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8日,長安汽車特在重慶召開“再進化·更進階”第二代CS75PLUS全國媒體暨用戶先享試駕活動。此次試駕活動,長安方面的安排是,推薦網紅打卡點自由試駕,目的是增強試駕者對第二代CS75PLUS的產品認知,同時展現第二代CS75PLUS“再進化、更進階”的實力。
自2019年9月第一代CS75PLUS正式上市,2020年成為中國SUV“單品銷量王”,經過兩年半的市場沉淀,并且有CS75系150多萬用戶的強力背書,足以說明,CS75PLUS已經在自主緊湊SUV市場中產生了自有的強大市場慣性與品牌影響力。
而僅僅開啟預售一個月左右,訂單已經超過1.5萬輛,長安第二代CS75PLUS的試駕活動的Workshop上,長安方面透露了這個數據。作為長安2022年要打的第一場硬仗,第二代CS75PLUS開了個不錯的頭。
2.0+8AT的“香”
實際上,第二代CS75PLUS自2021年底亮相以來,吸引了不少方面的高度關注。截止1月,長安CS75PLUS和CS55PLUS的銷量均超過3萬輛,也對長城哈弗H6造成強烈的沖擊。此次預售訂單突破15000輛,更是令對手側目。
加上此次上市前的試駕,兩次全新第二代CS75PLUS后,對于這款帶著全新配置進化而來的“明日座駕”給我的感受是,性能提升是全方面的,無論是動力實測(包括加速、制動等)、安全配置、道路試駕,行業首款三項美標認證的中國品牌SUV標簽,都給人深刻印象。
動力組合方面,第二代CS75PLUS全系搭載藍鯨新一代2.0T/1.5T發動機+愛信8AT變速器,2.0T版的起步相當不錯,油門反應相當靈敏,甚至有點過敏,背后當然跟響應速度提升40%的愛信8AT變速器的作用分不開,換檔更快速、平穩。
前面說過的兩次試駕中,我上手的都是2.0T版,其最大扭距達到了390牛·米,同級中絕對是非常“給力”了,這也主要是針對動力需求更高的用戶所做的提升。而1.5T版本由于兼顧油耗和動力的平衡,風格明顯更加平順,同時綜合油耗也降到了6.4升/百公里。
而說到這臺已經搭載在UNI-K上的藍鯨新一代2.0T高壓直噴發動機,不光榮獲“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稱號,還相對于上一代發動機做了20余項核心技術的升級。比如,發動機的聲音更“靜”。這源于,NVH控制技術里面的正時系統中,上一代發動機用的是長壽命的干式正時皮帶,這次升級為終身免維護的正時靜音鏈條。
而且,2.0T+8AT的組合,0-60km/h加速時間和60-0km/h制動距離在同級中都是相當“優秀”,上次雖說我的3.93秒和14.93米的成績被同行媒體老師無情“嘲笑”,但是第二代CS75PLUS的加速和制動表現真的非常不錯。道路試駕中更是隨心而動,“人車合一”的感覺比上一代強了很多。
而第二次的自由試駕,同車的魏老師從頭到尾用SPORT運動模式測試,說句實話,SPORT模式下的CS75PLUSS相當“猛”,像一個很沖動的年輕人,初次乘坐還有點不適應。全程下來,還是比較喜歡NORMAL模式和ECO模式,畢竟,這是一款面向家用的SUV嘛。
此外,上次的“馭鑒·鯨奇”試駕中,在S形莫比烏斯環專業賽道(28m×14m×4m)試駕中,就曾經被這套相當靈敏的動力匹配嚇了一小跳,油門踩重一點都不行,真是有“咻”地一下沖出去的可能。
這次很遺憾的是,沒能試駕成的1.5T+8AT版。長安方面特地介紹過,這臺從上一代H平臺切換為NE平臺、重新匹配增壓器的1.5T發動機,功率更高,在長安的工程師們的“精雕細琢”之下更適應這款車的動力需求。
在發動機的匹配上,采用了長安獨有的“基于用戶感知多場景化的標定策略”,就是所謂的“X-Pedal”(多擋位油門圖),把用戶的各種使用場景都做了精細化標定。而通過細化到擋位圖的精準控制(不同的擋位用不同的油門圖),不但保證了加速度的連續性,也保證了換擋過程中的平順,也就是,“這相當于把用戶的感受轉換為工程語言來解讀。”
此外,長安技術團隊還把用戶常用的6種使用場景進一步細化為17種場景,然后根據這些不同的場景進行優化,比如,有沒有開大燈、有沒有開空調,或者是有沒有開娛樂系統,然后在發動機的輸出上進行精準調節,最后的效果就是綜合油耗降到6.4升/百公里。
隨著技術方面的不斷研發,長安汽車已經成功掌控了藍鯨NE動力平臺、L3級自動駕駛、APA7.0超遠程智能泊車、長安“智慧芯”、長安超集電驅、藍鯨iDD混動系統等500余項關鍵技術,成為自主品牌中的領軍企業,具備了比肩甚至超越合資品牌的實力,這是有目共睹的。
智能為先
“智能化”方面,第二代CS75PLUS進化得很不錯。
第二代CS75PLUS的智能車機系統“高階智慧座艙”,主界面做得非常不錯,層次很清晰,能讓用戶享受到人車交互的便捷。而且,芯片換代提速也解決了上代的問題。
具體操作方面,通過“小安,你好!”喚醒“AI小安”智能出行語音助手后,選擇操作的動作像開啟導航、播放音樂、控制天窗、車窗開閉等,都是相當利索。而且,這套基于梧桐車聯TINNOVE進階版,還為用戶了開啟40余種精細化場景服務。
遺憾的是,這個梧桐車聯TINNOVE系統,需要掃微信二維碼才能啟動,這次我們沒能體驗成功。這是我認為有點BUG的地方,所有功能啟動后,如何保證隱私安全呢?當然,這是一個需要持續探討的問題。
此外,車機系統中的手勢控制功能,也是跟梧桐車聯合作而開發的;540度全景影像,也就是“透明底盤”技術,以及“一鍵循跡功能”,也是第二代CS75PLUS的功能亮點所在。而這也體現了“APA5.0”技術完全解放用戶雙手的強大功能。智能W-HUD抬頭顯示技術,也是非常實用的配置。
還有,首次搭載的Face ID人臉識別系統,能在第一時間通過新一代IMS智能交互系統“認出車主”,然后,根據用戶駕駛習慣自動調整方向盤、座椅位置,進行車輛設置。此外,Face ID根據海量面部數據支撐,還會監測、判斷用戶疲勞駕駛程度,并實時做出預警,確保行車安全。
除了“認得你”、“記住你”,第二代CS75PLUS還是一輛“更懂你”的明日座駕。比如,當用戶出門上車前,完全可以通過手機的“智慧云控”系統遠程操控,進行空調調節、座椅加熱、車內空氣凈化等,非常地貼心方便。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兩年半嚴酷的市場驗證,這款“明日座駕”以實力闖關成功。通過長安技術團隊傾注心血,讓這款動力進化、科技進化兼而有之,“對于長安相當重要”的第二代CS75PLUS,變得更加“優秀”。
就像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葉沛所說,消費者心之所向,便是CS75系列前進的方向。“向前進化”、“向上進階”,貫穿了整個CS75系列的成長歷程。這也是這次試駕會的主題所在。
而且,這兩代CS75PLUS并不只是一款新車和它的迭代,還承載著長安汽車的品牌價值觀。長安汽車目的很明確,“剛好夠用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人更多的需求,只有兼顧未來需求的產品才能獲得他們的青睞”。所以,CS75PLUS立志成為“一部分人最喜歡的產品”,而不是所有的人都還覺不錯的產品。
全新升級后的第二代CS75PLUS,從設計、動力、品質到智能安全,以用戶需求為方向,通過全系越級的高價值配置,為主流消費人群帶來了超乎期待的產品體驗。第二代CS75PLU在“明日動力”和“明日智慧”雙壁輝映之下,不僅讓用戶期待,也給用戶樹立了中國品牌產品力“硬氣”的強大信心。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6897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