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懵懂少年郎,今朝展翅欲飛翔。在燃油車與電動車交割之際,一年一度的財報時間又到了。你看這些品牌邁著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步伐,高舉著“向電動化沖擊”的醒目標語牌,精神抖擻地向我們走來。
首先入場的是去年的全球銷量亞軍大眾集團,你問我為什么不是冠軍第一個出場呢,冠軍還在統計數據呢,你們不要著急,就讓這個去年的亞軍先嘚瑟一會兒吧。
根據大眾集團近日發布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實現營收2502億歐元,同比上漲12.3%;運營利潤翻倍增長達到200億歐元;凈現金流為86億歐元,比上一年增長35%。同時,利潤率也創造了近三年來最高水平達到8%。
根據最新的不太穩定的匯率,1歐元=7.XXXX人民幣,你們自己去換算一下吧。
其中,體量最大的大眾品牌乘用車營收達到761.27億歐元,同比上漲7.1%;營業利潤達到25.03億歐元,同比大增451.32%。除了大眾汽車品牌外,還有奧迪和保時捷也是比較賺錢的品牌。
去年,奧迪集團銷售收入530.68億歐元,相比于2020年的499.73億歐元增長了6.2%;營業利潤達到54.98億歐元,并創下了歷史最佳記錄;經營銷售利潤率達10.4%,營業利潤率達到了12.5%;集團凈現金流達到77.57億歐元,同樣刷新了歷史最佳記錄。
保時捷2021財年營業收入331億歐元,同比增長15%。銷售利潤為53億歐元,增幅為27%。保時捷全球的凈現金流增加了15億歐元,達到37億歐元,超過了上一財年的22億歐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連續七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保時捷表示,中國保時捷車主要比歐洲保時捷車主年輕15-20歲。
中國年輕群體有多厲害呢?換個例子對比下,奔馳在中國的客戶平均年齡為35.8歲,是奔馳全球最年輕,也是最具活力的客戶群體,這個年齡還有進一步下探的空間。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中國,梅賽德斯-邁巴赫的車主年齡僅為41歲,這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非常年輕的。
既然說到了奧迪,那就不得不提寶馬了。寶馬集團2021年總收益達到1112.39億歐元,同比增長12.4%。集團稅前收入達到160.6億歐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7.5%。集團凈利潤同樣刷新歷史紀錄,達到124.63億歐元,同比增長223.1%。
寶馬集團的收益比奧迪集團要高出一倍,主要是寶馬的銷量更高,寶馬集團在2021年旗下寶馬品牌、勞斯萊斯品牌、MINI品牌共銷售新車252.15萬輛,奧迪集團2021年全球銷量168.89萬輛汽車。當然,還有別的很多原因。
當奧迪、保時捷和寶馬在吃肉喝酒的時候,國內這些代理這些品牌的經銷商集團也跟著吃香的喝辣的。
永達汽車發布2021年財報顯示,總收入達792.05億元,同比增長14.3%,歸母凈利潤24.8億元,同比增加了51.1%。
2021年永達汽車銷售豪華品牌新車14.11萬輛,同比增長4%,相關收入達539.5億元,同比增長了10.3%。2021年豪華品牌新車銷售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84.58%,其中又以寶馬與保時捷兩大主力品牌為領頭羊。
除了永達汽車外,2021年,中升集團全年收入為人民幣1751.03億元,較2020年度增長18%;凈利潤達到84.07億元,凈利率為4.8%,與2020年相比顯著提升;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人民幣83.29億元,較2020年大幅增長50.3%。
這些汽車經銷商集團賺的錢,比一些車企還要多的多。
比如,海馬汽車披露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其2021年度實現扭虧為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8,000萬元-12,000萬元。據海馬汽車透露,2021年度,其經營業績之所以好轉,主要得益于海馬7X銷量大增,同時,報告期內海馬汽車還從股權轉讓、政府補助和債務重組等方面獲得一定收益。
另外一家新勢力,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總收益分別為1.169億元、6.313億元和31.32億元,近三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年內虧損分別為9.01億元、11億元和28.457億元。
當然,這也可以說明,在某些時期,財富只會向頭部聚攏,在零部件供應鏈領域也是這樣。
大陸集團2021財年實現銷售額為338億歐元,比2020年增長了6%;全年經營性利潤為18億歐元,凈利潤為15億歐元,全部實現扭虧為盈。
采埃孚集團去年銷售總額達383億歐元,同比增長17.5%。調整后息稅前利潤達19億歐元,2020年為10億歐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提升至5.0%,2020年為3.2%。
國外的企業賺了錢,國內的企業也不甘落后。
福耀玻璃2021年營業收入約236.03億元,同比增加18.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31.46億元,同比增加20.97%。其中汽車玻璃貢獻收入約213.8億元,同比增長19.16%。
另外,2021年均勝電子汽車電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133億元,同比增長約20%。今年1至2月,均勝電子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74億元。自2022年以來,汽車電子與汽車安全業務陸續獲得全球知名客戶訂單,目前累計在手訂單金額(全生命周期)超2950億元。
就問你牛不牛。
搜羅一周車聞,回顧大小車事,車聞軼事盡在【一周車話】,下周見!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0662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