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智駕科技MAXIEYE)是智能駕駛和智慧出行領域的全棧創新及系統方案服務商,同時服務乘用車與商用車市場,為客戶及合作伙伴提供全工況、多場景、跨平臺的輔助駕駛(ADAS)和自動駕駛(ADS)系統產品及解決方案。
智駕科技MAXIEYE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楊騰飛以《智能駕駛+模式創新,如何成就商用車二次增長曲線?》為主題展開演講,以下是演講內容整理:
智駕科技MAXIEYE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楊騰飛
商用車行業痛點催生智能貨運生態圈
MAXIEYE是一家面向乘用車和商用車市場,提供L0到L2++產品的全棧創新及系統方案服務商。為什么同時面向乘用車與商用車市場?主要是因為商用車主要偏場景應用,而MAXIEYE的商用車場景更多專注于干線物流,面向結構化道路,同乘用車智能駕駛的場景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在面向兩個市場時可以應用類似的技術路線和技術架構。
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車同商用車市場仍有不同之處,比如乘用車是生活資料,生活資料屬于消費品,注重體驗性和終端感受。商用車偏生產資料,直接影響生產節拍,用戶們更關心其生產效率、投資成本、生產安全,總的來說就是更關心運營價值。
圖片來源: 智駕科技MAXIEYE
從市場規模看,中國每年的卡車銷售量是400多萬臺,其中中重型卡車是干線物流的主力,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的GDP占比較高,其中2021年占比14.6%,市場規模在萬億級。這一萬億級產業的背后暗藏了很多危機和隱患。首先就是交通隱患,2021年中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是9.8萬左右,平均下來每六分鐘過去就有一個人死于交通事故,所以說交通安全是懸在每個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安全問題之外,降本增效也是商用車行業近年來的討論熱點。比如對卡車而言,油費占總成本的28.4%,伴隨國內外油價暴漲,貨運成本逐年增高,這進一步降低了卡車行業的收益率。
人為運輸的安全隱患、油費成本的上升、駕駛效率的不足,種種行業痛點已催生了智能貨運的生態圈,那么智能駕駛具體如何去助力卡車行業實現降本增效?主要是從提高安全性,降低能耗,提高駕駛效率這幾個方面切入,實現降低TCO車輛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的。
智能駕駛如何助力重卡降本增效?
安全問題是降本增效中必須跨越的第一道坎,屬于首要應該解決的成本問題。根據Euro NCAP調查數據,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駕駛者的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而裝配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如AEB就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
從節能減排的角度看,以重卡領域的PACC預見性自適應巡航功能為例,PACC指的基于地圖信息,優化整個駕駛過程中駕駛員對于油門和剎車的控制力度,保持最佳巡航速度,同時達到減少油耗的效果。談到PACC功能,就可以順帶談一下L2對重卡的意義。
試想一個場景,司機駕駛著配備領航輔助駕駛NOP功能的卡車行駛在高速上,如果只行駛在單車道內,司機就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但如果涉及到上下匝道,司機就可能不能松懈,這是人之常情,基于這一點,我們認為目前消費者的需求是,與其選擇功能覆蓋更廣,但可能出現安全漏洞的L3級智能駕駛,不如選擇系統魯棒性更強的L2+輔助駕駛,更能夠滿足司機在駕駛間隙得到休息的目的,這也是MAXIEYE雙跨乘用車與商用車領域所能帶來的優勢之一。
圖片來源: 智駕科技MAXIEYE
結合以上幾點,可以計算一下包含車價、貸款利息、保險費、燃油費、路橋費、維修保養費、人工工資等的商用車全生命周期成本。使用了智能駕駛系統的卡車可以降低油耗、提升人員效率,雖然在車輛購置上增加了成本,但總成本還是下降的,也就是對于TCO進行了優化,實現了商用車降本增效的市場需求。
MAXIEYE全棧技術、平臺化方案賦能細分市場
MAXIEYE怎么通過技術去實現以上所述功能?首先,MAXIEYE實現了智能駕駛系統全棧自研,意味著將感知、定位、融合、路徑規劃和控制等技術模塊進行整合和串聯,串聯的過程中,MAXIEYE可以做到不同技術部門之間的緊密協同與合作,將產品打磨到非常好的狀態。
以雙網冗余為例,雙網絡冗余是指使用兩條網線來實現網絡通訊,當一條網線連接中斷后,系統會自動切換到備用網絡,這可以用來解決AEB偶爾失效的問題。MAXIEYE從圖像像素級進行目標判斷、實現精準跟蹤及預測;通過雙網冗余校驗,減少復雜場景下的漏檢誤檢;可以實現白天、夜晚、雨天、隧道等多場景下目標的精確識別和追蹤;針對顛簸、臟路面場景,會通過實時穩態誤差補償等技術,實現穩定目標檢測追蹤。
雙網冗余是MAXIEYE在行業內的首創,目前已經投入量產,這也是MAXIEYE的AEB量產項目降低誤制動率的重要保障。
此外,MAXIEYE的新一代L2++級智能駕駛系統產品MAXIPILOT?所使用的FPP融合路徑規劃技術也值得一提,從人類駕駛的視角出發,除了車道線之外,還融合了車流信息、旁邊車輛信息等,可以有效解決地圖/定位缺失、目標信息被遮擋等場景下的規劃難題,提升用戶駕乘體驗。
此外還要介紹下MAXIEYE的數據閉環技術,基于“無迭代、不智能”的理念,汽車電子產品在將來完全可以做到像智能手機一樣進行功能迭代。這也是現在企業做數據收集和閉環分析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數據收集中的關鍵在于邊界數據的積累,那么如何擴充邊界數據庫,這就需要在所有的量產產品中部署數據回傳裝置,自動化地將極端場景和邊界數據調取回數據庫。
在不斷回傳和迭代的過程中,整個系統產品也會越用越“聰明”,比如現在還無法處理的場景,通過一段時間的數據回傳和迭代,下一次就可以解決新的場景和問題,如此才可以被稱為智能化的產品。這體現在具體技術上有比較簡單的實現路徑:原理就是設置一些觸發機制,將邊界數據回傳至服務器,再在服務器上進行數據的清洗、篩選,算法的迭代、訓練。
最后,MAXIEYE也在布局下一代高階智能駕駛BEV的技術架構,加入了大量端到端的算法,結合了時序信息,突破傳統基于圖像識別信息的局限性,提高了檢測的穩定性,尤其解決了比較難以處理的上下坡場景。
最后介紹下MAXIEYE在商用車的產品序列,商用車產品主要分為兩類,一個是法規驅動的安全類產品市場,主要產品是FCW&LDW雙預警、AEB自動緊急制動、LKA車道保持輔助。另一類是市場驅動的智慧性解決方案,比如省油的PACC、領航輔助駕駛,交通擁堵輔助等功能,可以提升物流行業的運輸效率,MAXIEYE針對這兩種市場都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 智駕科技MAXIEYE
正如之前所說的,商用車領域側重生產資料,把智能駕駛系統作為實現商用車領域降本增效的工具,基于技術創新,可以捍衛終端用戶安全與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行業零和游戲,將智能駕駛增量價值池與生態圈共享。
(以上內容來自上海智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楊騰飛于2022年9月20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2022第二屆商用車自動駕駛大會發表的《智能駕駛+模式創新,如何成就商用車二次增長曲線?》主題演講。)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薈薈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8641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