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AutoR智駕 金山
極氪001尚未開啟交付,卻先迎來了一場風波。
7月12日,極氪CEO安聰慧發布了一封道歉信,目的在于安撫已經為極氪001下了訂單的用戶。
在今年4月發布預售價格的時候,極氪官方宣布長續航雙電機WE版、超長續航單電機WE版和YOU版三款車型的價格為28.1-36萬元。
但在6月15日,安聰慧宣布“極氪001在2021年的產能已經售罄,新車即日起停止接受意向金”的同時,極氪001 WE版車型售價卻從補貼后28.1萬元漲到了現在的29.9萬元。
*發布會公布的極氪001價格
對此,極氪官方表示,這是因為還無法確定2022年具體國家補貼的金額,此價格是沒有扣除補貼的產品凈價,而最終的成交價格,將會減去國家補貼的金額。
此外還有消息稱,有些原來列為標配的配置,如今變成了需要額外付費的選裝配置,而將日本電產汽車馬達有限公司的電機換為威睿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的電機,造成原定768Nm的峰值扭矩下降為686Nm,也成為了爭議的主要聚焦點。
*極氪001目前的價格
至此,有不少已經下訂的用戶開始表示不滿,并將這一舉措定義為“減配漲價”。有媒體報道稱,在部分汽車論壇以及極氪的官方App上還出現了下訂用戶轉讓訂單的情況。
也正是基于這一局面,極氪以CEO安聰慧的名義發布了道歉信,并給出了開放三項新配置選裝、國補差價官方承擔、交付延期補償等新政策。
與此同時,特斯拉則在7月8日宣布了國產標準續航版Model Y的官方指導價為27.6萬元,比之前的長續航版本降價超過7萬元,引發了一波車市震蕩。而在之前,理想、小鵬也曾因為產品煥新造成老款車型用戶的不滿。
因為車型換代或價格變動帶來市場震動,似乎已經成了造車新勢力的共有境遇。
造車新勢力的技術迭代很快,這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尤其是在當前這個全產業鏈都在面臨轉型的變革期,技術水平可謂日新月異。在這個大環境下,聚焦最新科技的造車新勢力在產品、技術層面的迭代節奏要遠遠超過傳統車企。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一款產品的生命周期最短也要在五六年以上,有些換代節奏慢的車型,甚至會堅持八到十年才會煥新。在此期間,現售車型無論是技術、配置,還是價格都不會發生本質上的改變。
智能網聯汽車則完全不同,尤其是智能網聯電動車,三電技術每年都在提升,自動駕駛輔助和車聯網服務也可通過OTA升級而隨時可以進化。
而這種進化也往往因為功能上的顯著增長,會令車輛頻頻實現質的飛躍。
這是智聯出行時代造就的新特征,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新生態。當然,這也是車企和用戶都必須要去適應的。
但新的“玩法”尚處在探索期,有些在傳統車市從未出現過的狀況,也的確讓剛剛起步的造車新勢力應對失措。
就拿此次極氪001的風波來說,在新車尚未交付的時候出現“價格變動”,主要原因還是在于2021年的產量已經售罄,簡單地說就是2021年指導價格下的極氪001已經“賣完了”。后續的消費者再下訂買車,就是購買2022年的車了,那么屆時的具體價格因為國補政策尚未公布,自然也就只能公布“補貼前”的價格。
但問題在于,很多消費者不知道新價格是尚未扣除補貼的價格,極氪官方之前也沒有料到公布一個價格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于是才出現了這場風波。
其實無論是價格問題,還是配置變化,也都反應出極氪作為一個新品牌,在市場經驗和技術積淀方面都還需要時間來摸索。
即便極氪有吉利集團背書,極氪作為其探索純電智聯出行市場的第一個獨立品牌,也急需更多的成長來支撐。
更何況,無論是出身于造車新勢力的李想、何小鵬、馬斯克,還是身為傳統車企老將的安聰慧,也都同樣面臨著新時代的挑戰。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所有的主帥都是“新人”,任何人都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一切都要在摸爬滾打中重新積累。
而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講,面對智聯出行市場帶來的新變化,也同樣需要習慣技術快速迭代大趨勢下的車市新環境。
一方面,未來的新車換代升級的節奏更加接近于智能手機這樣的消費型電子產品,用戶要在心理上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在面對新品牌、新車型而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不妨多觀望一段時間,以避免在品牌的初創期承擔過多的“不確定性”。
自今年4月在上海車展亮相開始,極氪001就受到了廣泛關注,年輕時尚的產品定位、技術先進的純電平臺、3.8s的百公里加速性能和700km的續航里程讓極氪001收獲了大量訂單。
這對于極氪001來說的確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作為極氪品牌的首款車型,在預定階段就達到了如此高的關注度,說明消費者對極氪的品牌、產品和技術都給予了認可。
下一步,極氪需要在后續的應對舉措和產品實力上讓這份認可實現落地。
在致歉信中,安聰慧表示:“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極氪是不完美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家的每一份鞭策,都是極氪前進的動力。”
年輕、不完美的,不只是極氪,中國的造車新勢力都才剛剛起步,智聯汽車市場也還處在初級階段。然而瑕不掩瑜,智聯出行時代依然值得我們期待。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166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