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以“綠色征程,每一步都算數”為主題的第二屆寶馬集團中國可持續發展峰會在北京舉行,全面展示了近期的綠色發展成果。
為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面對時代之問,寶馬集團率先提出“360度循環減碳”理念,向汽車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宣戰”;同時,寶馬集團力推循環經濟,最大限度地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并減少資源消耗。細摳每一度電、每一噸水、每一個零件、每一輛車,寶馬攜手合作伙伴推動全產業鏈綠色轉型。
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執行秘書長韓斌在峰會上表示:“當前全球社會、經濟和環境領域接連不斷出現巨大挑戰,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不均衡性顯著上升。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統一,能夠促進經濟更健康、人民生活更幸福。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講道:“可持續發展是寶馬集團的戰略支點之一。一直以來,寶馬與廣大中國合作伙伴在供應鏈、生產領域推進減排降碳,并發展循環經濟。攜手經銷商伙伴啟動‘BMW領創綠星’項目,打造綠色客戶體驗。年內將有50家經銷商率先加入‘BMW領創綠星’行列。”
寶馬集團表示,只有從最初的資源開采到最終的車輛回收都實現可持續,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碳排放。因此,寶馬集團是德國首個加入“1.5度控溫目標”的汽車制造商,并率先在業內提出“360度循環減碳”理念,計劃到2030年將單車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至少40%,以及最遲到2050年完全實現氣候中和。
在供應鏈端,寶馬集團與合作伙伴共同尋找有效的減碳途徑,已經與全球供應商簽訂了超過400份協議,明確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綠色電力;在生產端,寶馬集團提出全新的BMW iFACTORY生產戰略,旨在從“精益、綠色、數字化”三個維度定義未來汽車制造,其中綠色就代表著可持續性、資源效率和循環經濟;在使用階段,寶馬集團加速推進電動化。2022年內,量產及試生產純電動車型達15款,覆蓋約90%的細分市場。而在循環經濟方面,寶馬集團提出“再利用材料優先”原則。目前,寶馬集團在制造車輛時使用的回收和再利用材料約占30%,這一比例將逐步提高到50%。
在中國,寶馬集團同樣圍繞“360度循環減碳”理念推進綠色轉型。生產方面,寶馬沈陽生產基地致力于以“最可持續”的方式生產汽車。2021年華晨寶馬單臺生產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了7.8%,降低至0.17噸/臺,較2016年降低了85%。而今年6月落成的華晨寶馬生產基地大規模升級項目(簡稱:里達工廠)則是BMW iFACTORY戰略的最佳范例。
2021年9月,華晨寶馬于中國首次綠色電力交易中一舉達成了27.8億千瓦時的綠電交易,綠色電力采購量居全國首位,可以保證未來4年沈陽生產基地的絕大部分綠電需求。目前,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已擁有占地29萬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到年底年發電量將達6萬兆瓦時,每年可減少近4.5萬噸排放,相當于種植約450萬棵樹。
資源管理方面,通過多種改進措施不斷減少水資源消耗,2021年,華晨寶馬實現單臺生產水資源消耗量僅為1.82立方米/臺。
循環經濟方面,今年5月,寶馬集團與華友循環簽署協議,共同打造動力電池材料閉環回收與梯次利用的創新合作模式,首次實現國產電動車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
今年8月,寶馬集團宣布攜手河鋼集團打造綠色低碳汽車用鋼供應鏈,將從2023年起在量產中逐步使用河鋼的低碳汽車用鋼,并在2026年逐漸過渡到基于氫冶金技術生產的綠色汽車用鋼。目前,約40%的遼寧省供應商已經開始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到2030年,寶馬計劃將此比例提高到100%。
在今年的前3個季度實現純電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65%。同時,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呈現了5款純電動車型,其中全新BMW i3就由里達工廠生產,而創新BMW i7堪稱“最強7系”,是寶馬成功發展和堅定電動化轉型的最新例證。此外,寶馬還積極參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截至9月底,BMW聯網的公共充電樁已超過450,000根,覆蓋全國320多個城市。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8811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