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大眾汽車將中國汽車制造商蔚來、小鵬和吉利加入其乘用車碳排放池(CO2 pool),以幫助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限制。
為什么要建“二氧化碳排放池”?
根據歐盟的排放標準,從2021年起,歐洲整車制造商的平均排放量要從121.8克/公里下降到95克/公里。如果車企不達標,每輛車平均每超標1克將被處以95歐元(約合人民幣740元)的罰款。有專家測算,大眾汽車公司將為此付出超過45億歐元的罰款,相當于大眾2019年利潤額的四分之一。
歐盟法規允許那些旗下車型排放總量較低的汽車制造商與其他排放超標的車企聯合起來,組建“排放池”,以共同分攤二氧化碳排放量。歐盟會將一個“排放池”視為一家制造商,這樣“排放池”內的每家車企可以共同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目標。
車企間互相分攤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一件“雙贏”的買賣,對于那些排放超標的車企來說,“排放池”為其提供了一個達標的捷徑,而旗下車型總體排放量較低的車企則可通過出售碳排放積分獲得不菲的收入。
在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已成定局的背景下,車企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分攤二氧化碳排放額度,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歐洲,都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此前,大眾集團已經與中國車企上汽集團及其子公司名爵汽車組建一個“二氧化碳排放池”,共同分攤二氧化碳排放量,這一合作關系將一直持續到2022年。名爵EZS電動汽車2019年開始進入歐洲市場銷售,今年前3個季度,該車在英國的銷量為4024輛。
據了解,大眾雖與名爵建立了一個“排放池”,但由于名爵在歐洲的銷量較低,而大眾集團銷售體量巨大,因此對于其合規的助力有限。
而蔚來、小鵬、吉利的銷量正在日益高漲,隨之而來的碳積分也會越來越多。比如,蔚來汽車2021年Q3新能源積分有20萬分,其在Q3靠賣碳積分就能凈賺約6億元。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預計明年積分量會越來越多,碳積分價格也可能隨之下降。
目前,除了大眾與蔚來、小鵬、吉利和上汽名爵“結親”外,還有特斯拉、菲亞特克萊斯勒(FCA)、本田;豐田和馬自達;沃爾沃與福特等組建了二氧化碳“排放池”。
因為歐洲所有的“二氧化碳排放池”都必須在年底前公布,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預計將有更多車企公布在分攤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合作。
事實上,組建二氧化碳排放池,既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理性。車企之間的這種“交易”,其實與全球汽車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碳積分”交易是同一思路,那就是用錢暫時緩沖空間與時間,以便早日實現電動化轉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6345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