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全球自動駕駛計算芯片引領者黑芝麻智能在上海舉辦技術開放日暨媒體溝通會,通過全面展示黑芝麻智能的“芯”科技和面對面交流,讓更多主流媒體深入了解黑芝麻智能和自動駕駛芯片的技術發展情況。
活動現場,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場營銷官楊宇欣、產品副總裁丁丁、產品市場總監王治中和系統架構高級經理仲鳴,分別圍繞行業發展、產品規劃和行業技術趨勢、自動駕駛算法,以及車規芯片制造流程帶來分享。
高性能芯片推動汽車產業協同創新
近年來,芯片一直是產業焦點,隨著自動駕駛高速發展并逐步進入商業化應用的新階段,自動駕駛芯片成為汽車與芯片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
作為產業的一環,黑芝麻智能是如何看待行業變革和機遇的?楊宇欣表示,智能駕駛一定是智能化皇冠上最重要的明珠,中國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速度會大大領先于全球的發展錄用,“到2025年國內66%的新增車會預置L2級以上的自動駕駛功能,這其中50%是L2-L3,我們認為未來3-5年人機共駕一定是常態,作為芯片企業,黑芝麻智能認為芯片是推動每個電子行業發展的一個核心競爭力,黑芝麻智能將始終定位于行業領先的自動駕駛計算芯片的引領者。“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場營銷官楊宇欣進行分享
黑芝麻智能定位于Tier 2,致力于打造自動駕駛的算力平臺,希望通過領先的芯片技術,賦能產業形成了面向車和路的不同的解決方案,讓車變得越來越“聰明”,讓路變得越來越“智能”,通過車路協同,推動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
數據和算力推動自動駕駛落地
隨著汽車行業邁進智能電動車時代,人們對于車的需求轉為更輕松、更安全、更智能的駕駛體驗。丁丁表示,在技術角度,自動駕駛的普及,很重要的推動力是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演進,而推動演進有兩個主要技術點,一個是數據,一個是算力。
數據是下一代智能汽車的“血液”,電子電氣架構的演進方向是保證非常大量數據的高速流轉,從而進一步支撐其上所部署的功能,這就涉及到對數據進行處理,需要更強算力的芯片來支撐電子電氣架構的演變。
“對于下一代的芯片,黑芝麻智能更多地會考慮更先進的制程,如何把不同域的功能進一步集中在更大算力的芯片里。同時,在自動駕駛計算能力上,下一代芯片上在大算力方面會有十幾倍。同時,功能安全、汽車必備的屬性都會大大加強。”
關于自動駕駛算力的計算方法,丁丁表示,芯片具備乘加器的數量決定了它的卷積能力。芯片算力TOPS可以通過乘加器數量、頻率赫茲等指標,客觀地總結計算出來。
黑芝麻智能基于自主研發的兩大核心IP所打造的華山二號A1000系列芯片,算力達58TOPS(INT8),是國內首款已量產的車規級高性能自動駕駛計算芯片,同時可支持高階行泊一體。
自研算法和工具鏈加速芯片量產以及應用
自主研發的算法以及AI工具鏈,是黑芝麻智能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仲鳴介紹,黑芝麻智能自主研發了非常多感知算法,這些感知算法能夠加速并且助力一些中短期內智能領航和泊車應用產品快速落地,從而加速整個芯片的量產以及應用。
黑芝麻智能系統架構高級經理仲鳴進行技術分享
黑芝麻智能一方面持續增強算法量產的程度,另一方面還提供一整套深度學習工具鏈,最主要目的將用戶在服務器上以及其它平臺開發的算法模型,轉換成在黑芝麻智能芯片上可以運行的程序。這套工具鏈基本上可以滿足目前主流的模型結構。
黑芝麻智能邁過車規芯片制造壁壘
實際上,車規芯片制造的壁壘較高,一直深受行業內關注。王治中介紹,車規芯片和消費類芯片有很多不同,難點之一是現在汽車所經歷的使用環境比消費類電子要嚴苛很多,另外一點是車規芯片的供貨周期要有保證,芯片有十年穩定的供應,保證十五年之內芯片不會出任何問題。種種嚴苛條件決定了汽車芯片在設計、制造、封裝等一系列環節都需要經過嚴苛測試,還需要經過漫長的認證流程。
黑芝麻智能產品市場總監王治中進行技術分享
車規芯片量產是一個長期而艱辛的過程,正如黑芝麻智能的華山二號A1000系列芯片,從產品設計、流片、封測、車規認證和打造算法工具鏈,到功能安全認證,自動駕駛軟件包開發再到完善支持行業生態,跨過層層門檻,前后共經歷了三年多的時間。
在提問環節,黑芝麻智能還與與現場的汽車、半導體、財經媒體分享了對于搭建“芯”生態,破局“芯”困境,以及芯片如何助力產業發展的理解。
基于“開放合作、價值共創”理念,黑芝麻智能將持續致力于打造開放的生態體系,攜手合作伙伴,為智能駕駛新生態賦能,以自研實力推動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忻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9067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