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的生態布局不是從今天開始,而是在今天收獲。”3月10日,長城汽車智能新能源干貨大會上,長城汽車總裁穆峰雖然開場就用一句“你們對現在的這波降價潮,焦慮嗎?”進行“靈魂拷問”,但之后整個大會,更多傳遞出的是長城汽車的信心和底氣。
穆峰說:長城汽車已經成為了中國唯一、世界唯二完成了能源、智能化兩大領域扁平化、網絡化、去中心化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這樣的成績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背后是長城汽車多年來的持續堅持投入,而這也是其他企業短時間內難以復制的。
所以,雖然同樣面對市場的寒意,咄咄逼人的對手,面對一個硝煙四起(3月份以來,有超過30個品牌選擇了降價)的車市,但長城汽車并不打算人云亦云跟風降價,而是堅定自己的路。
當天晚上,穆峰給出了一份明確的答案——長城汽車將通過技術升維讓造車回歸本質,讓市場回歸理性。
這是面對當下車市的本真自我的堅持,更是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構建“品牌強國夢”長久以來的堅持。
而隨著森林生態、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的發布,加上之前在組織架構和品牌層面的布局,長城汽車已經充分展示了在汽車市場“滄海變桑田”前夜的“全副武裝”。
“現在是一個舊時代慢慢退去,而新時代尚未完全到來的艱難時期。在政策和技術的聯合驅動下,長城汽車和其它汽車公司一起擁擠在這個轉折點,共同面臨企業的生死抉擇?!蹦路逄寡?。
與過去相比,汽車行業正在進行一場浩大的變革——能源變革、科技變革和用戶體驗變革,其中,能源變革推動科技變革,科技變革則推動著用戶體驗變革,這也是汽車企業需要面對的長期趨勢。
不過,在這場變革中,人人都在尋求出路。而集體降價更是攪局市場,如何在這場變革中尋找正確的發展路徑來解除“降價傷企業、不降價傷銷量”的焦慮?是車企們需要集體面對的選題。
“這個時候我認為把握趨勢,比追逐潮流更重要。管理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之間,做出正確的判斷。只有把握長期趨勢,堅持長期主義,才能真正贏得未來?!蹦路逭f。
?
總結之前一路走來的成績,穆峰認為長城還是屬于幸運的。
長城汽車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73.51億元,同比增長0.69%;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79億元,同比增長23.09%。逆勢增長的企業本來就不多,凈利潤提升更加不容易。
從業績上可以看到,長城汽車的凈利潤提升明顯高于營業總收入,在業績報告中也說明這是得益于公司提升產品力,車型盈利能力增加,以及匯率收益增加。
也就是說,在過去幾年長城汽車積累的產品和品牌升級、國際市場的開發和增長,已經提升了長城汽車的凈利。
愉觀車市了解到:長城汽車2022年單車平均售價12.87萬元,增長了20.8%,而且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提升至15.27%。乘勝追擊,2023年,長城汽車的銷量目標為160萬輛,且新能源車滲透率要達到40%至45%
總結一路走來的成績,穆峰認為長城汽車的幸運不是僥幸,而是長期的積累。反觀一些品牌,在一邊是市場轉型,一邊又經歷疫情、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壓力之下,已經可以用“生死存亡”來形容。
長城汽車得憑什么贏得當下的成績?
行業變革,技術轉型,消費需求變化,企業全新的產品和技術,與需求匹配,而這一切能夠在轉型中獲勝、打造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的基礎在于對新的核心和關鍵技術、上下游產業鏈的的把握。
新能源變革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而長城汽車在電動智能化領域的布局,可以用“干貨滿滿”、全面完善來形容。
“森林生態”展示了長城汽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以整車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關技術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成長出一片繁茂且能夠持續進化的森林,實現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在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環節,長城汽車旗下的蜂巢能源已經成為國內發展速度最快的電池制造商之一。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數據顯示,蜂巢能源2022年裝機總量達到6.1GWh,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占有率達到2.07%,排名第七。
集中式儲能領域,長城汽車在業內構建了“光伏+分布式儲能+集中式儲能”的能源體系,并完成了“太陽能-電池-氫能-車用動力”的全價值鏈布局。
在智能化層面,長城汽車在智慧底盤、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等領域全面深入布局。在最受關注的智能駕駛技術方面,長城汽車已經具備了從感知硬件到計算平臺的全域自研能力。
與此同時,長城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公司毫末智行,擁有中國首個數據智能體系“雪湖”、中國自動駕駛行業最大的智算中心“雪湖·綠洲”。目前,長城汽車用戶的輔助駕駛行駛里程已經突破3600萬公里,自動駕駛數據智能體系的學習時長,已超過50萬小時,虛擬駕齡相當于人類駕駛6.2萬年。
當然,這些技術也是建立在大手筆研發投入的基礎上。2022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研發總投入達85.44億元,同比增長64.74%;到2025年,長城汽車累計研發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
大手筆研發投入的背后,是長城汽車的造夢計劃,長城汽車是一家有夢有堅持的汽車企業。
在長城汽車30周年之際,魏建軍曾做過判斷,“中國汽車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越,窗口期只有這3-5年,只有快速放大自身優勢才有可能闖進決賽圈,并且這個機會只有一次?!?/p>
長城汽車也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著眼未來,布局當下。發展至今,魏建軍在此前參與《品牌強國之路》系列紀錄片中感概:“長城汽車在技術上已經沒有了瓶頸。”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以說具備了前期積累的長城汽車,2023年已經到了發力的一年。
長城汽車智能新能源干貨大會上,長城汽車發布了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打響2023年新能源反擊“第一槍”。
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正是長城汽車以森林生態為基礎,融合新能源與智能化等技術發布的最新混動技術,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Hi4技術的核心價值在于它實現了“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即用戶在享受四驅性能的同時,僅需要兩驅的能耗和價格就能獲得四驅的體驗。
“深入用戶場景、解決用戶需求、直擊用戶痛點,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改善用戶體驗,不僅要做長城的新能源,更要做新能源的長城?!遍L城汽車技術中心副總經理劉寶表示,這項技術將成為新能源市場的一把利劍,長城汽車將會全力出擊,開啟打贏智能新能源戰役的新征程。
愉觀車市了解到,該技術將首搭在近期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車型上,而長城汽車的全系新能源產品也會在2024年全面普及四驅。可以說,這是對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的一次全面加持。雖然在過去新能源市場增長迅猛,但如果細分一下可以發現:插電式混動汽車151.64%的增速遠遠高于同期純電動汽車81.6%的增速。安信證券研報就指出,2023年插電混動車銷量將達到337萬輛,同比增長120%。而已經在混動汽車產品上全面以兩驅的價格普及四驅的長城汽車,接下來將具備很強的優勢。
除了產品技術和由此帶來的用戶體驗的提升,面對新的趨勢,本著長期主義,長城汽車從去年開始,已經為了2023年的發力而進行了全面布局。
去年8月履新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的李瑞峰,在2022年即將迎來尾聲的時候,主導掀起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大調整,其中銷量最大的哈弗品牌以及個性顯著的長城皮卡,主要是加大資源投入。而WEY、坦克、歐拉、沙龍四個品牌采用雙品牌運營模式,進行組織架構層面的整合。調整之后,WEY和坦克在組織管理上全面整合,而歐拉和沙龍在組織管理上全面整合。
通過品牌整合,加強核心品牌資源投入,增強優勢品牌的競爭力;同時通過品牌聚焦,資源集中,集中精力打造高端核心品牌,抓住中國車市品牌向上最后的機遇期,攻克品牌高端化難題,將長城汽車打造成一個真正的高端的企業品牌。
在國內市場組織架構變更的同時,長城汽車在國際市場也進行了一輪品牌聚焦,2022海外經銷商大會上,長城汽車正式公布了“ONE GWM”全球品牌行動綱領,目的是有效整合長城汽車的海外品牌優勢資源,聚焦高效打造全球統一的品牌形象。
另外,長城在用戶層面也非常用心。長城汽車的用戶活動聯盟也是如火如荼。3月11日,坦克品牌“LET'S TANK 坦客聯盟”用戶活動強勢開啟。1000余位坦客與媒體齊聚珠?!ずm嵆?,共同見證“TANK LIFE 坦克·燃生活”用戶品牌的發布,用戶自發前來,規??涨?。
而就在日前,愉觀車市也剛剛與坦克的女車主一起進行了一場中泰穿越之旅,13天來回4000多公里,看到了一群對品牌熱愛執著的車主。?????????????
據悉,僅坦克品牌就已經累計超20萬名用戶,共組建66個城市俱樂部,覆蓋280余個省市區域,全年俱樂部活動超1000場,構建了從一線省會城市覆蓋地級市的俱樂部形態。
而用戶俱樂部也是魏建軍實現“品牌強國夢”的一部分,通過用戶俱樂部結合海外市場,構建海外官方俱樂部,促進海內外俱樂部聯動,形成長城汽車全球用戶生態,強化全球的品牌形象和用戶體驗,將是長城全球化上又一個他人難以復制的里程碑。
來源:愉觀車市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199575
以上內容轉載自愉觀車市,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