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自媒體報道了極狐阿爾法S HI版交付時間推遲等相關問題,并指出北汽藍谷和華為的合作“并不愉快”。
針對與華為已經“鬧翻”的傳聞,北汽藍谷官方賬號日前在“上證 e 互動”平臺上進行了辟謠,稱相關報道不實,并表示華為是公司的重要合作火爆之一,公司正在與華為緊密配合對相關工作進行推進。同時,北汽藍谷還透露,5月上旬將在北京舉辦HI Day活動。
圖片來源:上證 e 互動截圖
去年年中時候,已經宣布要開啟售車業務的華為(2021年4月,華為官宣將陸續推出“華為智選”系列車型,第一款入選“華為智選”的車型是賽力斯SF5)和北汽藍谷聯系在了一起,最開始的傳聞是華為要入股北汽藍谷旗下的極狐汽車,不過華為方面很快就進行了辟謠,當時華為的相關負責人曾對蓋世汽車表示,與北汽極狐品牌的合作中,會以Huawei Inside模式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該模式下,雙方推出的首款車型是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華為的角色是部件供應商。
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圖片來源:極狐汽車
再之后,隨著華為智選賽力斯SF5逐步開啟交付,華為與塞力斯的聯系不斷深化。到了去年12月初,華為聯合賽力斯發布了全新的汽車品牌AITO,12月23日,AITO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問界M5就正式上市,并陸續取代了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的位置,開始在華為線下門店展出。
與極狐阿爾法S HI版和華為智選賽力斯SF5都不同,華為在問界項目中的參與度全面提升,說是一手操辦了新車問界M5都不為過,除了源自賽力斯SF5的底盤和混動系統,問界M5從車型設計到功能定型,華為都有深度參與,甚至新車的發布會和宣傳工作,都由華為主導。
雖然依舊強調堅決不造車,但通過問界,華為無疑已經在主導一個汽車品牌的發展了。那么問題也就來了,有了“親兒子” 問界,華為還會或者說還有更多的精力去分給其他的汽車項目嗎?
2022年年初,華為智選賽力斯SF5要停產的消息就曾鬧得紛紛揚揚,極狐阿爾法S HI版在去年的上海車展期間就已經做過亮相,但一年左右的時間過去了,新車依舊還沒有進入到正式的交付環節。據了解,極狐阿爾法S HI版裝載了華為鴻蒙智能座艙系統,是首款搭載華為激光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但在后來者問界M5都已經在今年3月正式開啟交付的對比之下,極狐阿爾法S HI版一拖再拖的交付日期,確實很容易讓人產生疑慮,市場也會逐步失去耐心和信心。
蓋世汽車整理的銷量數據顯示,北汽藍谷2021年的總計銷量為26317輛,其中極狐汽車的累計銷量為6006輛(大概完成了一半左右的年銷量目標)。不僅和北汽新能源曾經在新能源車市場上的冠軍表現(2019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超過15萬輛)相去甚遠,和當前主流的新能源企業也拉開了巨大的差距(2021年比亞迪售出超60萬輛新能源車)。
2022年年初,北汽集團在年度2022年媒體溝通會上公布了新的銷量目標,針對新能源車業務,北汽制定的目標是突破10萬輛,其中極狐汽車要實現4萬輛的年銷量。對北汽藍谷而言,這樣的連翻數番的目標已經堪稱激進,但放在整個市場上看,距離當前的一線陣營依舊有不小的距離。更關鍵的是,從前三個月的表現看,今年要達成指標的難度也不小。蓋世汽車整理的銷量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個月,北汽藍谷的累計銷量不足萬輛(共計售車9120輛),其中極狐汽車銷量為3000輛。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苗雨竹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356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