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mart發布消息稱,已經與馬來西亞寶騰汽車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寶騰將成為smart在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進口商、分銷商和經銷商,履行smart在東南亞市場的開拓者角色。雖然官方表示目前僅僅是簽訂了一個合作備忘錄,具體的細節還需要進一步協商和開拓,但無疑拉開了smart進軍東南亞,搶奪新能源市場先機的序幕。
實際上,從2019年吉利與戴姆勒成立全球合資公司,到去年9月份smart正式亮相了新體系下的首款概念車,smart這個新奢純電汽車科技品牌的腳步越來越進了。特別是2022年年初,smart開啟了在各大車市的展廳和路演,也標志著這個全新的、長大了的品牌正在用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戰。
或許還有一些聲音在認為,就在中國市場尚未正式踏上新征程之際,為什么smart就已經尋思著新的領地了?
“smart本身就是一個全球品牌,品牌的業務涉及46個國家和地區,東南亞這些國家一向是smart品牌所涉足的市場之一。”smart 品牌全球CEO佟湘北表示,基于‘中歐雙核’商業策略,smar已布局兩大電動車市場,東南亞市場是smart率先搶占先機的一個動作。
據了解,今年年 1 月 1 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經生效了,進一步改善區域貿易投資環境,而且還將持續不斷地促進區域內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發展,這為跨國車企開拓東南亞市場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營商契機。
而根據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預測,在2025年,東南亞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保有量將近1000萬輛,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RCEP開始生效,我們就愿意預先布局,搶占先機,把這一步先走出去。”佟湘北表示。
smart品牌全球財務副總裁Ulf Nestler也表示,東南亞作為主要潛力市場,和寶騰的合作也是基于smart全球化運營的準確定位,在這個時間點與寶騰達成區域合作伙伴關系非常恰當。
實際上,作為smart的合作伙伴,寶騰這幾年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特別是在中國技術和中國管理輸出之后,寶騰的發展成果有目共睹。2021年寶騰汽車銷售新車11.4萬輛,同比增長4.5%,連續三年銷量破10萬輛,蟬聯馬來西亞市場亞軍,全年車市市占率達到22.7%,成為馬來西亞唯一連續三年雙增長的汽車品牌。
而作為區域合作伙伴,寶騰在東南亞擁有一流的企業聲譽、豐富的經驗和對本地運營的寶貴知識。這對全新smart品牌在東南亞市場的再次開拓,也提供了不錯的后盾條件。同時寶騰也能夠在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維修和充電方面獲得經驗,并建立寶騰在新能源領域所需的技能,成為東盟迅速擴張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股力量。
在新能源市場方面,東南亞市場也具備不錯的潛力和條件,馬來西亞政府希望2022年國內汽車產量能夠突破50萬大關,并催生出新的市場需求,推動全行業轉向電動化,助力其實現“2050年成為碳中和國家”的遠景目標。
另一方面,東南亞各國政府對于新能源車都采取了特定措施予以鼓勵,比如對車廠采取激勵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鼓勵消費者從油車轉成電動車,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等。所以對東南亞當地新能源產業的推動和發展來說,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進軍也顯得非常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東南亞市場經濟增長進入瓶頸,汽車市場高度飽和,豐田、本田等日系汽車在馬來西亞的占有率很高,新品牌開拓存在難度,但消費升級的趨勢依然存在,新能源市場或許對中高端品牌和路線的產品來說更有潛力。
而smart作為一個全球化的輕奢品牌,擁有戴姆勒德國的背景,和20多年來的品牌印記,在當地市場也擁有很多忠實的用戶,全新的smart依托新能源發展大潮,有望在東南亞市場迎來新的期待。
來源:汽車公社
作者:杜余鑫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6690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