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產能瓶頸,將是其必須解決的最大痛點。
此刻,如果試圖評選出車圈中,總是“吊著”大家胃口的兩款產品,更簡單來說發布時吹得天花亂墜、十分吸睛,到頭來卻遲遲無法落地、實現量產?
就我個人而言,必然會把選票毫不猶豫的投給法拉第未來的FF 91與特斯拉的Cybertruck。
當然,二者本質上還是有所不同的。FF 91的一拖再拖,越來越覺得就是一場由賈躍亭自導自演,徹頭徹尾的“資本騙局”。相比之下,Cybertruck的屢屢跳票,并非特斯拉甚至馬斯克不努力,而是在種種維度均存在著困難與挑戰。
好在,值得慶幸的是,剛剛過去的周末,據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官宣,第一輛Cybertruck已經正式位于得州超級工廠下線。顯然,其再度迎來了一個關鍵里程碑。
至此,回看Cybertruck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實際上距離它的亮相已經過去近4年。
不過,仍然清楚地記得,這款具有十足顛覆性的產品首次緩緩駛向舞臺時,所收獲的掌聲與歡呼聲。在許多追隨者的眼中,Cybertruck完全就是一款來自未來的智能電動載具,在設計層面已經跳脫出傳統意義上對“車”的界定。
或許也正因如此,早在2019年11月25日,特斯拉官方就曾發布一組數據,表示在Cybertruck發布后僅4天,意向訂單已順利突破20萬輛。進一步了解后得知,雖然訂金可退,但仍然非常夸張。
很快,幾月之后,馬斯克則再次公開表示:“Cybertruck的意向訂單超過50萬輛,總訂單金額超200億美元。”
到了2021年年末,據相關外媒報道,Cybertruck的意向訂單達到了十分恐怖的120萬輛,總價值超過800億美元。而截至目前,從非官方渠道流出的消息來看,這一數字則突破了190萬輛。
不過,來自市場終端的熱烈甚至瘋狂的需求,始終無法掩蓋Cybertruck身上最懸而未決的東西——自發布以來尚未明確的量產與交付日期。
唯一能夠用作參考的,還是2022年二季度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馬斯克對外立下的Flag,“希望明年中期,能夠開啟Cybertruck的大規模交付工作。”
但對此,路透社則迅速潑了一盆“涼水”,表示特斯拉的真正目標,是在2023年底前開始大規模生產Cybertruck。
當然,對于上述偏差的出現,我們已經漸漸習以為常,最終結果也變相證明了路透社的報道。此刻,Cybertruck的量產車剛剛下線,想要完成大規模交付儼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接下來的篇幅,更想聊聊幾個大家愈發關心的問題。首先,便是Cybertruck真正的產能目標。
關于答案,今年5月舉行的股東大會上,馬斯克繼續劇透,特斯拉希望根據需求每年生產約25萬輛。隨即,他還補充道:“可能介于25-50萬輛之間。”
6月,從特斯拉與供應商的溝通內容來看,Cybertruck的具體產能目標是每年制造37.5萬輛,該計劃在其內部被稱為“珠穆朗瑪峰計劃”。
由此可見,擺在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面前,制造端的壓力絕不是一般的大。并且隨著手中積壓的訂單越來越多,類似的焦慮情緒還會愈發嚴重。
順勢,便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Cybertruck的最終售價。
實際上,根據相關外媒的報道,特斯拉計劃在8月底前,準備好該車型的最終版本。同時,三季度的交付活動中,正式揭曉答案。
而早在2021年10月,特斯拉就已刪除了美國官網關于Cybertruck的售價信息。2022年股東大會,馬斯克則透露:“將發生很大變化。”
結合種種信號,以及目前整個汽車行業的大環境,不排除“官漲”的可能性。當然,可以預見的是,在產品力上Cybertruck也將進行一定的調整與優化。
至于第三個想要解析的問題,必然是這款電動皮卡的到來,究竟會給特斯拉帶來什么改變?
就我個人而言,結合目前的意向訂單,日后銷量層面的貢獻肯定無需擔心,而聚焦美國本土市場,全尺寸皮卡一直是類似通用、福特等老牌勁旅主要利潤來源,Cybertruck的來勢洶洶,必然會瘋狂搶奪它們的固有份額,特斯拉將開啟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戰爭。
反之,到了類似歐洲市場,包括中國市場,對于全尺寸皮卡的消費需求與政策支持均較為有限,所以并不是特斯拉的“主陣地”,投放的精力注定不會太多。
寫到這里,文章臨近尾聲,對于今天文章的主角,還是不禁感嘆:“Cybertruck的正式入場,實際上要比當初Model 3與Model Y所帶來的效果更為炸裂,而和過往一樣,產能瓶頸將是其必須解決的最大痛點。”
當然,還有最后一個充滿變數的問題:這一次,箭在弦上的Cybertruck會再度“鴿了”超百萬名的潛客嗎?
【注意:文章版權歸屬汽車公社,嚴禁未經授權私自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需轉載請聯系官方微信號:汽車公社】
來源:汽車公社
作者:崔力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674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