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近我比較中意Model 3,但問題是相比去年的售價,今年這款車基本上漲了快5萬元,并且等車還需要將近6個月左右,所以一直在猶豫,總感覺性價比不是很高,時機也不是很好,你說特斯拉還會降價嗎?”
文章開篇的一段問題,真真切切的來自身邊的一位友人。而此刻,相信與他有著類似疑慮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殊不知,就在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如果通貨膨脹降溫,我們可以降低汽車價格。”消息一出,瞬間令人浮想聯翩。
畢竟,更早之前就已知曉,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頻繁調價的背后,實則還是因為采用了較為固定的利潤模型。
一旦上游供應鏈價格發生變化,或者其它供應鏈原材料成本發生波動,就有可能觸發其價格調整機制。
并且特斯拉的產品定價還與其工廠產能、銷量目標有著很大關系,一旦遭遇產能瓶頸或者銷量不及預期,也有可能導致價格的上漲或下降。
由此站在一個冷靜客觀的角度來看,首先按照馬斯克所說,特斯拉降價需要建立在通貨膨脹可以有效緩解的前提之上。
但根據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官方政府公布的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來看,較去年同期飆升9.1%,并高于5月8.6%的增幅。
同時,也是1981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創下40年來的新高,而經濟學家此前預計通脹率則為8.8%。換言之,對于想要購車的潛在用戶而言,情況非常不容樂觀。
其次,結合目前全球各地疫情又有抬頭之勢,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尚處高點,以及芯片短缺仍未很好緩解的大背景來看,特斯拉整個供應鏈端,無疑也在承受著巨大的考驗與成本壓力。
再者,就在本月初,特斯拉對外正式公布了二季度產銷成績。其中,共生產新車258,580輛,共交付新車254,695輛。
其中,Model 3與Model Y共生產新車242,169輛,共交付新車238,533輛;Model S與Model X共生產新車16,411輛,共交付新車16,162輛。
在看到特斯拉二季度產銷表現后,心中油然而生的最大感受,便是“喜憂參半”。令人感到擔憂的點更多集中在,雖然相比2021年同期,多項數據均繼續維持著較大幅度的上升,但相比2022年一季度,還是出現了很大程度的下滑。
作為參考,特斯拉在1-3月共生產新車305,407輛,共交付新車310,048輛。其中,Model 3與Model Y共生產新車291,189輛,共交付新車295,324輛;Model S與Model X共生產新車14,218輛,共交付新車14,724輛。
仔細了解后得知,這也是特斯拉近兩年以來出現的首次環比下滑,打破了自2020年三季度開始的穩定增長態勢。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4月上海工廠短暫停工所造成的。而整個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新車56.4萬輛,僅完成其全年銷量目標150萬輛的37.6%。
看到這樣的表現,相信不少人會篤定的覺得,“降價沖量”將會是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扭轉頹勢的最好方法。
可事實真相卻為,僅就需求端而言,特斯拉目前手中握有的訂單只能用“充沛到快要溢出”所形容。無論Model 3也好,還是Model Y也罷,均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下。
不然,馬斯克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也不會表示,“目前,我們的銷量完全取決于產能,產多少賣多少,需求達到了非常荒謬的地步。”
相比之下,制造端才是其目前最大的痛點所在。今年剛剛投產的柏林工廠、得州工廠,尚處十分艱難的產能爬坡階段,全部的重擔基本上都壓在了上海工廠與加州工廠身上。
所以身處多方面的困境之中,就此回答文章開篇那位友人拋出的問題,更想說:“今年指望特斯拉降價,基本上已經沒有可能。”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80400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