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近日表示,集團必須改變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售策略,以應對多款純電動車型銷量不佳的尷尬局面。
在大眾半年業績發布會上,迪斯告訴路透社等媒體記者,中國市場的新車銷量正在回升,但是在產品和銷售策略上需要因地制宜。考慮到中國市場購買電動車的主要是年輕客戶,這與大眾汽車傳統燃油車型的客戶基礎有本質上的區別,大眾必須為當地消費者及時做出改變。
截至6月底,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共交付了17.09萬輛純電動車型,高于去年同期月65%。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數據已經將奧迪、保時捷等子品牌的銷量囊括其中,實際上,大眾品牌自己的ID系列卻收獲了不盡如人意的終端銷量。
今年上半年,大眾的ID.4全球累計銷售3.7萬輛,而ID.3則只銷售了3.1萬輛,且更重要的是,大眾的絕大多數電動汽車都在大本營德國銷售,從數據上看,歐洲市場的表現明顯處于領先地位。
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大眾ID系列的銷售并不如預期那么火熱,上半年累計交付了約1.82萬輛新車,只占全球銷量的10.7%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大眾汽車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這10%的銷量占比讓迪斯十分苦惱。
大眾汽車希望2021年能在中國市場銷售8萬輛以上的純電動汽車,但是截至上半年,也僅僅賣出去1.8萬輛而已。
“公司高層已經意識到,必須改變在中國市場的具體策略。”迪斯表示,大眾汽車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在中國市場有強勢的銷售網絡,最近一年也開始圍繞純電動車型在商業中心布局新零售模式,橫向來看,他們在中國的諸多努力確實要比其它市場更加高效。
在中國市場,大眾的ID系列車型遭遇了較為艱難的開始,自從進入經銷商渠道開始銷售以來,終端業績遠不如預期那么順利。大眾掌門人迪斯的一席話,算是官方對其中國電氣化攻勢受挫的一個表態,鑒于這里是該公司最重要的單一市場,大眾未來在華路線的調整也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英國《金融時報》也對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電氣化失利進行了分析,并撰文稱中國消費者對大眾ID這樣穩重、中庸的電動車并不感興趣。有數據顯示,大眾ID系列累計登記了高達7萬多次的新車試駕,但平均到單一車型,其中卻只有幾千輛轉化為最終的銷售。
大眾ID系列未能在中國復制其在歐洲的成功,這標志著該公司高達350億歐元的電氣化戰略遭遇了并不理想的一個開始。按照新車型6-8個月的銷量爬坡期來算,大眾預計其ID系列或將在今年下半年迎來新的銷售拐點,但是從當下的勢頭來看,8-10萬輛左右的銷量目標依舊有較高難度。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279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