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的技術加速融合--新四化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而在汽車產品、交通出行和能源消費結構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同時,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中國新能源車市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迎來蓬勃發展。
數據顯示,2017-2021年,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從2.7%大幅增長至13.4%。而在2021年達到增長拐點后增長率在不斷上升,這一數值甚至在2022年上半年突破20%。
在這一背景下,隨著去年自主市占率不斷突破50%“紅線”,自主品牌多年來旨在借助新能源彎道超車的意愿,終于迎來新里程。從純電動到插電混動,這些代表著新能源技術的細分領域,在自主陣營不斷擴張的同時,也迎來了浮出水面的引領者--比亞迪。
這家在插電混動和純電動的新能源技術長期布局耕耘的車企,在2022年迎來突飛猛進。
這一年里,比亞迪累計銷量達到186.85萬輛,較去年增長152.5%,遠超特斯拉的131.39萬輛,一舉拿下全球新能源車冠軍。其中,其在售車型中,混動車型銷量為94.6萬輛,同比增長250.3%;純電車型銷量為91.1萬輛同比增長184.6%。
在這個人人都談論插電混動和純電動的年份里,比亞迪的插電混動和純電車型,在相對均衡的暴增中迎來突破之年,為品牌做了張響亮的名片。而作為比亞迪的代表車型之一,混動車型宋PLUS DM-i的表現,是比亞迪全年表現的縮影。
宋PLUS DM-i:從“突圍戰”到“陣地戰”
2021年3月25日,宋PLUS DM-i成功迎來上市。
從寬體低趴的前衛設計到遠超同級的舒享空間;從驍云插混的強勁動力到1200公里的超長續航;從超級靜謐的用車體驗到EHS電混系統的平順體驗……
作為首款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SUV車型,宋PLUS DM-i依靠“快、省、靜、順、綠”五大核心優勢,一邊全面顛覆傳統混動車型的認知,一邊開啟SUV市場新藍海。
隨后的日子里,憑借自身的產品優勢,宋PLUS DM-i一路破局進階,更是在2021年交上近8萬輛的優異成績單,在一眾優秀的同級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年度贏家。
當整個市場還在為這股旋風的到來而感嘆不已時,進入2022年的宋PLUS DM-i,不僅維持住了原有的優勢,更實現了進一步突破,從2021年10月的1萬輛,上升至2022年3月的2萬輛,7月3萬輛,9月接近4萬輛,11月超過5.6萬輛,12月銷量更是整個車市的第一名……如今,已經“殺瘋了”的宋PLUS DM-i,兩個月的銷量就已超過去年全年。
月銷屢創新高、單月銷量破5萬輛的PLUS DM-i,也連續多月霸榜PHEV銷量冠軍。宋PLUS DM-i累計銷量已經突破40萬輛。而這個數字,仍在快速攀升中。根據懂車帝最新公布的數據榜單,宋PLUS DM-i以38.8萬輛的成績榮膺年度SUV和PHEV市場雙料冠軍。
如此成績,也讓宋PLUS DM-i不僅成為亞迪體系銷量最高的單一車型,也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快達成這一目標的插混SUV。
因此,如果說2021年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宋PLUS DM-i,以黑馬的態勢,成功打贏了一場“突圍戰”,那么2022年不斷精進突破,則是其夯實行業基礎的“陣地戰”。
在銷量不斷攀升的同時,其口碑也得到廣泛認可。
我們都知道,此前橫空出世的特斯拉Model Y,僅用一年的功夫就取得了32.6萬輛新車的銷量成績單。但隨著比亞迪宋PLUS DM-i的異軍突起,從銷量到用戶口碑,2022年SUV市場里,比亞迪宋PLUS DM-i超過特斯拉Model Y,成為最受消費者受歡迎的車型。
可以說,宋PLUS DM-i正通過優異的銷量與扎實的口碑,持續提升用戶感知,在刷新自身存在感的同時,擴大比亞迪的品牌影響力。
我們都知道,由于疫情侵擾、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飛漲等多種因素制約,2022年各大合資車企與新勢力均呈現不同程度地下跌,面臨著空前的壓力。相關頭部汽車平臺發布2022年中車市盤點報告表示2022年新車銷量同比下降超過10%。
而比亞迪卻能逆勢上揚。這其中,不乏像“宋PLUS DM-i”們等車型的貢獻。
自主陣營的完全勝利
緊湊型SUV向來是車企們的必爭之地。從自主到合資,均在這個市場推出過多款重磅車型。甚至可以說,緊湊型SUV市場是中國競爭最為激烈、最具代表性的細分市場之一。
以往,緊湊型SUV市場日系合資品牌的天下。像本田CR-V、豐田RAV4和日產奇駿三足鼎立,長期壟斷這一市場的地位,讓其它車企很難滲透。
隨著自主品牌技術實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車型異軍突起,嘗試蠶食合資品牌在緊湊型SUV的市場份額。于是,就有了比亞迪宋家族、哈弗H6、吉利博越和長安CS75,它們代表著燃油時代自主品牌對合資緊湊型SUV市場的強力沖擊。
時過境遷,當天新能源的大旗漫天飄卷,屬于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契機自此到來。尤其是2022年,自主陣營憑借新能源領域的表現,一舉打破桎梏,市占率不斷到達50%“紅線”。
而當新能源之風席卷,燃油時代競爭激烈的緊湊型SUV市場再次迎來洗牌。就現階段來看,宋PLUS DM-i將有機會對15萬元-20萬元級緊湊型SUV市場實現重新定義。
對于比亞迪而言,宋PLUS DM-i的到來,將比亞迪的嶄新名片遞給整個市場,也將DM-i混動的知名度空前打響;對于自主陣營而言,宋PLUS DM-i的出現,讓自主SUV沖破合資包圍的這一天,提前到來。
與此同時,新能源讓車市的競爭變成燃油和新能源的角逐,具體到2022年,則是屬于混動的一年。這一年里,混動的崛起讓自主陣營看起來前途無量,讓合資陣營整體表現黯淡無光。
而從數據來看,混動市場的爆發主要是比亞迪PHEV(插電混動)產品銷量爆發。其他車企的PHEV合計銷量在2018-2021年之間其實并沒有明顯的變化,比亞迪則憑借DM-i在PHEV市場具有明確的先發優勢和供應鏈優勢,穩固了優勢。
銷量爆發也顯露著品牌上攻的成果--目前,比亞迪的單車均價已超越最熱門的合資品牌大眾汽車。2022年年中,比亞迪以近15.6萬的單車均價,高出大眾約1萬元。這其中,宋PLUS DM-i的表現,無疑對比亞迪單車均價的拔高產生積極影響。
要知道的是,切入混動SUV市場空白地帶的宋PLUS DM-i,雖然定價和同級合資車大幅重疊,但其通過均衡的表現獲得市場認可,這是它實現銷量強勢的根本原因。
而宋PLUS DM-i終端價的堅挺,也為中國品牌車型撕開了合資品牌的核心市場,讓更多的自主品牌車型得以涌入,成為與合資車型抗衡的主流車型。
未來,隨著市場的成熟和技術的演進,新能源賽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而伴隨著競爭的是愈發明顯的馬太效應。彼時以技術換市場的自主陣營將從市場讓渡到技術平權,對合資陣營完成趕超,讓市場見證自主從跟隨者到引領者角色的轉變。
當然,在自主陣營踏足新賽道的參與者們,只有用技術創新、品牌效應、規模化和用戶至上的心態,才能更好的涉及新能源的未來,在重壓之下披荊斬棘,在繁雜之中抽絲剝繭,在曲折之上擁抱光明。而宋PLUS DM-i無疑開了個好頭。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9395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