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非政府環保組織Greenpeace通過分析穆迪(Moody)ESG Solutions的實體風險(physical risk)數據得出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全球汽車制造商中,日本三大汽車制造商由于大部分生產仍集中在日本這個島國,未來面臨的氣候變化風險最大。Greenpeace指出,基于其工廠所在地,未來幾年,豐田、本田和日產將面臨颶風、洪水、高溫和缺水等一系列重大挑戰。
圖片來源:彭博社
涉及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時,人們關注的焦點通常在制造商對氣候或社會的影響上。然而,Greenpeace認為,由于天氣變化使自然災害的影響更加頻繁和強烈,汽車制造商將面臨“高度的實體風險”,包括運營設施的損壞和中斷,以及供應鏈中斷。
日本汽車制造商的工廠分散在群島上,極易受到臺風的影響。而大眾汽車集團、Stellantis和其他歐洲汽車制造商的工廠位于北部氣候地區,因此面臨的氣候風險較低。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份報告的排名反映了車企工廠所在地的地理環境的現實情況。
2011年的地震和海嘯嚴重沖擊了日本汽車制造商,迫使其生產和供應鏈中斷。為此,豐田等公司重組了供應鏈。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幫助他們比其他公司更好地度過了芯片短缺的難關。
即便如此,Greenpeace仍指出排名最高的豐田汽車“不愿披露與其工廠有關的氣候風險”,并建議其“采取更積極的行動減少碳足跡”。根據Greenpeace的分析,豐田90%以上的生產基地都至少面臨一種氣候災害的高風險。
圖片來源:豐田
豐田反駁了這項研究,并表示已努力建立了一條“抗災的供應鏈”,并采取措施確保水資源供應。此外,豐田還公布了其排放量。據悉,今年上半年,豐田汽車近30%的汽車產量來自日本。
豐田聲稱,“在發生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災害、地震和火災時,豐田在利用自身資源恢復運營和生產方面有著良好的記錄,并將人道主義援助和盡早恢復受災地區作為最優先事項。我們不可能準確預測每個國家和地區會在何時、何地以及發生哪種類型的災難,但更重要的是組建一個系統和人力資源團隊,通過早期恢復和其他措施將損失降至最低。”
日產表示對氣候變化風險進行了長期評估,并在制定供應鏈戰略時將其考慮在內。日產發言人Shiro Nagai表示,“我們將繼續與利益相關者進行對話,積極主動地加強我們的活動。”
本田發言人拒絕對該報告置評。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譚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8372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