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 | 于 躍 吳曉宇
編輯 | 王 妍
從天津高鐵站塘沽站下車,駕車一路往西20公里,就到了恒大汽車位于天津的生產基地。
該工廠是恒大收購NEVS國能汽車而來,承擔著生產恒大首款量產車型恒馳5的重任。因為地處郊區,工廠外圍的數百米范圍內,嗅不到任何商業氣息,買水、吃飯需要走到幾公里外。四周除了金屬加工、電子材料加工寥寥幾家工廠外,目之所及之處皆是等待開發的荒地。
和生產一線的略微冷清相比,網絡中的恒大汽車是熱鬧的。
從“大干三個月”到“推遲三個月”,就當人們以為恒大汽車再次跳票時,7月6日晚,恒馳5終于迎來上市并正式開啟預售。
為了賣車,這位地產商跨界的造車玩家開始了全員營銷。7月11日,恒大集團組織了物業板塊及汽車板塊相關高管開會,圍繞恒大首款車恒馳5探討預售大計。在這場有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參與的會議上,物業與業主成為打開恒馳5銷路的關鍵。
話音剛落,恒馳的試制車就出現在恒大的住宅小區開始巡展,吸引業主現場體驗訂車。一位恒大物業的內部人員告訴未來汽車日報,恒大物業集團為全員派發了恒馳5銷售考核任務,就連勞務派遣人員也不例外。
這一次,傳聞中的恒大汽車好像真的要來了?
歷時四年,在過往的消息中,恒馳5歷經研發、測試、驗證,始終都在無限接近量產。
到達生產一線,和今年年初恒馳5剛完成試制下線,工廠內只有2、3輛恒馳5上路開跑相比,當前在工廠內部的辦公樓門前、測試場地、工廠內停車場以及工廠外的公共道路上,各種車身顏色的恒馳5有十幾輛。車旁不時能看到手拿紙筆跟著記錄結果的工程師。
恒馳工廠 未來汽車日報攝
恒馳內部一位經理級別的員工透露,恒馳5目前已經進入了PP(Pre-Pilot,預試生產)階段。在這之后,恒馳5就可以進入SOP(Start of Production,小批量生產)階段。
多位從事整車研發生產的行業人士介紹稱,新車正式量產前,通常會經歷PP、P(Pilot,試生產)、SOP三個階段。正常全新車型從PP到SOP,整個周期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另一名一線員工對工廠的運轉狀態表示滿意,“目前恒馳5的量產工作都按照時間表推進。”
該員工透露,目前工廠內生產出來的恒馳5已經達到上百輛,其中一部分發往全國的零售店當作展車,另一部分作為測試車輛正在全國進行量產前的測試,能夠在工廠內部和外圍看到的恒馳5只占生產出來的少部分。
不過對于恒馳5展車的狀態,就連恒馳線下店的一位銷售都直言,很多部件還沒有達到量產標準,“就連車燈這些外觀部件還是手工安裝上的。”通過實際體驗能明顯感知,車內按鍵的手感非常粗糙,恒馳5的車機系統雖已基本完成,但語音助手的形象、操作邏輯等方面仍需要優化。
恒馳車間門口 未來汽車日報攝
在廠區的東北角,是恒馳汽車的試制車間。新車量產前,大量的樣車裝配工作都在該車間完成。在試制車間門口的空地上,堆放著20多輛恒馳5、恒馳6。從外觀看,部分車型已經完成生產,有的車輛還處在白車身階段,也有經過碰撞測試后,前機蓋已經變形的車輛。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廠內部,幾輛懸掛試駕牌照的恒馳6試裝車正在進行道路測試。車身外形已經基本確定,只有頭燈尾燈外觀還沒有最終確定。
恒馳6(前)恒馳5(后)未來汽車日報攝
在天津國際金融中心一樓,原本是蔚來在當地首個以及面積最大的NIO House。如今恒馳汽車的線下體驗店占據了左半邊,與蔚來一門之隔,商場的標識與蔚來LOGO也被恒馳取而代之。
和主打高端的蔚來相比,恒馳不僅在選址以及門店氣勢上不輸,內部從車輛展示、客戶休息、車輛選配、兒童娛樂、吧臺等區域布置也一應俱全。
早在恒馳5正式開啟預售之前,位于天津和北京的兩家恒馳汽車門店就已經開業展出試裝的恒馳5。目前天津店內有一輛展車,北京有兩輛,但均不提供試乘、試駕服務。
恒馳展示體驗中心 未來汽車日報攝
經歷了數次跳票,會有人買恒馳嗎?聽到對于恒馳的質疑后,門店銷售周巖立刻掏出手機,打開恒馳汽車的銷售系統,訂單顯示他已經拿下84單,每個訂單的用戶都交了1000元訂金。
“店里有12個銷售,每人手中的訂單量都不少”,展示完后,他補充道。由于當前恒馳直營店數量有限,一些在其他地區訂車的客戶在下單后,訂單會自動轉入距離最近門店的銷售名下,以便銷售聯系購車客戶。這也意味著,周巖手中出自其所在門店的實際訂單量要少很多。
為了吸引顧客,門店規定只要交1000元預售訂金,就能送恒馳文化衫、水杯、充電線等周邊禮品。只是在禮品發放的登記冊上,即便是客流量比較大的周末,領取數量也不過10個。
初次進店了解完半個小時后,家住附近的李童和妻子當即決定支付1000元訂金,“先占一個產位。”
圖源:未來汽車日報
20萬的預算,通勤、家用的需求,續航和空間李童最為看中。在此之前,他已經對比了零跑C11以及大眾ID.4兩款純電SUV。
“三款車尺寸其實差不多,這個價位里大眾的續航是400公里,零跑是500公里,但恒馳有600公里。”在李童看來,“如果對比內飾,零跑C11更像是恒馳5的直接對手,兩款車都有三塊屏幕,科技感其實是差不多的。”
還未開放試駕就當場下單,李童解釋,除了產品本身,恒大的賣車模式以及早期用戶的優惠政策也打動了自己。
按照恒馳汽車總裁劉永灼在發布會上的介紹,恒馳5的前一萬輛將讓利銷售,預售訂金1000元,轉大定定金10000元抵20000元。為了消除消費者疑慮,在顧客支付預售訂金、定金、尾款等各個階段,錢款都不會直接打入恒馳汽車的賬戶,而是先打入天津市津濱公證處的資金監管專用賬戶監管,交車時才付全款,提車后15天內可退車并退款。
對于恒馳5的售后,銷售人員表示,恒馳汽車的售后網點并非恒馳直營,而是與市面上已有的汽車維修中心合作。目前其門店所在的天津市有4家服務網點。
身為恒大物業的員工,在李哲明的感知里,參與恒馳的銷售卻成為自己的主要工作目標。具體表現為,在老板許家印頻繁現身的例會上,賣車成為當前的重點話題。
今年5月,許家印先是在會上強調,“沒有銷售,就不可能走出困境、還清債務。”7月11日,在恒馳5正式預售4天后,恒大集團又組織物業板塊和汽車板塊相關高管開會。會上,許家印再次現身,并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恒馳5的銷售。
李哲明透露,恒大為物業集團全員派發了恒馳5的銷售考核任務,就連勞務派遣人員也不例外,“具體考核任務由各大區域細分到每個項目組。”具體在指標制定上,副經理及以上的中層每人4個銷售指標,基層員工每人2個指標。其所在的項目組要完成298個賣車指標。
來源:受訪者供圖
恒馳的銷售工作分階段進行,最新一輪的考核周期為7天。在這7天內,若項目、部門整體完成,則不按個人考核;若未完成,則“每差一個指標,考核該員工10%核定綜合獎金”,李哲明稱。
當物業軍團開始賣車,業主成為最先瞄準的目標。
為了賣車,小區管家王蒙不得不每天在恒大業主群里發送“小廣告”,從恒馳5的各種產品賣點到試駕邀請函,他都輪番進行信息轟炸。“恒大布置了拉人頭注冊并下載恒馳App的任務,完成不了有懲罰”,王蒙解釋稱。而在線下,“恒馳5業主內部品鑒會”成為不少恒大小區進門處顯眼的存在。
據恒大物業2021年半年報,“恒大物業管理項目2443個,向320多萬戶住戶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若將業主全部轉化成恒馳5用戶,按照17.9萬元的預售價,恒大將回流超過5000億元。而截至2021年中報顯示,恒大總有息債務為5760億元。
不止是銷售環節,如何宣傳恒馳也成為全員都需要參與的硬性規定。預售發布會剛結束,李哲明就收到了“確認全員轉發恒馳5預售發布會視頻”的通知,要求不僅鼓勵員工發動親朋好友轉發5條及以上,還要在確認全員轉發后以部門為單位提交給人事行政中心。
為了招攬更多業主之外的客戶,李哲明不得不尋求“破圈”的機會,開始在抖音等各種社交平臺上張羅起“兼職賣車”的生意,“有朋友買恒馳找我,集團提成、傭金五五分。”
抽獎、優惠也成為恒大完成恒馳預售指標的玩法。恒大將7月20日定為首屆“恒馳節”,并推出所有預定客戶參與抽獎,享最高49999元購車優惠的活動。
不過一些恒大業主卻并不買賬。一名業主直言,“連恒大曾經最核心的板塊都能欺負消費者,一個新品怎么證明自己值得被信任。
在其看來,對于一輛汽車來說,除了保證資金安全,汽車的質量、安全、技術更為重要,“這些恒馳仍未上市驗證”。
對于恒馳而言,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量產恒馳5,而對于處境艱難的恒大集團來說,恒馳汽車可能是整個集團必須要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深陷債務泥潭的恒大系,當前的實力確實無法支撐其繼續此前大手大腳“買買買”的路子。今年3月21日,恒大物業發布公告,公司有約134億人民幣的存款作為質押保證金,已經被銀行強制執行。從當天開始,中國恒大、恒大物業、恒大汽車全部停牌。
一位恒馳汽車內部人士透露,恒馳之所以能夠逐步走向量產,和許家印造車思路的轉變有關。
其表示,作為整個集團的掌門人,許家印也意識到了多家工廠同時量產多款車型的難度,“大幅調整了自己的造車思路”。所以才會有之后的那一幕,在恒大危機顯現時,仍想盡辦法力保恒馳5在天津工廠順利下線。
而在恒馳供應商王明眼中,“和賽麟這種騙錢企業不同,恒馳造車仍帶有一些誠意”。其表示,在為恒馳供貨的周期中,自己所在的公司會先收到定金再發貨,“沒有出現欠供應商錢、以車抵債的問題”。
在王明看來,從三電到底盤,“恒馳拉來的供應商在業界都具有知名度”。但卻踩了不少坑,并且同時研發的車型太多,“精力被嚴重分散,肯定沒有只做一臺車或者一個平臺的車快。”
隨著首款車型的上市,如今掙扎在生死邊緣的恒大似乎也逐漸看到了希望。
恒馳工廠的一線員工蘇晴對此感觸頗深。“去年的情況比較糟糕,從8月到11月,公司都沒給我交社保。到了12月,一次性把之前欠的都補齊了。正常發工資是5號,欠社保的那幾個月工資也是延遲到20號才發。”
對于出自團隊之手的作品,蘇晴表示滿意,“挺早之前工廠開放了恒馳5內部試乘試駕,不管是坐車還是開車,大家都覺得電車的優勢很明顯。”他透露,工廠內部正在“一個個完成內部設定的生產和質量的目標。”彼時唯一讓蘇晴比較擔心的是,因為定價太高而沒有人買。
李哲明表示,17.9萬元的預售價,肯定是虧損的,作為恒馳面向市場推出的第一款車,“公司還是希望通過低價位來走量,以帶動后續業務的發展”。
拋開恒大品牌公信力問題,從新車的定價以及續航里程來看,恒馳5并非沒有優勢,只是20萬元作為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分水嶺,覆蓋了多達20多款熱門車型。另據內部人士透露,因為恒馳5并無太過于突出的亮點,“大家對銷量沒有太多期待,能正常量產交付就不錯了。”
當新車逐漸量產交付,壓力也來到了銷售端。北京和天津的兩家恒馳汽車展廳的銷售人員都表示,由于剛開始預售,領導的期待值比較高,銷售壓力還是很大。
接下來,恒馳5能否成為恒大集團的救命稻草,就看市場檢驗的結果了。
(注:文內周巖、李童、李哲明、蘇晴、王明、王蒙皆為化名)
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于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80398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