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文稱,華為與江淮汽車正合作開發售價約100萬元的問界MPV,預計在2024年二季度量產,銷量目標為發售一年后達到約5萬輛。
若實現,第一年便是500億元營收的大生意。
按照郭明錤分析,問界MPV在華為的長期汽車策略中都扮演著極其關鍵的角色,基于此,問界MPV在汽車市場的定位猶如華為的P/Mate系列在Android手機市場的超高端的定位,目標是滿足高階用戶需求、提升品牌價值與推動技術創新。
郭明錤公眾社交平臺截圖
在此背景下,他進一步認為,即便悲觀假設2024年問界MPV銷量僅達目標的20%-30%,其營收仍將突破百億規模。
但在隨后經向江汽集團方面核實,得到的回應只有:“不知道這個事”。
不一定百萬售價,但確實是高端MPV
關于江淮與華為的合作,源于2010年12月,江淮汽車與華為簽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暨MDC平臺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云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而進入去年,關于“江淮與華為合作造車”傳聞便在業內流傳開來,但直到今年才正式落定。
先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與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就共同推動華為終端與江淮汽車、肥西縣合作項目進展一事深入商談,后是中建集團公布中建六局聯合體中標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EPC項目,都在傳達一個信息——雙方合作造車早已在推進中。
圖片來源:中建集團官網
根據中建集團發布的信息來看,項目工期為一年時間,建成后用于華為和江淮汽車在合肥共同開發新一代高端智能電動車。
彼時,推測雙方合作推出的新車將主打高端市場,并將掛AITO標識,進入問界生態汽車渠道展開銷售,預計最快將在2023年第三、四季度面世。
但就中建集團所公示的信息來看,該項目工期為365天,包含五個交付節點,而這也意味著華為和江淮合作的車型將于明年年初進行投產交付,這似乎也與郭明錤所說的2024年第二季度量產對應上了。
關于車型方面,此前市場給出的消息是該工廠建成后,將生產B級至D級車型,可適應轎車、SUV、MPV、Crossover、Sporty等各類車型的共平臺開發,年產可達30萬輛。
而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江淮汽車正式發布首款基于MPV專屬架構“MUSE”打造的概念車RF-M,定位中大型MPV。值得注意的是,該概念車展示過程中并未帶有江淮汽車標識,于是便有猜測江淮與華為合作車型將是RF-M的量產版。
圖片來源:江淮汽車
若此猜測成真,中大型MPV疊加華為一系列方案,沖擊80萬-100萬元超高端MPV市場并非毫無可能。
想要2025年實現盈利,得賣100萬輛車
就目前來看,華為和主機廠之間的合作主要分為三類,一為傳統整零關系,即華為向主機廠直接提供智能化的軟硬件產品;二為以北汽極狐為代表的Huawei Inside模式,即華為為車企提供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三便是以華為X賽力斯為代表的智選車模式,華為向車企提供平臺化產品及服務,車企或第三方供應商可以基于該平臺化產品進行上層應用軟件的開發。
智選車模式下,華為不僅僅參與產品造型設計、內飾設計,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同時還負責車型營銷和終端銷售。
也正是在此模式下,華為與賽力斯合作車型首款問界車型正式開售,截至12月,問界系列累計交付超過7.5萬輛,儼然成為一匹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年度“黑馬”。
但于華為自身來說,想要實現余承東所提出的2025年實現華為汽車業務盈利的目標,便需要幫車企賣出100萬臺車。換言之,2022年的7.5萬輛,不過是一個開始。
于是,不只是江淮,北汽、奇瑞等車企亦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合作伙伴。
“一個人是打不過的,要幾個兄弟一起打,這就是我們成立生態聯盟的原因,我相信和華為合作最緊密的這幾家車企,會是少數能活到最后的企業。”余承東如是說。
在他的設想中,幾家合作伙伴分工合作,造不同的產品,形成互補。
從現有組成來看,賽力斯造SUV;江淮將主打MPV;奇瑞方面或基于奇瑞E平臺開發兩款車型,項目代號EH3和EHY,分別對標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成為智選車中緊湊型車型的主力;北汽極狐則將于2024年上市一款高端轎車。
從時間節點來看,智選車將于今年下半年陸續發布,并將于2024年上半年形成較為完整的車系解決方案,朝著100萬輛累計銷量進發。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745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