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舍弗勒太倉制造基地新能源二期工廠在太倉高新區正式啟用,同期,舍弗勒與太倉高新區簽訂新能源三期項目投資協議,繼續加碼新能源業務,進一步擴大在華投資。
這里,可以實現新能源電驅動產品全系列生產
回望1995年,舍弗勒進入中國,在太倉播下一顆“種子”。隨后,舍弗勒在太倉先后增資13次,累計投資超20億歐元,成為舍弗勒在華的開端,并肩負起電驅動事業部在華發展的重任。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漸壯大,舍弗勒從2010年左右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到2018年成立獨立的電驅動事業部,并在上海安亭正式設立在華電驅動研發中心。太倉基地所產產品,從 海外技術引入投產,到承接由舍弗勒中國團隊自主研發的首個P2混動模塊、兩擋電橋、二合一電橋等等的生產任務。
而此次啟用的新能源二期工廠,便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如電機定子、轉子等產品的生產制造。作為舍弗勒太倉蘇州路新能源一期工廠的重要延展,二期工廠啟用后,舍弗勒將在太倉形成新能源電驅動產品全系列生產能力,包括混動模塊、驅動電機及其零部件以及整套電驅動橋等,為接下來舍弗勒在華新能源業務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舍弗勒太倉基地新能源二期工廠;圖片來源:舍弗勒
“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重要供應商,我們希望通過豐富的電驅動產品,不斷深化的本土能力,更加快速、靈活地響應本土客戶的需求。”舍弗勒集團汽車科技事業部首席執行官馬迪斯·青克表示,“二期工廠的啟用是舍弗勒在加速電氣化轉型,加快在中國業務發展方面又邁出的關鍵一步。”
舍弗勒集團家族股東及監事會主席 喬治·F.W·舍弗勒則進一步透露,隨著舍弗勒太倉制造基地新能源二期的啟用,這里已不僅是舍弗勒在中國最大、最重要的生產基地,更成為舍弗勒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
舍弗勒在華,遠不止于此
“致力成為電驅動行業技術領導者”,是舍弗勒于2020年發布的2025戰略規劃(Roadmap 2025)中的核心目標,舍弗勒也為此一直付諸努力著。
2022年,舍弗勒在電驅動領域新增50億歐元訂單,自2018年以來,公司在該領域累計訂單額達到了 160億歐元。
全球電動汽車產業正在加速發展。舍弗勒預計,到2030年,全球80%的新乘用車都將采用電氣化動力總成,包括混動和純電動。而在中國,電氣化的進程更快,預計到 203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90%。
“舍弗勒已經為這一發展做好充分準備,我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從單一零部件到完整系統的全面解決方案。”馬迪斯?青克說道。
單以電驅動橋為例,舍弗勒在開發第一代電氣化技術過程中,創新性地推出了同軸式電驅動橋解決方案,并于2018年實現量產。
在此基礎上,為了滿足電驅動技術在高電壓、高系統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高集成度等方面的要求,舍弗勒不斷豐富電驅動橋的產品譜系,相繼推出了集成電機與減速箱的二合一電橋,以及更高集成度、更高性能的新一代電橋系統。
同時,舍弗勒基于同軸減速箱研發的高性能雙電機電橋系統,功率密度進一步提升,結合整車的扭矩矢量控制,性能得以發揮到極致。
在電機領域,基于自身在產業化方面的核心競爭力,舍弗勒可以為客戶提供廣泛的產品系列,包括異步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用于跑車的軸向磁通電機,以及無永磁體的電勵磁同步電機等。
馬迪斯·青克透露:“僅在今年,我們就啟動了七個電機客戶項目,其中三個來自中國。”到2026年,舍弗勒將在全球范圍內投資逾5億歐元,用于電機產能擴充和新產線建設。
其中,便包括此次正式簽約的太倉基地新能源三期項目。
資料顯示,新能源三期項目占地約70,000平方米,投資額達2億歐元(約合15億人民幣),三期項目聚焦新能源電驅動領域,涵蓋如輪轂電機、電橋減速箱、混動變速箱等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生產制造,主要供應國際知名汽車企業作配套使用。
新能源二期及三期項目達產后,舍弗勒新增產值將超過50億元。
持續加碼中國,以Glocal迎戰未來
所謂“Glocal”,即“global+local”,字面意思上便是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有機融合,這也是如今諸多合資、外資企業在華高舉“In China for China”的本質,舍弗勒便是Glocal中的優秀代表者之一。
舍弗勒內部常常自稱是一家有德國血統的中國民企。雖是玩笑,卻透露著舍弗勒集團對于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
在他們看來,中國有著遠超其他國家更激進也更包容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下需要源源不斷的新品來刺激,傳導到產業鏈便是客戶需求變化莫測,卻渴望著所有需求都能以最快速度變現。
想要跟上中國的節奏,舍弗勒認為唯有以本土資源服務本土市場。
自1995年進入中國投資生產以來,舍弗勒便立足長遠發展,始終重視本土研發能力建設。2007年,舍弗勒在華首個研發中心落戶上海安亭,至今年啟用全新研發大樓,現已有近千名技術專家在此從事全研發價值鏈工作。
同在今年,舍弗勒在中國第二研發中心在長沙正式揭牌,與安亭研發中心緊密協作,協同開展面向未來的電驅動、智能駕駛等領域的技術研究和產品應用開發工作,進一步提升了舍弗勒在中國的本土研發及創新實力。
而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以來,從最初的應用開發到基礎研究,從將國外先進技術引入中國,到本土自主創新,舍弗勒中國本土研發團隊能力不斷提升,已成為舍弗勒全球技術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驅動領域,由中國研發團隊自主研發的二合一電橋,早已不再滿足于Local for Local,逐漸實現Local for Global,支持舍弗勒全球市場。”舍弗勒中國區汽車科技事業部總裁陳相濱博士如是說。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1295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