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今天(11月25日)在北京開放,這標志著國內自動駕駛領域從測試示范邁入商業化試點的新階段。
據了解,首批獲許開展商業化試點服務的企業,將在北京經開區內6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開展商業化試點服務。依據管理政策,在保障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的前提下,企業可采取市場化定價機制。需向乘客明確收費原則、支付方式等信息,方可開啟收費服務。
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捷菲稱:“這次我們為兩家企業頒發了商業化試點的運營許可。未來市民可以在超過700個站點,打到自動駕駛的乘用車,車輛數應該是接近100輛。在測試主體方面,會要求它首先取得示范區示范應用的許可,同時在公開道路上完成30萬公里的道路測試和20萬公里的載人示范應用。包括還有一個條件是它的載客規模達到了3萬人次。”
百度是其中一家獲得運營許可的公司,其自動駕駛商業運營負責人王勝男表示,“自動駕駛也會接受市場的檢驗,用戶是否愿意為我們的服務買單,其實整體也是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把自動駕駛推向真正的出行服務中,往前邁進了一步?!?/p>
智能車下半場的哨聲正式吹響
此前,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在紅杉科技峰會上說道,電動車是上半場,智能車是下半場。如今,國內自動駕駛邁出商業化第一步,正意味著智能車下半場的哨聲正式吹響。
汽車智能化時代的開啟早有端倪。政策上,工信部2020年11月發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線圖2.0》,目標到2025年,搭載L2+和L3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車銷量達50%以上。11月18日,交通部發布關于印發《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到加快高級輔助駕駛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在營運車輛上推廣使用,提升車輛主動安全性能。
產業層面,2021年,科技巨頭、傳統車廠、造車新勢力紛紛推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尚在進行中的廣州車展上,大量高級別智能車亮相:極狐阿爾法S全新HI量產版亮相,是首款搭載華為高階自動駕駛ADS系統的量產車,也是首款支持城市道路智能駕駛的量產車;長城旗下沙龍汽車發布機甲戰跑“機甲龍”,在全球首次搭載4顆激光雷達,也是“全球唯一激光全視角覆蓋”的車型。
硬件預埋趨勢下,汽車缺芯緩解更是為智能芯片“上車”注入強心針。
二級市場也給予了積極反饋,近日,汽車芯片、激光雷達、智能座艙板塊,不少個股創下新高。另外,智能駕駛的一些細分板塊被挖掘出來,一批與智能車密切相關但相對冷門的新詞涌現,如滑板底盤、線控傳動等,已有相關個股率先收獲翻倍行情。
開源證券分析師陳寶健近日表示,2021年或將成為自動駕駛元年,隨著政策法規的逐漸完善、軟硬件技術的加速發展,高級別自動駕駛量產在即。
來源:財聯社
作者:財聯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62172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聯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