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局近半,這一年將是中國及其企業所遇挑戰集中之年。拉長周期來看,我們實則從新中國發展最“舒適”的四十多年,進入到了“常態化”的歷史性跨越階段?;仡櫄v史,在每一次的穿越周期中,都出現了一批世界級的偉大企業,比如通用汽車、惠普、蘋果等等。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新周期的波動將孕育、創造新的機會,并為我們的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對于企業家而言,逆商是他們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當市場悲觀情緒還在發酵的時候,盟識科技核心團隊早已在心態上穿越周期、看到機會?;诮?0年的移動機器人、自動駕駛核心技術與理論累積,并保持持續性創新,盟識科技正攜手國內頂級的戰略合作方穩步推進各重點項目,也不斷與國內主流投資機構、戰略合作方積蓄著未來發展的勢能。
近幾年,自動駕駛由于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眾多的落地方式,引得大量的玩家爭相入局。隨著產業已逐步進入量產落地的爬坡期,業內逐漸意識到,相比開放場景,封閉場景具有易管控、場景復雜度低等特點,諸如礦山、港口、機場、園區等封閉場景的自動駕駛技術將率先落地應用。
緊抓自動駕駛新風口,盟識科技面向滿足“短途、高頻、限定作業場景”特點的生產型物流趁勢而起,以自動駕駛智能運營系統解決方案為開發導向,進行了軟硬件全棧技術布局,并充分考慮無人駕駛技術商業落地的可行性,為客戶提供一整套降本、增效、賦能的智能無人化生產物流整體解決方案與運營服務。
落地山東港,盟識科技正在貢獻全球首創
業界周知,通用型干散貨碼頭物料品類繁多,承擔大量的礦石、煤炭等大宗干散貨的運輸工作,其中重要的一環即是自卸運輸車輛的作業,實現貨物從岸側至堆場的裝載、轉運與卸料。
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干散貨碼頭常常面臨作業管控難度大、司機短缺等挑戰。那么,面對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集團山東港,盟識科技又是如何采用自動駕駛技術助其實現“卸運自由”的?
2021年12月,山東港集團旗下渤海灣集團啟動了純電無人駕駛自卸車、遙操作裝載機堆場無人作業部署。此前,渤海灣集團開發了全球首臺自動化門機,首創實現了門機無人作業應用,在此基礎上,渤海灣集團計劃采用風力發電,部署純電動無人駕駛自卸車與遙控裝載機等無人載運作業系統,以整體打造全球首個“零碳、無人、智能化”通用型干散貨碼頭。該項目通過前期試運行,充分驗證了系統的先進性與可行性,為后續的全面推廣做足了準備。
“十年前我就想干自動駕駛這個事兒,奈何當時傳感器、芯片等相關技術的不成熟,行業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剛需拐點?!鄙綎|港項目負責人提到,“這兩年,我認為技術逐步開始滿足需求,我們現在與盟識科技、山東重工旗下工程機械公司,共同設計、打磨的整套自動化解決方案,考慮并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通用型干散貨碼頭場景,以確保未來十年都將引領行業?!?/p>
山東港現場;圖片來源:盟識科技
據悉,此次盟識科技落地的山東港項目車隊規模將持續擴大。目前,數個編組的純電動寬體自卸車隊,配套車端自動駕駛系統(VCS)、車輛調度系統(FOS)、遠程駕駛系統,與遙操作裝載機、遙操作挖掘機、自動化門機緊密配合,在山東港渤海灣集團東營港區內實現整體作業流程的全面無人化與智能化。同時,該整體方案解決了外運車輛堆場內穿行時的混合調度與管控難題。
該項目在山東港集團與山東重工集團戰略合作框架下,由渤海灣集團聯合濰柴智能科技、濰柴特車、盟識科技共同打造。盟識科技在項目中配置的三大核心子系統分別為:車端自動駕駛系統(VCS)通過車輛配置的傳感器與控制器,實現車輛自動駕駛功能;車輛調度系統(FOS)通過與港口設備控制系統(ECS)的對接,獲取車輛的運輸工單,實現作業車輛的最優統籌調度;遠程駕駛系統則部署于港口現場控制中心,在不適用于自動駕駛的作業工況或需借助人工干預的狀態下,由控制中心管控員在遠程直接控制車輛,以保障碼頭生產作業的持續性。
盟識科技 FOS系統; 圖片來源:盟識科技
通過此項目應用,盟識科技與港方、主機廠深度磨合,形成緊密協同關系,將在打造全球首創通用干散貨碼頭解決方案基礎上,為山東港集團乃至全國大部分傳統干散貨碼頭及其它類似應用場景的自動化轉型升級助力,面向行業規模化推廣應用。
深耕礦山場景,行業首個完整無人作業系統已實現常態運營
礦山現場;圖片來源:盟識科技
2021年3月,盟識科技與安徽銅陵董沖礦業簽署首個礦內運輸業務整體承包合同,部署5臺自動駕駛寬體自卸車以及3臺有人駕駛自卸車(有人車僅在無人車故障或運力不足時啟用,統一接受管控平臺調度)。該項目在礦內運輸作業環節,全面采用智能信息化系統進行車輛調度。同時,無人駕駛作業,以及無人與有人混行作業均已全面實現,是國內首個載運作業環節完整實現無人駕駛商業運營的服務項目,目前已進入常態化運營。此外,盟識科技在該礦區部署了5G專網以及完整的FOS車隊管理系統,在“道路狹窄、會車點多”,以及管理車輛、工程機械混行與交互等諸多挑戰下,以戰代練,持續打磨產品,不斷優化系統可靠性,確保整體作業系統全面覆蓋礦區各類作業工況。
規模商用加速,商業合作版圖不斷擴展
通過銅陵礦山以及山東港項目的合作,盟識科技已經從產品開發、客戶協同等維度與濰柴系形成緊密配合,雙方在90T純電寬體自卸車型上,共同推動取得了中機科(北京)車輛檢測工程研究院的型式認證,幫助濰柴特車實現全面量產智能無人自卸車的能力。目前,盟識科技已成為濰柴體系生產物流場景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指定的供應商,雙方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盟識科技與濰柴體系將以當前有限封閉場景項目作為起點,在未來繼續拓展至更多樣化的其他各類型場景,以產品和全套解決方案的提供能力,打造數個國家級標桿項目,以綠色、數字化、智能化的裝備、載具和管理平臺重新定義各類物流與生產場景。
濰柴特車廠區;圖片來源:盟識科技
除了與濰柴系的合作,盟識科技依靠扎實的產品力還獲得了其他主機廠的青睞。2021年10月,盟識科技聯合中國兵器集團旗下山東蓬翔汽車,為中國建材集團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交付了首批L4級自動駕駛寬體自卸車。當下,車輛已完成相關測試,并進入試運行階段。2022年,雙方已經啟動第二批車輛交付,自動駕駛車隊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全面投入礦山現場開展常態化運營作業。中國建材是國內擁有砂石骨料礦山最多的央企,為國內水泥建材龍頭企業,天津院作為中國建材體系最大的水泥生產裝備研究院,在水泥工業建設領域也形成了以“技術+裝備”為核心的工程總承包經營模式,不僅在國內,在海外也部署了礦山運營業務,未來盟識科技將積極助力中國建材體系智能礦山業務的開拓。
中國建材現場;圖片來源:盟識科技
自2018年6月公司正式啟動運營以來,盟識科技堅持市場導向、實戰迭代,以為行業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的自動化生產載運系統為目標,努力通過自動駕駛技術為客戶打造“能干活、能掙錢”的生產工具及系統。自2019年3月起,盟識科技所開發的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持續在礦山、港口、場區、園區等可復用場景開展作業測試,不斷打磨產品與技術,贏得了行業領先客戶的一致認可,成為多家礦山裝備與運營客戶的首選或唯一供應商。目前,盟識科技已與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中國建材、山東港集團、山東蓬翔、唯誠萬信、華鉞控股等行業巨頭,達成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將共同開拓市場,攜手打造礦山、港口、場區等生產型物流場景下的綠色、無人、智慧整體解決方案。
相關的商業落地項目在此不一一贅述。綜合來看,作為國內最早實現無人駕駛礦山完整作業系統部署、常態化運營的公司,盟識科技基于前期技術與產品應用積累,2022年將持續擴大業務規模和影響力,在各類型露天礦山與通用干散貨港口運力服務業務方向,實現快速規模化商用,進而成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生產物流無人駕駛產品與服務提供商。
聚焦生產物流場景,緊抓產業升級市場機會
生產物流場景為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提供更多機會的同時,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以礦區自動駕駛為例,根據億歐測算數據,2030年中國礦區自動駕駛技術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29億元/年,中國礦區自動駕駛運輸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3912億元/年。
正是看中了這片藍海,盟識科技自啟動運營以來,聚焦生產物流,持續深耕縱向應用。具體來看,其選擇滿足“短途、高頻、限定作業場景”特點的生產型物流作為首個攻克的命題場景,以商用車、工程裝備作為執行載體,將礦山、港口、場區物流載運作為應用場景方向。
一方面,這些場景下的物流載運,存在極大的相似性,盟識科技的技術框架和技術路線搭建合理、設計得當,產品復用性很高。據盟識科技COO 費維向蓋世汽車介紹,該公司目前已完成多種載運工具的無人駕駛方案驗證,例如寬體自卸車、公路自卸車、牽引車、框架AGV、小巴、乘用車等?!皬穆短斓V區到港區、工廠、井工礦等環境,盟識科技均可實現80%以上的技術與方案復用,涉及的車輛動力類型包括純電、柴油、混動等。”
創始人邱長伍博士介紹道,基于團隊近20年移動機器人理論研究與技術積累優勢,盟識科技融合經典移動機器人控制技術與人工智能新技術的混合型遞階模塊架構,保持系統可解析性,同時以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增強系統各模塊柔性處理能力,實現系統本質安全與智能化。針對有限封閉區域的生產型物流場景,盟識科技提供的整套系統解決方案,可歸納為“云邊端”三級遞階系統。自底向上分別為車端無人駕控系統(VCS)、多邊分布的集控生產調度平臺(FOS)、公有云部署的云端運維支持系統(CSS)。該系統設計充分考慮了產品應用場景特點、作業要求、多客戶服務需求,以系統高可靠性、合理成本管控與快速服務響應為基本要求,規劃了全套產品解決方案體系,可高效、快速響應各個客戶地域分散的服務需求。
盟識科技自研“云邊端”三級遞階系統;圖片來源:盟識科技
在此基礎之上,盟識團隊自研包括模塊化環境感知系統、高精全工況定位系統、高性能決策控制器、車輛域控制器、車輛線控平臺、智能車聯方案、云服務平臺、綜合調度平臺、自動駕駛大數據平臺等核心軟硬件關鍵技術,可滿足各類生產型物流場景分散與邊遠分布的地理特點,進行靈活適配。
另一方面,“高頻使用”令其商業價值顯著,客戶買單意愿強。綜合生產物流場景對安全生產、人力短缺、成本上升、效率提升痛點需求的迫切性,未來將是自動駕駛率先商業落地的必然選擇。盟識科技強調,為客戶提供“能掙錢的自動化生產工具系統”,不辜負客戶的選擇與信任,是盟識科技的堅守原則。
業界普遍認為開放場景對自動駕駛的技術要求更高,實則,封閉的生產型物流場景對感知、決策、規劃、控制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并沒有降低,由于其生產強度高、環境惡劣、作業協同要求高,同時,生產型物流場景要求開發人員對生產工藝流程的領域專家知識必須全面掌握。這意味著,產品與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與專業性對開發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盟識科技產品與應用的流暢推進,得益于核心團隊在機器人、車輛與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技術等相關領域的深厚積累,以及不斷擴大的人才儲備。以盟識科技CTO顧嘉俊博士為例,作為盟識聯合創始人,顧博士在加入盟識前,先后在GE中央研究院與寶馬中國研究院工作。在GE工作期間,參與其全球定制化精益生產、運營優化、數字化、機器人和自動化解決方案設計,以及項目管理與方案實施。在上海寶馬研究院工作期間,顧博士主要負責L4/L5自動駕駛相關核心算法開發與測試規范編制,作為核心團隊成員協助寶馬成為首家在中國取得自動駕駛汽車路測牌照的國際整車制造商。
盟識科技創始核心團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對包括船舶、各類輪式、足式移動機器人等,都有近20年的核心技術與理論累積。CEO邱長伍博士早在2010年振華重工工作期間,作為《船舶動力定位控制系統及工程樣機研制》項目負責人,負責整個系統設計與核心功能開發,帶領團隊完成了國內首個船舶自動駕駛系統軟硬件工程樣機開發,并順利通過海試驗證。邱長伍博士、顧嘉俊博士以及聯合創始人張彪在上海交大機器人研究所攻讀期間,均以移動機器人為研究對象,為后期深耕自動駕駛領域建立了深厚的理論與技術積累。
除了商業化項目屢屢交出亮眼的成績單,盟識科技在資本市場也備受青睞,已快速展現出行業引領能力。2021年7月,由濰柴產業基金領投,博雷頓、德辰資本跟投,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2022年5月,盟識科技已完成A輪融資,該輪融資將用于加速推進露天礦區、港口、場區等試運營項目的落地和團隊擴張。目前,盟識科技仍在不斷吸納和擴大人才隊伍,以市場為導向,以智能化技術為核心,不斷推進綠色、智慧物流作業系統與裝備的落地,構建面向未來的商業版圖。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Sunny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7586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