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外媒InsideEVs援引《德國汽車周刊》(Automobilwoche)的報道稱,奧迪正考慮從中國競爭對手處首次購買電動汽車平臺,而原因是母公司大眾集團的可擴展系統平臺(SSP)被推遲,而奧迪等不起。
《德國汽車周刊》的報道稱,有知情人士表示,奧迪采取此舉是希望加快電動汽車的發展,并將在7月11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此事,而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據說已經批準該項目。根據《德國汽車周刊》引用的未具名消息,奧迪已經與幾家制造商進行了談判,但是并沒有明確是哪些制造商。
圖片來源:奧迪
在今年的資本市場日上,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 Oliver Blume坦言,奧迪目前落后于競爭對手,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并特別提到了中國市場,“大眾集團的業務高度依賴中國,但目前純電動汽車產品線在中國市場不具競爭力”。
6月29日,奧迪監事會通過決議,任命集團戰略主管Gernot Doellner為該品牌新任首席執行官,接替現任CEO杜斯曼(Markus Duesmann)。接近大眾集團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大眾最高層的管理人員認為奧迪不僅落后于寶馬和奔馳等競爭對手,也并未發揮出本身真正的潛力,導致杜斯曼被替換。
由于SSP平臺被推遲,奧迪需要一個電動汽車平臺來在中國推出新車型。大眾品牌的新電動旗艦項目Trinity將是第一款基于SSP的車型,預計到2029年才會推出,甚至有報道稱需要到2030年,這意味著奧迪第一款基于SSP的車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據大眾集團最初的時間表,Trinity項目將于2026年首次亮相。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Ramy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627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