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動蕩的當下,對待中國車市全年的走向,仿佛又回到了兩年前。尤其在地處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及周邊城市按下暫定鍵后,不安和惶恐還是漸漸蔓延到了整個汽車市場。
目前來看,雖然相比位于震中的上汽集團,大多數車企的銷量業績還是在穩定推進,但需要警惕的是,隨著疫情拐點愈發模糊,全民抗疫所引發的恐慌,避免不了會對2022年的車市造成些許影響。
好在,回顧下今年第一季度整體的市場表現,身處頭部的車企借著消費熱潮,多少還是積攢下了一定的家底。借助新能源行業發展紅利而起飛的比亞迪,不出意外會就此占據自主品牌的頭把交椅。而合資車企中,廣汽豐田則在日系車的光環下,也表現得相對可喜。
整個3月份,廣汽豐田的累計銷量達到了97,006輛,同比增長了41%。而1~3月,受春節假期影響,總量達到了247,006輛,但同比23.4%的增勢,著實是大幅度跑贏了整個大盤。
對于廣汽豐田,坊間一直都持謹慎的態度,不停有人會拋出“這樣的態勢能否持久”的疑問。可短短兩年時間,從廣汽豐田整體表露的情況中,除了能看到其銷量大增的趨勢,廣汽豐田整個產品體系的有序鋪陳和新渠道合理化趕制,也是有目共睹的。
特別是產品線的規劃上,廣汽豐田對細分市場的拿捏和現有車型的價值提升,做出了很好的表率。這里,并不是要就豐田的品牌光環多做解讀,從廣汽豐田這一系列的操作中,外界需要看到的是,在電氣化進程受阻的前提下,一個合資品牌所能做的升維措施。
切回至廣汽豐田自身,由一季度累計銷量達49,899輛的雷凌所搭建的基盤,先放一邊。圍繞中期改款凱美瑞和全新一代漢蘭達的價值體系,亦是能看到的。
拿一季度的數據說話,凱美瑞的3月銷量為27,211輛,同比增長78.9%,大幅甩開雅閣、帕薩特等核心競品的同時,其一季度合計同比增長73.3%,達68,904輛的成績,其在中級轎車市場中能展現出的樣子顯然也是很立體的。漢蘭達的情況同理,3月銷量7,622輛,一季度累計銷量超過2.5萬輛,領跑國內中大型SUV陣營。
要知道,在兩者以如此態勢向上增長時,我們必須要明白,作為豐田雙車戰略的一環。凱美瑞和漢蘭達就已接連進入和一汽豐田亞洲龍和皇冠·陸放正面互搏的階段。而這對于廣汽豐田來說,其所面臨的挑戰無疑是巨大的。
所以,倘若兩者至今能在自己的細分市場中保持一定的優勢,必然是可以看到廣汽豐田在整個體系搭建中較為出色的一面。也正由此,隨著廣汽豐田在價值營銷上的成功經驗,從凱美瑞、漢蘭達身上嫁接到威蘭達之上,其結果想必也是可期的。
威蘭達3月份的銷量達14,344輛,同比增長39.2%,一季度銷量達37,928輛,同比增長33.6%。雖然這一成績距離月均2萬輛的關口還有一定距離,可鑒于威蘭達終端價格尚處高位的原因,個中得失一目了然。
我們一直有提及,廣汽豐田對細分市場的拿捏是相對到位的。C-HR、威蘭達的出現都是基于這一原因而促成的。那么,繼去年年尾至今接連上市的賽那、鋒蘭達和威颯,我想,這幾款車型的后續表現大概率也會較為不錯。
據官方數據顯示,賽那繼在今年元旦期間的首個完整銷售月里,交出月銷超5000輛的成績后,不僅在過去的3月份再次創下銷量新高,達6,319輛,其整個一季度的累計銷量也一躍突破了1.5萬輛。
此外,從車型配置的銷量情況去看,賽那頂配40.58萬元鉑金版銷量占比近40%,而35萬以上版本銷量的占比更是將近90%。
而作為主攻入門級SUV市場的鋒蘭達,其三月份的銷量也達到了7,138輛。至于威颯,受限于該車型才剛剛進入產品交付期,廣汽豐田官方并未給出具體的銷量數據。
不可否認,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我們無法就此對這幾款新車往后的表現做出太多具象、或是完全符合趨勢的評判。
而未來,在各自的領域,有可能會出現競爭力較強的對手,就像當下的賽那會擔心嵐圖夢想家的入局一樣,廣汽豐田也不得不做出應對。另一邊,中國新能源劇烈的產業變革也會讓其在bZ4X的引進項目上,慎之又慎。
但還是那句話,廣汽豐田對各大細分市場的排兵布陣,是有序的。在沒有出現內耗預兆時,所有全新上市的車型都有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只要能延續現在的發展態勢,固守住自己的市場份額,廣汽豐田仍會在合資品牌的隊列中,處于高位。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227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