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初開始,當不知道是第幾輪的疫情再次席卷了包含東北、華東等幾大主要地區,中國車市也一下子緊張了起來。而不出意外,對于身在戰疫震中的一汽、上汽等幾家車企來說,最近這幾個月的銷量情況,必然會有所不如人意。
相比之下,深耕華南地區的廣汽集團,旗下日系合資公司的表現就不用多說了,隨著自主品牌傳祺和埃安全面發力,倒是借著春節后大宗消費漸漲的勢頭,交出了相對不錯的一季度成績單。
截止發稿前,肆虐的疫情多多少少開始波及到廣州等華南汽車消費大市,整個4月的車市走向是否會就此受到影響,也變得難以預測。可至少,廣汽在一季度所積累下的銷量基盤,或將為其抵擋接下來太多的市場不確定性和潛藏的危機。
據廣汽官方發布的公告顯示,整個3月份,全集團的汽車銷量為22.75萬輛,同比增長了30.7%。而1~3月,累計銷售汽車60.82萬輛,同比增長率也達到了22.5%。究其原因,還是如往常一樣,廣汽豐田的高速增長和廣汽本田一向持穩的態勢是一方面,另一邊,自主板塊的亮眼表現就是助推集團發展的全新力量。
謳歌讓路電氣化
一直以來,解讀廣汽集團的銷量表現,總是分為合資和自主兩大板塊。但落到板塊中的具體公司身上,高速增長中也不可避免會藏著些許暗潮。
在合資公司中,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必然是支撐集團加速向頭部陣營靠攏的核心力量。銷量看板中也能看到端倪。前者整個3月份的累計銷量達到了97,006輛,同比增長了41%;而后者在3月份則實現累計銷量76,833輛,同比增長21.5%。
再細品一下,廣汽豐田對待中國車市的整體研判和對自身供應鏈的調整,在過去兩年所取得的市場優勢,為集團所灌輸的升維之力,是我們必須承認的。而今,大量針對新細分市場所推出的全新車型和重新優化后的渠道通路,更是能使得外界感知到廣汽豐田的潛力。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的是,隨著北京車展延期,豐田圍繞bZ4X構建的新能源業務無法按原定計劃推進,其勢必也會為其往后的發展造成影響。
原本,豐田于華的電氣化進程就有所滯后,看著大眾目前的艱難處境,其能否即時趕上整個市場的運作,就已經為廣汽豐田提出了一個難題。倘若在這個合資品牌大舉進攻新能源市場的時期,bZ4X未能及時為它帶去足夠的戰力,單靠吃老本和品牌紅利,顯然是不現實的。
廣汽豐田竭力而為,刻不容緩。相比之下,看似受“芯荒”、細分市場競爭加劇等客觀因素影響而整體增速放緩的廣汽本田,反而在新業務的推進中,讓我們看到了日系車企精進的一面。
從去年廣州車展全新電動車e:NP1的亮相到3月份正式發布電動車品牌e:NP極湃,廣汽本田完全走過了一條不同于人、卻積蓄了本田品牌70多年品牌基因的通路。
而不管未來的市場走向如何,總會像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衡在 極湃1亮于人前是說的,“打破廣汽本田以往的事業邊界,以用戶為中心,進行全領域的垂直整合,在產品研發、生產智造、銷售渠道和服務模式四大領域,向電動時代全面布局躍升。”
站在這個電氣化發展愈發洶涌的關口,廣汽所做好的準備,恰如時代所需。
而為此,隨著廣汽謳歌也于近日官宣表示,從2023年開始,廣汽本田將不再生產和銷售廣汽謳歌品牌現有產品;同時廣汽本田將充分整合廣汽謳歌品牌資源,加入到電動化事業當中。換句話說,攜手廣汽謳歌,廣汽本田將就此集中精力于電動車事業,加入和各類新能源車企競逐的全新時期。
看到這里,無論作為集團合資的另外兩個分支,借阿圖柯蓄力的廣汽三菱和被Stellantis集團掌控的廣汽菲克,能否為集團帶去彌足增益,相信大多數人對待廣汽集團合資板塊的未來,會有了一個新的看法。
傳祺復蘇,埃安解綁
至于廣汽集團的自主業務,在經過長時間的市場重新沉淀和品牌成長,傳祺和埃安終于在2022年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月初時,和一眾新勢力發布銷量的埃安,已經向我們證明了,出身于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品牌也有值得讓市場認可的一面和更符合新能源技術發展的一面。
回顧一下官方發布的數據,便可以看到,埃安3月份的銷量達到20,317輛,同比大幅增長189%,而此成績也使得埃安成為了新勢力陣營中率先跨過2w+門檻的品牌。整個1-3月,埃安的累計銷量則為44,874輛,同比增長超過了150%。
表面上,埃安銷量的快速突破,確是得益于其2月份已經完成工廠的產能擴建升級,產能規模已經實現翻倍增長,確保供應保障。但更為具象的一面,還是因為埃安在科技、產品、渠道、營銷等方面的創新打法,尤其是混改帶來的全面創新與變革。
至今還記得,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年報交流會上說過,“埃安的混改目標,至少要把現在的‘蔚小理’變成‘埃小蔚’!”我想,不管外界是如何看待埃安的品牌形象,用銷量來對“蔚小理”現有的格局施壓,就是埃安加速改變整個新能源市場格局的使命。
說完埃安,回顧整個一季度,有段時間未能有強勢表現的傳祺,實則也有了相對可期的表現。3月,全系產品銷量總計30,091輛,同比增長15.1%。而整個1~3月,傳祺的累計銷量達到90,448輛,同比增長提至21.8%,實實在在地跑贏了大盤。
其中,MPV車型依舊是傳祺保底的車型。M8第一季度累計銷量破萬,繼續穩固了中國品牌豪華MPV陣營的頭部位置。M6在1-3月累計銷量也達11,717輛之多,同比增長60%。
再者,單月銷量已至4119輛的第二代GS8和12,374輛的GS4,也繼續充當著傳祺從量變到質變的中流砥柱。
只不過,對于傳祺來說,受芯片供應影響甚大的影豹,連月來的確成了傳祺難掩的痛。加之,長安UNI-V、名爵5天蝎座等風格相仿的車型接連入場,影豹所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后續,廣汽傳祺將堅持“混動化+智能化”雙核發展戰略,計劃于2025年實現全系車型混動化,持續以科技創新提升產品力。但很顯然,在這個升量的關鍵階段,廣汽傳祺要守住傳統燃油車市場,其任務仍會異常艱巨。
當然,廣汽集團總體上的表現還是較為出色的。各個子品牌中藏有的些許小問題,在基礎盤不能擴大的背景下,還不至于會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激化成過大的負擔。而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合資公司,若能在電氣化的進程中,能有埃安那番沖勁,全集團在2022年挑戰全年汽車產銷量增長15%的目標,將更具底氣。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242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