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寧德時代一直在“打官司的路上”。
2月14日,據界面新聞報道,寧德時代日前對蜂巢能源提起了訴訟,案由為不正當競爭,案件將于2月23日在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這一案件的被告,除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外,還包括無錫天宏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和保定億新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據多份法院判決書顯示,2018年至2019年間,九位寧德時代員工在離職后,分別加入無錫天宏和保定億新,為寧德時代的競爭對手蜂巢能源提供服務。上述九人在寧德時代任職期間,分別擔任主任工程師、制造工程師和市場專員等職。
法院認定,無錫天宏和保定億新均為蜂巢能源的關聯方。寧德時代認為,這九人違反了與其簽訂的《保密和競業限制協議》,因此要求他們賠償違約金100萬元。這一主張得到了法院的支持,目前案件均已進行到執行階段。
蜂巢能源對財經網汽車表示,已經關注到相關媒體報道,公司一直合法、合規經營。公司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準備開庭應訴,相信法律會有公正的判決。
財經網汽車就上述內容聯系到寧德時代方面,對方表示暫時不方便作出更多回應。
競業糾紛
此次寧德時代狀告的蜂巢能源,其前身是長城汽車的動力電池事業部,自2012年起開展動力電池預研,2018年從長城汽車完全剝離獨立,正式更名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從事汽車動力電池材料、電芯、模組、PACK、BMS、儲能、太陽能研發和制造。
財經網汽車查詢發現,多份與寧德時代相關的競業限制糾紛判決書顯示,2018年至2019年間,王某某、冀某等九位寧德時代員工離職,在競業限制期內加入無錫天宏和保定億新,以加入關聯公司的形式規避競業限制,為寧德時代的競爭對手蜂巢能源提供服務。由于這九人違反了此前簽訂的《保密和競業限制協議》,寧德時代向他們分別索賠100萬元違約金。
法院經審理發現,無錫天宏是由保定市華怡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全資設立的,該公司與長城控股公司的企業聯系電話一致,而長城控股全資設立的保定市瑞茂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持有蜂巢能源97.83%的股權。此外,無錫天宏法定代表人的戶籍住址為長城汽車公司的企業登記地址,華怡旅游公司的一名監事同時是長城控股公司的多家孫公司的監事。這些證據表明無錫天宏與蜂巢能源存在關聯關系。
保定億新的法定代表人楊紅新系蜂巢能源總經理,同時擔任蜂巢能源保定分公司負責人,且蜂巢能源保定分公司及保定億新的歷史注冊地址及目前注冊地址一致。這表明保定億新同樣與蜂巢能源存在著實質性的關聯關系。
因此,法院認定,無錫天宏和保定億新均是蜂巢能源的關聯方,而蜂巢能源和寧德時代系競爭企業關系。在履職期間,上述9人必然接觸寧德時代的商業秘密,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競業限制人員,有保密義務。上述員工與寧德時代簽訂的《保密和競業限制協議》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應當按照協議約定履行義務,且寧德時代已向數名員工支付了競業限制補償金,但其離職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進入與寧德時代有競爭關系的企業工作,違反競業限制義務,構成違約。
此后,王某某等人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上述裁決,但一審和二審均告敗訴。
值得一提的是,保定億新已經于2021年6月注銷,無錫天宏在2021年2月變更投資人,股東由保定市華怡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變為自然人高書文。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2021年5月,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受理了原告寧德時代與被告蜂巢能源、無錫天宏、保定億新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并向被告發出開庭傳票,擬于2021年8月開庭審理。不過,財經網汽車暫未查詢到此次開庭記錄的公開資料。
背靠長城汽車的蜂巢能源近年來發展迅速。據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統計,2021年蜂巢能源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速達430.8%為3.1GWh,市場份額增至1%。同期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為32.6%。
2021年末,蜂巢能源推出領蜂“600”戰略,提出2025年挑戰600GWh的產能規劃目標,占據全球25%的市場份額。公司同時在產品方面推出系列短刀電池新品類,覆蓋涵蓋全尺寸、全域充電范圍、全域使用場景和全域化學體系。據蜂巢能源官方介紹,公司已經有9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建產能為297GWh,已簽署的國內定點項目合同超30個,并且與一家全球排名前五的車企達成合作,取得多個重點項目定點。
截至目前,蜂巢已完成5輪融資,僅過去一年就融得200億元。有公告稱,參投基金杭州涵智以3.22億元增資蜂巢能源,占其增資后的股權比例為0.7%。這意味著,蜂巢能源的估值已經高達460億元。
此外,蜂巢能源還計劃今年在上海證交所科創板上市。2022年1月,中信證券披露,其與蜂巢能源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雙方將在今年3月前完成上市申請文件的準備。然而,此次寧德時代的一紙訴狀,必然對蜂巢能源的上市計劃、以及快速的上升勢頭帶來不利影響。
訴訟不斷
在新能源汽車轉向市場驅動、銷量高速增長的態勢下,動力電池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尤其是在關鍵技術研發層面,而由此引發的訴訟案件也變得更為頻繁。
2021年兩會期間,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就提交了《關于加強對鋰電池知識產權保護的提案》。他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蓬勃發展,國內及海外市場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當前,鋰電池知識產權訴訟案件時有發生,企業維權較為困難,存在著取證難、維權成本高、維權周期長,以及商業秘密維權困難等問題。由于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快速發展,各企業在知識產權建設、人才體系培育和商業機密保護方面的訴求也在增加。
向蜂巢能源提起訴訟之前,寧德時代還曾因知識產權糾紛,與中創新航(原名中航鋰電)、塔菲爾新能源兩家動力電池制造商“對簿公堂”。
2020年1月,福建省人民法院受理了寧德時代起訴塔菲爾新能源專利侵權的案件,涉案標的金額1.2億元。寧德時代希望塔菲爾新能源停止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侵害其專利權的電池產品,并賠償相應損失。2021年6月,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寧德時代起訴塔菲爾新能源專利侵權案做出一審判決,認定塔菲爾新能源構成對寧德時代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侵害,應依法停止侵權、賠償損失,并判其向寧德時代賠償2330余萬元,涉及經濟損失和制止侵權的相關費用。
2021年年中,寧德時代向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專利侵權案遞交起訴書,獲法院受理。寧德時代方面表示,案件涉及公司大量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中航鋰電方面涉嫌侵權電池已搭載數萬輛車,起訴書由福州中院受理。談及專利的重要性,寧德時代稱,知識產權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資源,也是面對激烈國際競爭的重要支撐。
中航鋰電則對此回應稱,公司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技術創新,面向未來進行研發布局和投入規劃。公司知識產權工作長期堅持“技術成果保護線”和“IP風險防控線”雙線并舉,在進行全方位知識產權布局的同時,公司提供給客戶的產品都經過專業知識產權團隊的全面風險排查,以保障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目前,寧德時代訴中航鋰電“專利侵權”案件還未有最新進展披露。考慮到涉案標的是中航鋰電的全系產品,一旦該公司敗訴,將面臨產品禁售、經營停滯的巨大風險。
與蜂巢能源相似的是,中創新航近年來的發展速度也十分迅速。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2021年動力電池企業國內裝機量排名中,中創新航以9.05GWh位列第三位,市占率為5.9%。這家公司取代寧德時代,成為廣汽埃安、長安汽車的主要電池供應商,并已開始向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批量供貨配套電池。
競爭對手大舉擴產、爭奪客戶,對寧德時代的絕對領先地位逐漸構成威脅。因此有觀點認為,突然對蜂巢能源和中創新航“發難”,實際上也反映了寧德時代這家行業龍頭對競爭對手的崛起而擔憂,轉而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向對手施壓,來維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還有業內人士指出,發揮專利遲滯競爭作用打擊對手和加快專利變現是近兩年寧德時代的慣用做法,一方面通過訴訟向競爭對手要求賠償,或者通過訴訟達成和解,經“以打促合”的方式讓出專利許可,獲得收益;同時抑制競對同類技術的發展,保持自身技術的領先性。
不過,近期接待投資者調研時,寧德時代對友商擴產和國際化競爭的問題表示并不擔心。公司董事長曾毓群回應稱,友商擴產不意味著會增加競爭,有創新材料體系、結構體系的產品,才值得競爭。公司始終通過材料創新、結構創新與極限制造,為客戶提供最具性價比的產品。
股市危機
在應對同行競爭的同時,寧德時代在資本市場同樣面臨“樹大招風”的風險。
受“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一系列負面流言影響,自2021年12月以來,寧德時代股價大幅回撤了近30%,市值蒸發超過4000億元。
2022年2月8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將33家中國實體列入其“未經核實清單”,隨后一些機構提出,寧德時代也可能進入負面清單。曾有消息稱寧德時代正在美國向專業機構求助,咨詢其被美國制裁的可能性。
2月10日,市場傳聞由于寧德時代在創業板權重過高,深度綁架了創業板,可能將被“剔除”出創業板權重指數。2月11日,有媒體爆料,寧德時代和特斯拉談崩,同時特斯拉與比亞迪談妥了刀片電池采購訂單。 2月12日,市場再度傳言有大戶大額融券集中放假消息做空寧德時代。
2月13日,寧德時代發布回應聲明:“近期網絡平臺相繼出現關于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一系列惡意謠言,引發市場誤解曲解,影響企業聲譽。謠言無事生非毫無根據,性質惡劣。為維護企業正當權益,2022年2月12日,我司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將對造謠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該份聲明發布次日,寧德時代的股價出現反彈上漲。
多家券商發布研報力挺寧德時代,看好其基本面和長期價值。中信證券曾表示,寧德時代無懼短期調整,龍頭基本面持續向好,盡管近期公司股價調整幅度較大,近一周跌幅為15.44%,表現弱于市場,但寧德時代基本面依舊強勁。瑞銀則指出,寧德時代已經迎來買入機會,目標價格700元。在業績方面,寧德時代2021年財報高于普遍預期30%到40%,2022年仍有很大上升空間。
不過,寧德時代股價的大幅回撤,讓部分券商和投資者開始擔心,在競爭激烈的動力電池行業、這家公司還能否繼續保持“霸主”地位。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認為,股價下跌,反映了投資者對寧德時代未來業績增速下滑的擔憂。該公司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再加上鋰等原材料價格上升,環境同過去相比可能有一些改變。其次,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已經比較明確。在這種情況下,對新能源車未來發展前景,特別是它能否持續高速增長存在一定的疑問。
還有機構預測寧德時代2022年、2023年凈利潤增速可能連續2年下滑。首創證券更是發布研報唱空寧德時代,將貴州茅臺的股價走勢與其進行擬合,認為寧德時代的調整整體尚未結束,未來可能仍有20%下跌空間,建議逢高出貨。
2月14日,寧德時代接受眾多投資機構調研,公司董事長曾毓群就上游鋰資源布局和控制情況、研發邊界、是否考慮要去美國建廠、與整車廠的利益關系、怎么看待友商擴產、如何看待美國儲能政策變化風險等多個外界關切的話題做了回應。
針對外界對美國制裁可能性的擔憂,寧德時代在此次調研會議上表示,目前公司電池生產過程中沒有直接涉及到美國的材料,但BMS上的芯片部分源自美國,目前公司已在做國產化。市場方面,公司與美國客戶互動較多,雙方共同探討了各種供應及合作方案,以及本地化生產的可能性,但具體情況需考慮到多重因素對品質與成本的影響。會上,曾毓群明確表示,寧德時代一定會進入美國市場。
至于進入美國市場的時間節點,寧德時代對財經網汽車表示,具體信息暫時不方便透露。
寧德時代有關負責人稱,此番機構調研是針對公司的定增項目而開展的。在今年1月,寧德時代發布定增公告,擬募集資金不超過450億元,用于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和新能源先進技術研發與應用等多個項目。
調研消息率先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2月15日,寧德時代報收527.00元/股,漲3.74%,最新市值1.23萬億元。截至2月18日收盤,寧德時代報價527.5元/股,跌1.4%。通過此次調研,寧德時代能否贏得投資機構信任,順利完成450億元的天價融資,還有待觀察。
一名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車企出于保障供應鏈穩定的考慮,往往還會選擇二供、乃至三供,與一供之間形成互為替補、相互制衡的狀態,防止出現貨品供應不足或是一家獨大的局面。去年鋰電池供應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加劇了車企的這一擔憂。因此,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二線電池企業能夠迅速崛起、瓜分了寧德時代部分市場份額。但是,目前的寧德時代不論從技術領先度、產品可靠性、還是交付質量來講,相較于二線電池企業仍擁有明顯的優勢,短期內其行業龍頭的地位不會出現變化。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6842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