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比亞迪斥資50億元,收購了一家新晶圓廠——濟南富能半導體。
成立于2018年11月的濟南富能半導體,是一家致力于深耕半導體產業的IDM公司。而作為山東省及濟南市重點扶持項目,濟南富能功率半導體項目包括兩個8英寸廠和兩個12英寸廠,用于生產8英寸硅基功率器件(MOSFET Super Junction IGBT)與12英寸晶圓。
在收購濟南富能半導體后,比亞迪成立了濟南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半導體”),注冊資本為49億元,比亞迪半導體董事兼總經理陳剛為濟南半導體法定代表人。另外,企查查上濟南半導體的股權結構顯示,比亞迪半導體認繳38.1億元、持有77.75%股權,即濟南半導體并非比亞迪的全資子公司。
而據濟南富能半導體的官網顯示,濟南富能半導體計劃生產銷售從12V到1200V的LV、MV、Super Junction MOSFET和IGBT等各種產品。因此,未來比亞迪的晶圓制造產品線或將從IGBT拓展至其他領域。
除了業務的拓展,比亞迪的這次收購同樣有著有著擴充產能的考量。畢竟,比亞迪產能不足的問題困擾已久。今年上半年,比亞迪DM-i車型訂單突破10萬輛,許多訂戶等待數月仍然提車不成,以至于比亞迪官方在5月17日出面回應,DM-i車型新增訂單的交付仍需要平均3.5個月的等待時間。
幸福的“煩惱”不止一個,比亞迪還有著增加產能應對銷量持續走高的現實需求。5月份,比亞迪汽車銷量為46,295輛,而在連續四個月的增長之后,比亞迪8月份的整體銷量達到了67,630輛。銷量不斷走高,需要的產能自然也越來越多。
所以,這次收購晶圓廠的意義可以直觀地反映在產能的數據變化上。目前比亞迪IGBT芯片晶圓的產能達到了5萬片/月,而年底的產能則預計會達到10萬片/月。若以10萬片/月的速度生產一年,相當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IGBT用量,已經超出了我國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的年銷量。
此外,產能的擴充,同樣有利于比亞迪車型性價比的提升。作為一家“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企業,比亞迪擁有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電驅動系統、電控系統……通過掌握IGBT這類核心技術并運用到產品中,比亞迪提高了車型的性價比,進入促進了銷量的轉化。
反過來,銷量的提高平攤了研發核心技術的成本,進而可以在后續通過規模效應降低了整車成本。以動力電池為例,比亞迪以做動力電池起家,第一款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雖然在前期有不少研發投入,但2005年面世以后,比亞迪就做了國內動力電池領域的老大好多年,源源不斷的訂單所帶來的的利潤早就抵消了前期的投入,實現了盈利。
可以說,收購濟南富能半導體可能對比亞迪產生許多潛在收益,不過,收購是一件你情我愿的事情,選擇比亞迪作為收購方,濟南富能半導體也有著自己的衡量。
在今年1月份的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濟南市市長孫述濤對2021年政府工作安排進行了報告,其中就提到了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等產業,推動富能半導體項目投產達效。
可以說,濟南富能作為濟南政府的2021年重點推動項目,濟南政府斷然會對濟南富能項目的收購方慎重考慮。在這種情形下去觀察,就會發現比亞迪半導體的主要業務對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實現了覆蓋,并擁有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一體化經營全產業鏈,是一個不錯的合作對象。
所以,我們看到,在后來的媒體報道中,雖然豪威科技同樣參與了濟南富能項目的收購案競爭,但由于濟南政府看好比亞迪半導體所能帶來的多元化產業資源,豪威落選了。
總的來說,比亞迪收購濟南富能半導體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此次收購有助于比亞迪擴大產能,加快訂單交付,拓展業務范圍,而濟南政府也可以通過選擇比亞迪半導體,促進濟南地區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來源:汽車公社
作者:劉鑫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5639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