽車核心成本會下降,但集度汽車不會留在“低價位競爭梯隊”。
“現代感與高級感”如何體現?夏一平首次公開分享了集度汽車首款產品設計理念的三個DNA:ROBOTIC(機器人化)、EMOTIONAL(情感化)、FUTURISTIC(新潮的),核心競爭力是基于Apollo平臺的智能化能力。
來源:集度汽車官方
夏一平顯得躊躇滿志,但集度瞄準的細分市場卻并不容易生存。要知道,20萬元以上的智能電動車領域已高手如云。目前,除了尚未公布售價的小鵬P5,小鵬P7、蔚來ES8、蔚來ES6、特斯拉Model 3、特斯拉Model Y等主流智能電動車的售價均超過了20萬元。并且,這幾款車競爭力都很強。
一片紅海中,集度汽車的機會又在哪里?
集度汽車成立之初,曾宣布“三年后推出首款量產車型”。有不少人質疑,三年后的市場格局難以預料,集度似乎晚了一步。
來源:集度汽車官方
夏一平卻不認同,過去三五年內,造車新勢力的主要精力在于攻克三電系統。隨著行業發展,三電系統已經不是技術壁壘,“下一階段競爭的核心壁壘是智能化”。
在此背景下,傳統主機廠+科技企業的“混血”基因成為集度汽車的優勢。集度將深度整合百度Apollo的自動駕駛能力,在吉利汽車的浩瀚純電平臺上無縫融合、落地。
不過,車企+科技企業的模式并非集度獨有,且百度Apollo和浩瀚純電平臺均為開放性平臺,如何打造差異化競爭力就成為一大挑戰。夏一平認為,怎樣基于軟硬件開發更好的產品,這是每個汽車公司依據自己的能力、對產品和用戶的理解去定義的。就像玩樂高,“每個人搭建出來的樂高作品都是不一樣的”。
集度的核心競爭力來自高等級自動駕駛。夏一平表示,目前在L2和L2+自動駕駛領域,各車企實力比較相似,但在更高階的自動駕駛階段,差異性就體現出來了。
未來,集度將與吉利聯合開發一個面向L4的智能化架構JET,該架構將無縫整合百度Apollo的能力與吉利的浩瀚平臺,“相當于未來汽車的神經系統”。
官方介紹,JET架構基于SOA,可實現軟硬件解耦。在底層架構上有足夠強大的處理能力和帶寬,能支持應用軟件快速迭代。
此外,未來汽車的核心競爭力還在于生態能力,擁有智能駕駛、座艙、OS、高精地圖、算力平臺等,才能打造出自我演進、自我迭代的智能電動汽車。
據夏一平透露,集度汽車首款概念車將于2022年北京車展亮相,在外型和理念上“90%接近量產”。等第一款車上市后,接下來集度每年都將投放一款新車。為了有更多資金支持造車,今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集度將發起一場外部融資。
請關注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丁唯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48114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