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監管總局批復同意比亞迪財險業務范圍變更,新增機動車保險業務。
比亞迪財險業務范圍最核心的變更在于新增“機動車保險,包括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商業保險”業務。
近年來,多家電動汽車制造商紛紛布局保險領域。小鵬汽車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廣州小鵬汽車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特斯拉則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在美國本土和中國成立保險公司;今年10月蔚來也完成入局;比亞迪則是在2022年斥資36億,100%全資收購了易安財險。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其車險市場成為巨大的增量市場,也日趨成為主流。
2023上半年,新能源汽車保費大幅增長。其中,人保財險上半年承保新能源車282.4萬輛,同比增長54.4%,新能源汽車保費收入126.3億元,同比增長54.7%,新能源新車保費在整體新車保費中占比已達28.3%。
東吳證券曾給出的測算數據——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865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17.9%;到2030年保費規模將達4541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32.1%。”
但對于傳統財險而言,新能源車險市場并非是一款純粹的“香餑餑”。隨著新能源汽車出險率的提高,險企的承保壓力也隨之增加。盡管其保費更高,但由于險企的定價能力不足和理賠風控技術不完善等因素,仍不足以覆蓋損失賠償。
此外,新能源車企眾多、車型更是多樣,而各家技術手段和發展水平不一,同樣給險企帶來挑戰。
而這些困難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新能源車企并不愿意共享其核心部件數據以及車輛存在的風險信息等。因此車企入局保險市場,是存在天然的優勢。
車企對車輛的性能和潛在風險等情況更為了解,同時還握有信息優勢,入局保險市場,或許有助于改善車主喊貴,保險公司喊虧的局面。
今年6月的比亞迪股東大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就表示:比亞迪進入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將利用技術、銷售、用戶等方面的積累,在費用節儉、科學理賠等方面賦能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
當然,由于市場并不成熟以及保險業也確實存在壁壘,需要大量行業經驗的積累和完整的配套能力。因此對車企而言,可謂挑戰與風險并存。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MANU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1335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