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越優惠8萬是真的嗎?”在搜索引擎上輸入君越之后,相關搜索里就有這樣的一個標簽。更讓人內心五味雜陳的,是點擊之后醒目的兩個黑體字:是的。
君越的價格回落了。2023年的中國車市,“價格戰”成為當之無愧的主旋律,先開槍的是特斯拉,但是扔下重磅炸彈的一定是神龍。3月,當雪鐵龍C6用12萬元的價格刷新了人們對B+級轎車的市場認知,從此之后似乎所有車企都開始不按常理出牌。
尤其,在這個傳統豪強用來安身立命和建立形象的中高級轎車市場,沒有人可以做到獨善其身。更讓人感到緊張的是,去年年銷27.4萬輛的比亞迪漢,依然在用冠軍版將DM-i和EV車型的價格不斷下探,向傳統車企的陣地步步緊逼。
面對這樣的局面,如若不作出些回應,結局只能是大敗虧輸。這一次,掀桌子的是別克君越。
5月15日,全新一代君越正式上市,17.99-23.99萬元的價格讓無數人大吃一驚。誰曾想,即使是頂配的艾維亞版,相比第三代君越Avenir,也有近5萬元的降幅,如果考慮此前君越的定價,這一次主動放下身段的表現就更為明顯。
去偽存真,是君越在定價上的新策略。拿掉那些所謂的優惠,直接將最務實的價格擺在面前,不僅是別克的思路,更是如今B級轎車的生存法則。回到最初的原點,作為別克在國內的旗艦轎車,君越的誕生實則代表了一種新中產的姿態,也是上汽通用想一直竭力打造的“轎車領袖”。
還是多年未變的“雙子星”
提起君越,就不得不說到它的胞弟——別克君威。
這對孿生兄弟,是上汽通用在合資B級轎車市場里的“殺手锏”。往大了講,放眼整個20萬級的轎車市場,君威和君越都是一對閃亮的“雙子星”,頂峰時期二者加起來月銷量甚至可以突破兩萬輛大關。
從本質上講,君越和君威有著很深的聯系。而在君越身上,洞見的是別克乃至上汽通用對于中高級轎車的深刻解讀。并且,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都堅持著那種穩重、卓越的主基調,這些也是每當消費者提及君越這款美系轎車時,總能想到的代名詞。
不可否認,君越的誕生是劃時代的。2006年,由上汽通用生產的第一代君越正式登陸國內市場。并且,在堅持原有美版君越構架的同時,在外觀和內飾設計方面則由通用與上汽合資組建的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完成,在開發時就更偏重國人的消費理念。
那時,“南北分治”的大眾、豐田、本田等合資品牌,在B級車市場還未形成如今的“雙車戰略”,但別克依靠君威和君越兩兄弟,已經率先在這個級別實現了產品的多種搭配與組合,以求得在更細分的市場中占據優勢。
考慮到,帕薩特之于邁騰、雅閣之于英仕派,這些車型更像是“雙胞胎”,似乎在定位上有些趨同,但君威和君越在發展過程中,卻衍化成不同的品性,講述著不同的“人生故事”。
隨著2008年君威成功完成換代以及2009年第二代君越正式上市,君威和君越二者的性格也變得更為清晰。主打運動的君威,和主打沉穩的君越,讓消費者可以在這個市場中,有了更為多樣性的選擇。
此后,2016年第三代君越以及2017年全新一代君威先后煥新上市,這兩款車型都采用了通用最新的E2平臺,無論在設計、操控還是配置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產品實力不容小覷。
在市場端,2018年作為“雙君”都完成換代的首個完整的年銷售周期,全年累計銷量超過17萬輛,全新君威更是同比增長58.1%。由此可見,君威和君越在市場方面所受到的追捧和喜愛。
時光飛逝,現在,君越再次迎來產品更迭,全新一代車型正式登場。但是,等待它的,恐怕是更為苛刻的評判。
時代變了,君越變了又沒變
電動化變革猶如一場狂躁的龍卷風,肆意地卷起傳統市場滿地的褶皺。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2022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量達到649.8萬輛,同比增長96.3%,新能源滲透率達28%,更是領先全球市場約10個百分點。
根據乘聯會預測,預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850萬輛,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擴大到36%。
去年,比亞迪漢成為中高級轎車市場的銷冠,讓凱美瑞、雅閣等在此市場摸爬滾打十數年的明星車型紛紛敗下陣來。并且,在整個新能源轎車市場,比亞迪漢也成功擠進年度銷量排行榜的三強。
另一邊,還有年銷25.6萬輛的Model 3,將中高級轎車市場的競爭程度推向從未有過的新高。事實上,鑒于中高級轎車市場的容量一直保持著相對恒定,它們所侵蝕的市場空間必然是原先由傳統車企所固守的城池。
再加上,價位相近的比亞迪海豹、深藍SL03、小鵬P7等等,虎視眈眈地望著20-30萬級合資品牌轎車,這場爭奪戰看起來很快就會分出勝負。
面對這些新能源競爭者的步步緊逼,好的消息是,全新君越依然是一臺燃油車,但更壞的消息是,全新君越依然是一臺燃油車。
隨著電動化浪潮的不斷推進,中國車市正在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競爭正在日益加快。在中高級車市場中,代表帕薩特電動化未來的大眾ID.7 VIZZION很快將正式上市,日系陣營中,第十一代雅閣也開始主動擁抱“綠牌”,將PHEV插混版本作為主推車型。
相反,在全新一代君越身上,看到的依然是1.5T和2.0T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如果說,硬要和“觸電”扯上一些關系,恐怕也只是2.0T發動機版本所搭載的48V輕混系統,而對于未來的純電動版本,至今為止都沒有在車型冊里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事實上,君越是這一市場領域中,最先開始進行新能源探索的車型之一。早在2008年,別克就以第一代君越為基礎打造過HEV混動版本車型,其后第二代君越eAssist、第三代君越30H按照車型更迭的規劃系數登場,不斷為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選擇。
更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君越混動版,成為中國市場第一款HEV混動車型,足以彰顯別克以及上汽通用在新能源方面的技術優勢。
然而,或許是價格成本難以壓縮,讓君越的混動版本沒有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別克也遲遲沒有推出PHEV插混版本,在電動化轉型方面似乎陷入了停滯。
好的一面是,君越還是變了。全新一代VCS智能座艙以及全系標配的EYEMAX 30吋弧面6K屏,搭配迭代升級的別克eConnect智聯科技,讓全新君越在這個講究智能化的時代,相比于其他合資品牌有了一些底氣。
對于未來,可以預料到的是,無論君越該如何改變,這大概率會是最后一代燃油版的君越。當競爭者們已經在快速進行電動化轉身,而新勢力們開始逐漸走向舞臺中央,每一個合資品牌的B級轎車所面臨的壓力都不言而喻。
在君越身上,折射出的是合資燃油車不得不面對的困境。強如君越都如此,那么其他車型又該怎樣應變呢?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270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