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消息,據臺灣經濟日報,臺積電取代三星,拿下了特斯拉輔助駕駛(FSD)芯片大單,將以4納米或5納米工藝生產。報道稱,特斯拉明年有望成為臺積電前七大客戶,將是臺積電主力客戶中首次出現新能源車企客戶,這將有助于臺積電抵抗消費性電子景氣下滑的沖擊。
對于該傳聞,臺積電不予評論,特斯拉也沒有立即回應,三星方面也沒有相關動向。值得關注的是,臺積電在今年6月中旬的北美技術論壇上,邀請特斯拉負責FSD芯片業務的副總裁Peter Bannon現場分享了與臺積電合作案例。隨后就有消息傳出,為了強化與供應鏈合作效率,特斯拉將在中國臺灣地區擴編設計團隊。
特斯拉前一代全自動輔助駕駛芯片(Autopilot Hardware 3.0)以三星為主力代工伙伴,采用14nm工藝生產。
在2022年9月,《韓國經濟日報》報道指出,三星電子擊敗了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臺積電,即將贏得電動汽車大廠特斯拉(TESLA) 的下一代自動駕駛處理器HW 4.0 的生產訂單。
為什么特斯拉轉向臺積電,目前還沒有更為確切的信息。
自2016年,特斯拉開始開發自動駕駛系統,先后推出HW 1.0、HW 2.0、HW 2.5、HW 3.0。到了2020年8月有消息稱,特斯拉正在與臺積電合作開發HW 4.0自動駕駛芯片,并將于2021年第四季度投入量產。而在2021年1月底有報道稱,特斯拉已與三星合作研發一款全新的5nm芯片,用于全自動駕駛。
▲特斯拉Hardware 3.0
從特斯拉全自動輔助駕駛芯片進展來看,3年左右的時間,特斯拉完成了HW 1.0到HW 3.0的升級,卻沒能完成從HW 3.0到HW 4.0的升級。 馬斯克表示HW 4.0芯片可以讓車輛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提高300%;相比于人類駕駛,安全性更是提升了10倍以上。
據2022年Q3財報,特斯拉當下年產能已達到160萬輛,伴隨著得州工廠和柏林工廠的產能爬坡,預計特斯拉明年產量有望達到300萬輛。那么,特斯拉對臺積電下單量預計達1.5萬片,并且將持續快速增長。
臺積電過往前七大客戶多為品牌廠、IC設計公司與IDM廠,但未見純電動車廠。2021年來自主要客戶的營收占比依次為蘋果25.4%,AMD 9.2%,聯發科8.2%,博通8.1%、高通7.6%、英特爾7.2%、NVIDIA 5.8%。
隨著拿下特斯拉大單,明年特斯拉有機會成為臺積電前七大客戶,為歷來首見。同時有消息稱,臺積電已開始與包括大眾汽車在內的汽車制造商直接合作,只是其收入貢獻率仍處于個位數水平。不過,以特斯拉客戶為首的汽車芯片將成為臺積電未來最強勁的增長引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穎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8968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