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的800伏電驅動時代,在今天進入了新的階段。
9月2日,采埃孚800伏電驅動橋產品在其杭州蕭山新工廠正式下線,成為其該產品全球首次量產落地。
采埃孚電驅動新工廠投產暨電驅動橋下線儀式現場;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800V SiC電驅動到來
時至今日,相信應該無人再來質疑汽車電動化發展這一趨勢是否必要。
數據顯示,2022年前七個月中,盡管受疫情、原材料漲價、缺芯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存在,但新能源汽車增速是驚人的。
猶記得,去年11月對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有望突破500萬輛”的質疑聲,到今年初的達成一致,而今這一目標再度被提升至600萬輛,甚至更高。
并且,在采埃孚集團董事斯蒂芬·馮·舒克曼(Stephan von Schuckmann)看來,“未來十年,全球和中國電動車市場將快速增長,廣大汽車制造廠商對先進電驅動系統的需求十分旺盛”。
保有量的快速攀升下,是車企對驅動系統效率的要求走高,是消費者對于補能的需求迫切,種種需求都推動著純電動汽車走向800V平臺,以及配合高電壓出現的SiC電驅動系統。
采埃孚800V 三合一電驅動總成;圖片來源:采埃孚
僅以此次下線的采埃孚800V電驅動橋為例,“相比上一代的400V硅基同類產品,重量減輕了25%,性能和效率則分別提升了33%和11%。”采埃孚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亞太區總裁陳臻如是介紹。
基于產品優勢,其將率先應用于一家國際品牌的首款純純電跨界車型。
成本下探可期
談及800V電驅動橋,成本勢必是繞不開的話題。
暫且不談這一新技術本身帶來的高昂研發、產線投入,僅碳化硅目前高于硅基IGBT 3-5倍的成本,都將注定難以短期內仍將定位高端。
而這一難題,在采埃孚目前龐大的電驅動訂單下,并非無解。
早在2016年,采埃孚將“下一代出行”定為集團未來戰略,其中便提及電動出行,且為迎合電動出行的發展戰略,采埃孚于2021年1月1日將原乘用車傳動技術事業部和電驅動事業部合并,正式成立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
據采埃孚官方透露,截至目前,其在全球的電驅動部件訂單已超過200億歐元。
采埃孚集團董事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指出,盡管200億歐元的訂單中,不僅僅涵蓋800V產品,還涉及400V SiC電驅動系統,混動以及乘用車、商用車等不同技術產品,但有了量的支撐,便可以借規模經濟效應,將成本維持在非常有競爭力的水平。
先蕭山后沈陽,為全球
“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
“該產品在全球的首次量產落地”
“主要供應本土客戶,助力其走向全球”
等等。
這是本次采埃孚在杭州蕭山新工廠投產暨電驅動橋下線儀式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
雖然難以從柯皓哲博士口中難以獲得中國在這一200億歐元訂單中占比情況,但整場下線儀式中,都在傳達一個主旨,此次下線的800V電驅動橋項目將是采埃孚“在中國,為全球”的最新商業實踐。
采埃孚電驅動杭州工廠;圖片來源:采埃孚
作為采埃孚全球重要的戰略市場,其此次建成投產的杭州項目總投資約3億美元,一期已建成加工和裝配生產線三條,年產40萬套車橋傳動系統和減速器齒輪組;新投產的二期工程主要生產800V電驅動橋總成,包括發卡式同步電機定子和轉子生產線、高度集成化的電驅動橋裝配線以及全自動下線檢測設備,產能將達20萬套/年,將成為工業化4.0的標桿工廠。
而不只是杭州,其位于沈陽的電驅動生產基地也已在2021年4月開工,計劃于2023年正式投產,屆時將于杭州蕭山基地協同為整車企業提供完全本地化的電氣化動力總成系統。
“杭州800V電驅動橋項目竣工是采埃孚集團引領行業潮流,全面轉型電動化的重要里程碑,彰顯了采埃孚在中國持續投資,與全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助力實現‘碳中和’的決心。”柯皓哲博士如是說。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鐘琳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8409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