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1日-24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蘇州市人民政府以及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3汽車技術與裝備發展論壇”于蘇州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裝備夯實根基?技術引領未來”為主題,邀請政府領導、行業院士、企業高層、技術專家,圍繞新技術、新裝備、新生態展開深入研討,以推動技術及產業發展,夯實質量強國之基,服務汽車強國戰略。
其中,在8月22日舉辦的開幕大會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作《紅旗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思考與實踐》報告。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陳院士,各位朋友,汽車界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參加今天論壇,聆聽了幾位院士演講,收獲很大。按照組委會要求,我向各位報告一下我們紅旗品牌新能源智能網聯技術的創新實踐,主要分為三方面:
一、新四化驅動下的技術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制造業核心就是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要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比較要靠自力更生,要靠自主創新去爭取。在這一國家戰略的指引下,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這幾年得到蓬勃發展,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90萬輛,已經是8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今年上半年,整個新能源銷量接近400萬輛,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正是這樣的態勢下,我們能夠看到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呈現了幾個典型趨勢:
1、新能源技術趨勢,圍繞兩個主流發展:純電平臺技術已經成為電動車應用主流,特別是通過動力系統、底盤系統的深度融合給用戶帶來了更美好的體驗;雙電機串聯混動平臺,已經成為混動主流方案。整個混動變速系統更加向集成發展,同時我們也看到動力電池的功力特性不斷提升,成本不斷降低。未來以成本為核心的發動機熱效率與動力電池功率特性融合,將成為混合動力發展的競爭焦點。
2、智能網聯技術趨勢,呈現出了4化發展:智聯技術,網聯通信更趨向于車內混合主網向整個車、云一體化方向發展;智艙技術,趨向于可持續進化的前維體驗;智駕技術,趨向于單車智能化和車路協同融合發展,加速向端到端的自動駕駛技術趨勢;智算技術,逐步由單域控制向跨域融合和云計算形態過渡。
3、芯片與操作系統技術趨勢,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衍生出的這兩大趨勢,特別是當前軟件定義汽車大背景下,芯片如何賦能軟件成為整個汽車產業發展的焦點,為實現更高性能更低功耗輕量化代碼,現在芯片的硬件和操作系統的融合,和芯片多域的融合,成為芯片發展的核心技術要點。多種操作融合和服務接口統一,進一步實現算芯解耦和車云協同。
4、智能制造技術趨勢,數智工藝、數智裝備、綠色制造、智能檢測、大數據應用,6個方向發展智能制造。
二、紅旗研發技術創新與實踐
自2018年以來,紅旗品牌陸續向市場投放了40余款車輛,產品銷量由2017年4700余輛增長到2022年31萬輛,5年增長了65倍的大幅增長。伴隨產品增長過程中,技術創新取得了重大突破,近3年紅旗品牌累計突破核心技術213項,生成專利7505件,發明專利5610件,發明專利占比74.7%,累計獲得省部級獎勵20余項。這幾年整個一汽研發投入全集團3%以上,自主品牌達到8%,紅旗品牌研發投入12%以上
構建了當前和未來下一步紅旗新能源汽車發展技術建構,包括電動平臺、混動平臺、智能平臺。電動平臺方面聚焦到高能安全的電池系統、高效的電驅系統、高級智能駕駛、安全底盤、智慧補能系統,圍繞四方面進行先進技術開發。今年首發零下10度系統能量無衰減的整車能量管理系統。
混動平臺聚焦到高性能混動發動機系統,高效混動變速器系統,動力解耦式電驅系統以及高安全的低溫電池系統以及智慧能量感覺系統,五大系統開展混合動力的開發,也構建了橫置和縱置的兩個平臺。2025年會首發縱置雙電并聯高效系統,會搭載紅旗高端的產品上。
智能平臺,聚焦智慧架構、智能座艙、智慧駕駛三方面開展相應技術研究,明年首發5種方式多模交互主動情感系統,下個月會在北京亦莊推出主駕無人的智能駕駛示范車輛,在北京進行示范運行。
我們和合作伙伴面向下一代中央集成one boos架構定制開發我們叫“旗智”的芯片,整個CPO的邏輯算力大于3000kdmips,GPU算力大于1.5FLOPS,NPU算力達到128以上TOPS。也在和合作伙伴開發覆蓋智控、座艙、智駕三大平臺整車操作系統,可以覆蓋AUTOSAR系統,操作系統進程切換可以小于30us,操作系統核心模塊滿足功能安全ASIL D。
三、紅旗制造技術創新與實踐
圍繞工藝全流程聚焦到智慧工藝、智慧生產等6大緯度探索智慧運營和智慧產線深度融合,目前紅旗兩個工廠實現了智慧化工廠運行。智慧運營方面,基于業務單元模型建立了整個標準化的服務,原來以部門為中心的生產,現在正在向以業務為中心的轉變,也自主開發了不受場地、地域限制、流程在線、實時協同的工程師工作臺的在線系統,目前這套已經全面上線了,剛才幾位院士講實現智能制造前提,設計要實現數字化,生產也要實現數字化。這個是生產系統的數字化系統,研發也有研發數字化工作臺,從研發到生產都實現了數字化線上系統工作。
智慧產生線,應用先進自動化及視覺裝備,開發數據智能應用模型,實現從傳統生產向高度自動、精益靈活、數字互聯,持續學習的生態系統的智慧轉變,打造綠色、柔性、精益、透明和智能的智慧產線,在生產調線生產過程中都可以實現遠程控制和遠程監控。
最后希望和各位伙伴同仁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做出更大貢獻。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0867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