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寧德時代之后,鋰電產業鏈再現百億定增。
11月23日,恩捷股份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28億元擴產。其中,85億元用于建設重慶一二期、江蘇恩捷和蘇州捷力等隔膜項目;13億元用于建設江蘇睿捷鋁塑膜項目。
從隔膜產能來看,重慶恩捷一期項目建設完成后,預計新增4億平方米鋰電池隔膜年產能;二期預計新增8億平方米。江蘇恩捷項目完成后預計新增20億平方米;蘇州捷力將新增涂覆隔膜2億平方米。
這意味著,上述募資項目投產后,將為恩捷股份新增隔膜年產能34億平方米。按照1GWh鋰電池對應隔膜需求1500萬平方米估算,34億平方米隔膜能夠滿足226.7GWh鋰電池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自身的隔膜產能版圖擴張之外,恩捷股份與頭部電池企業的合資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其供應能力作加持。
11月10日,恩捷股份與寧德時代共同設立合資公司,總投資80億元,建設年產能16億平方米濕法隔膜和20億平方米干法隔膜項目。
8月2日,恩捷股份與億緯鋰能擬設立合資公司,總投資52億元,建設年產能為16億平米濕法基膜以及與之產能完全匹配的涂布膜。
恩捷股份的擴產底氣在于,其在濕法鋰電池隔膜領域處于行業龍頭地位,并已進入全球絕大多數主流鋰電池生產企業的供應鏈體系。主要客戶包括松下、三星、LG Chem、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孚能科技、天津力神等。
據其整理測算,到2025年之前,公司主要客戶預計鋰電池的整體產能將超過920GWh。意味著公司現有客戶在2025年之前將有每年超過138億平方米鋰電隔膜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公司核心生產設備主要進口自日本制鋼所(JSW),考慮到隔膜進口設備供需偏緊,受設備產能限制及供應周期影響,疊加“能耗雙控”政策因素,將對恩捷股份在產能釋放存在一定影響。
另一方面,除過恩捷股份之外,國內方面,包括星源材質、中材科技、滄州明珠、璞泰來(涂覆)、美聯新材、樂天成、長陽科技等企業正在不斷增大產能。海外方面,日本旭化成、韓國SKIET、日本東麗也在積極擴產備戰。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也將對恩捷股份的市場份額與盈利能力產生挑戰。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6231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