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美國電動車充電站運營商Ecotality向投資者發出預警,該公司正在計劃重組或者申請破產,受此消息影響,該公司股價暴跌79%,跌至0.31美元。
這家位于舊金山的公司在提交給SEC的文件中稱,他們一直再嘗試改善銷售業績,推出新產品,爭取更多的融資等,但是都不理想,公司正在計劃重組或者申請破產。
Ecotality的主營業務是電動汽車的充電站建設,隨著資金耗盡,之前美國聯邦政府投資的一個電動車項目也要因此擱淺,原本按照計劃,該公司要在全美的主要城市安裝電動車充電裝置。2009時Ecotality獲得了9980萬美元的投資,2010年時又追加了1500萬美元。
Ecotality的近況
在他們遞交給美證券交易所的文件中,這家位于舊金山的公司表示他們在提升銷量、推廣新品中長期受挫,而在進一步籌資上的困難以及已售設備的發熱問題則更是雪上加霜。公司方面表示正在尋求業務重組后的出售,同時申請破產也在考慮中。
Ecotality自09年起接收聯邦政府9980萬美金的資助啟動了EV(Electric Vehicle)計劃————該計劃旨在向全美范圍的主要城市普及安裝電動汽車的充電設備,包括居民、商用和公共區域。此后,2010年再獲一筆1500萬美金的資助。
該計劃中還包含了日產和通用等汽車廠商,這部分廠商會覆蓋居民區域內充電站的建設費用。但自從Ecotality出現資金問題,EV計劃的執行相當困難————事實上,他們上周收到了能源部的通知,后者將停止這一計劃的資助。
產業的起步慢于人們的期望
Ecotality是近年中獲政府扶持的眾多EV技術公司之一,這批公司從汽車制造到電池開發。但顯而易見,開拓這樣一片新市場并不容易。
電動汽車的推廣需要大規模的充電站普及和電池續航的提升。盡管現在電動汽車的價格正在逐步下降,很多車型對普通人來說還是不菲。
Coulomb Tech是Ecotality之外另一家接收聯邦資助推廣充電設備的公司。
一些誤判了電動車產業崛起速度的公司們現在都吃到了教訓。電池公司們因為擴張過快導致的產能過剩,已經開始將電池銷往其他市場————比如消費電子領域。另一些公司則忙于修復早期產品上出現的技術問題————希望這也能警示后來者一項技術投放市場,確保長期可靠性。不然只會嚇退更多的消費者。
A123 Systems公司是一家有風投背景的鋰電池公司,幾年前上市,之前也獲得過政府的投資。但是A123公司也遇到了上面的兩個問題,最終被中國的萬向集團收購。同樣經歷這種失敗的企業包括:菲斯科汽車(Fisker Automotive)、Coda Automotive和Aptera。
革命未成 長路漫漫
特斯拉(Tesla)是美國政府資助項目中少有的成功案例,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提前還清政府貸款。而在本月的營收會議上,公司表示季度銷量創佳績。即使如此,該公司高層仍意識到眼前在電動車市場仍有大量的工作。
在上周的營收會議上,CEO艾倫·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主流大眾只有在生活中見到了大量的電動汽車,才會開始消費這樣的技術。”這是所有技術推廣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綜合媒體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78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