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理想汽車一季度凈賺9.34億元
5月10日,理想汽車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理想汽車共實現營收187.9億元,同比增長96.5%,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凈利潤9.34億元,而2022年第一季度的凈虧損為1090萬元。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扣除股權激勵后,理想汽車一季度經營利潤和凈利潤分別達到8.9億元和14.1億元,相比于去年同期也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期自由現金流達67億元。
蓋世點評:連續兩個季度盈利,理想汽車打破新勢力虧損“魔咒”。
吉利與長安官宣戰略合作
5月9日,吉利控股與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動力、海外拓展、出行等產業生態展開戰略合作。
圖片來源:長安汽車
在新能源領域,吉利控股和長安汽車將就電芯、充換電技術、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等方面展開合作。在智能化領域,將圍繞芯片、操作系統、車機互聯、高精地圖、自動駕駛等展開合作。
除此之外,雙方還將共同開展動力平臺、動力技術的合作,探討海外發展、出行生態的合作共享,并在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碳交易等領域展開合作,共享前瞻技術應用發展。
蓋世點評:對手變盟友,吉利與長安要攜手“追趕”比亞迪?
國六b今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
生態環境部官網顯示,工信部等5部門發布“關于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根據公告,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汽車。針對部分實際行駛污染物排放試驗(即RDE試驗)報告結果為“僅監測”等輕型汽車國六b車型,給予半年銷售過渡期,允許銷售至2023年12月31日。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官方網站
蓋世點評:國六b實施倒計時,新一輪降價潮應該很快要來了。
大眾CARIAD官宣新CEO
5月8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其軟件子公司CARIAD監事會已經批準進行全面重組,并任命此前負責賓利制造業務的Peter Bosch擔任首席執行官。Peter Bosch將自2023年6月1日起擔任CARIAD的首席執行官,他還將負責財務、采購和IT業務。
據悉,Peter Bosch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大眾汽車集團高管,曾在集團內部擔任過多個職位。他自2017年起擔任賓利負責制造的董事會成員,共同負責公司的成功重組。作為Scout Motors的董事會成員,他最近還密切參與了在北美組建Scout Motors的工作。
圖片來源:大眾
未來,Peter Bosch將與兩位公認的軟件專家一起加入CARIAD管理委員會。CARIAD將在不久的將來宣布這些任命。最后一名CARIAD董事會成員是Rainer Zugeh?r,他將繼續擔任首席人力官(CPO)。
此外,大眾還設立了一個經驗豐富的轉型委員會,將為CARIAD 重組提供進一步支持。該委員會通過匯集選定的CARIAD管理人員,來創建一個高素質、高匹配度的團隊推進重組。
CARIAD的全面調整基于以下五點:改革CARIAD的組織結構、加速E3平臺的落地、軟件定義汽車(SDV)發展的結構導向、加強與強大科技企業的技術合作以及全新的領導和團隊模式。
蓋世點評:要治好“軟件病”,大眾CARIAD在換帥一事上恐怕還要更大膽一點。
國軒高科獲大眾汽車集團海外市場定點
5月10日,國軒高科發布公告,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合肥國軒”)收到Volkswagen AG(大眾汽車集團,以下簡稱“大眾汽車”)的采購定點函,公司成為大眾汽車海外市場定點供應商。這是繼國軒高科2022年初獲得大眾中國三元和鐵鋰產品量產定點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據公告,本次采購訂單涉及的磷酸鐵鋰標準電芯產品將應用于大眾汽車在中國以外市場相關車型。該款電芯采用與中國市場相同的設計樣式和規格,面向大眾汽車集團全系列新能源汽車。
蓋世點評:在與大眾加深綁定的同時,國軒高科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
松下宣布推遲特斯拉4680電池量產
據外媒報道,5月10日,松下表示將推遲特斯拉4680電池的商業化生產。松下希望先提高4680電池的性能,而后在2024年4月至9月期間開始生產。據悉,松下此前計劃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間開始為特斯拉量產4680電池。
圖片來源:特斯拉
據悉,松下目前正在日本歌山(Wakayama)的工廠運行一條4680電池的試點生產線。而特斯拉也已經在生產4680電池,但難以實現4680電池的生產和性能目標。馬斯克一直認為,4680電池是制造更便宜、更有吸引力的電動汽車的關鍵。
特斯拉高管Drew Baglino在最近的一次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明年Cybertruck生產之前穩步提高4680電池的產量。特斯拉目前只在Model Y基本款中使用這種電池。
特斯拉正在美國加州和得克薩斯州的工廠生產4680電池。截至2022年底,特斯拉每周生產的4680電池可以用于1000多輛電動汽車,相當于特斯拉得克薩斯州工廠年產能的五分之一左右。
另外,特斯拉的韓國供應商LG新能源表示,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在其韓國工廠新建一條4680電池生產線,但沒有透露將在何時開始量產。
蓋世點評:對于一直希望提高4680產量的特斯拉而言,這顯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Min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256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