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倪凱銘表示,該公司將致力于制造中國消費者喜歡并能買得起的電動車,并在2018年成為在中國電動車市場上的領導者。據悉,按照大眾的計劃,2013至2014年間,大眾首款國產的電動車將從其中國合資公司下線。
中投顧問最近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目前盡管許多國際汽車巨頭都在快速推進在中國市場上的電動汽車戰略,但是很少出現像此次大眾汽車(中國)高層這樣放出這些豪言壯語的事件。大眾計劃在2018年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上的領導者,這讓業內人士頗感意外,或者說業界對于該計劃的可行性產生了一些質疑。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認為,大眾汽車要想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上利用8年左右的時間,成為市場領導者,困難是非常明顯的。首先,大眾汽車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技術沉淀并不算出類拔萃。與同為外資車企的日產、通用等相比,大眾的電動車技術非常普通,而電動汽車領域內的競爭屬于典型的技術制勝型,這顯然不利于大眾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
其次,大眾在中國推出電動車的時間較其他廠商大為落后,其要想扮演”后來者居上”的角色,難度不小。電動車是一種新產品,消費者先入為主的心理效應使得市場的先進入者在品牌建設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目前中國市場上已經有電動汽車推出,并且大多數車企都計劃在2012年左右推出自身的電動汽車產品。新車上市時間慢了一拍的大眾汽車,除非在相關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否則其反超其他車企的可能性不大。
李宇恒同時指出,大眾汽車要在中國推行其電動車戰略,也具有一些有利條件。大眾表示,其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電動車將具有較高的國產化率,這對于其電動車戰略爭取獲得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非常有利。雖然中國政府表示對國內外車企生產的電動汽車將一視同仁的給予補貼,但總的來說,其還是希望相關車型的國產化率越高越好。毫無疑問,大眾在國內銷售的電動汽車具有較高的國產化率,可以為其獲得政府部門一些政策傾斜提供便利。另外,大眾電動車的高國產化率也非常有利于其降低相關零部件的采購成本,最終使得其電動車在中國市場上更具價格競爭力。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大眾汽車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汽車巨頭之一,長時間的穩健運營使得其良好的品牌形象日漸深入人心,這對于未來在中國市場上推廣其電動車產品非常有利。大眾汽車的產品一貫以性價比高而著稱,特別是在國內一些二三線城市品牌形象非常良好。(編輯/李艷嬌)
來源:鳳凰網財經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96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