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想到,汽車市場價格戰的戰火,竟會如此的迅猛且激烈。
坊間沸沸揚揚,湖北東風系列車型的骨折式補貼降價,令整個汽車市場承壓甚重。而這一情況的出現,無論是屬于市場行為的降價,還是政府層面的政治任務,都將形成一次不可逆的市場大洗牌。
“20萬的C6老氣橫秋,12萬的C6成熟穩重”,如今市場的激烈反應,首先能夠說明的便是,沒有賣不出去的車,只有價格不合適。
硬幣的另一面,車企一旦開啟了大降價的口子,其今后的同系車型,甚至整個品牌的車子,都會陷入到“非低價,不賣車”的死循環。換言之,此時大降價如何瀟灑,以后就會如何狼狽。
事實上,“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價格內卷,沒有人愿意參與。但市場大趨勢、大環境的影響下,車企沒有辦法獨善其身。如果反應慢了一拍,只會變得愈加慌張、焦慮,以至于最后一敗涂地。
坊間消息顯示,東北、華中、華南已經陸續加入戰局,通用、本田,以及豪華品牌的BBA們,也都在摩拳擦掌,著手價格戰的應對。
雖然此時湖北、東風率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的汽車市場,會比“李云龍打平安縣城”還要亂。而與之息息相關的,此次大規模“殺雞取卵”般透支生命之后,燃油車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油車降價,加速市場淘汰
“曾經的C6全是缺點,如今的C6盡享法式浪漫”,如此多網絡熱梗的背后,其實也在說明如今的市場狀況:中國汽車市場最缺物美價廉的產品,消費者也最喜歡性價比。
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場價格戰的本質,完全可以引申為市場份額的爭奪。
2023年初,特斯拉率先拉開價格戰的序幕,隨后比亞迪9.98萬元起的秦 PLUS DM-i強勢應戰,再接著零跑重新定義15萬起的增程車型到來,這股來自新能源車的星星之火,迅速轉變為如今的燎原大勢。
老大老二打架,老三遭殃,是業界常態。
如今的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也在說明,面對新能源汽車一系列“不講武德”的操作,曾經穩定的燃油車價格體系,正在逐漸崩塌;所謂油電同價的時代,也隨之漸行漸遠。
其實就像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所說,降價不一定能提升銷量,但能打擊對手。而此時燃油車的心理很好理解——把水攪混,破而后立。
最新的乘聯會數據顯示,雖然2月的乘用車銷量有所回升,但自2023年以來,不論是零售量還是批發量,均同比大幅下滑,高者下跌近19%。市場需求疲軟,又要促進消費回暖,壓力傳遞到每一家車企的身上,媽耶降價促銷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而根據乘聯會數據再進一步分析,大盤如此下跌趨勢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銷量,竟然出現了逆勢飆升的情況。
顯然,在這其中,比亞迪發揮了大部分作用。可同時也能確定的一件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比想象中的還要快。
此消彼長之下,燃油車被市場、消費者拋棄,只會是時間問題,而且那一刻不會太遠。
毫無疑問,如今燃油車企所掀起的大降價浪潮,無異于飲鴆止渴。尤其是弱勢車企們的只身入局,如果只看到眼前熱鬧,那么其后續的品牌力下降,價格定位區間的下滑,營收不盈利等問題,都將成為該公司的“奪命咒”。
坊間各種聲音連綿不絕,上海、廣州、北京、安徽、吉林等省市,也紛紛響應附和。就像打紅了雙眼,平和收場已經不再可能,所以各方面只能助推著,讓這場暴風雨,來得更猛烈、更快一些。
關于降價促銷,車企的本意或許只是希望挽回銷量,但局面不可控制之后,不少車企被逼到了懸崖邊上。
新能源車,占盡優勢反攻
不得不承認,相對比而言,燃油車市場已經進入到存量市場階段,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動車,卻足夠稱得上是增量市場。而且如此大的市場波動之后,必然會生成一番新的格局。
可怕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底牌,還有許多。
不久前的特斯拉投資者日上,更多成本削減的信息被釋放出來。據稱,在諸多新概念、新工藝,以及新的設計思路結合之后,下一代特斯拉產品的成本與能耗,將在現有基礎上再降50%。
“任何車企都無法挑戰”,馬斯克如是說道。
而作為替代燃油車的另一位主力,比亞迪憑借自身的供應鏈布局,更是已經摩拳擦掌。9.98萬元起的秦 PLUS DM-i只是在投石問路,接下來的動作會更加大開大合。
就比如比亞迪“F品牌”首款新車“SF”的諜照曝光,據說定位在40-60萬元之間。若傳聞為真,F品牌將與騰勢、仰望一起,向著國內的中高端汽車市場發起猛攻。
無獨有偶,造車新勢力們也按捺不住性子,一窩蜂地出手。
小鵬可以說是最積極的那個,受曾經的市場戰略影響,2023年以來,關于小鵬最多的聲音就是“掉隊了”。各方面因素影響下,促使著小鵬不僅緊隨著特斯拉降價,更是接二連三地“出牌”,包括上層人員的變動,加快產品迭代更新節奏等。
隨著 小鵬P7i正式上市進店,小鵬G6上了工信部名單,小鵬的意圖顯而易見:就是要借著這灘渾水,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蔚來也沒有閑著,各方期待的ET5獵裝版,也正式上架工信部。不久之后就會發布,而且據說節奏很快,上市即交車。更有蔚來手機,亮相網絡,為其品牌力再次添磚加瓦。
就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
相對于燃油車面臨的各種隱憂,新能源車雖然也在降價,但卻生出了一種品牌躍升、火力全開的架勢。更何況,如今的政府政策也好,消費者心理也罷,都算得上是站在了新能源汽車的一邊。
其實也不難發現,降價促銷的煽動性很強,就像滾雪球一樣。尤其是當強勢汽車品牌也掀起降價風波之后,其余品牌如果無法繼續新增訂單,便不得不接受隨大流的降價行為。
可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當新能源車依舊存在不少攻擊力之時,哪怕燃油車決定孤注一擲、破釜沉舟,也難以改變客觀大趨勢的方向。如此,各方力量綜合在一起,也就只剩下一個結果——加速歷史進程向前,加快燃油車的淘汰。
是啊,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剛剛開始,但屬于燃油車的戰役,似乎已經結束了。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9755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