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吉利官方
作者|蘇鵬
吉利的低空衛星項目或將成為吉利突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角色。
2024年2月3日7時37分,吉利未來出行星座第二個軌道面,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所有衛星狀態正常,發射任務獲得圓滿完成。
此次發射的包含“吉利銀河號”在內的11顆衛星,將賦能吉利旗下車型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服務。吉利自研衛星通信技術將首次在吉利銀河系列的車型上應用,吉利銀河E8也成為率先搭載雙向衛星通信技術的車型,在無地面網絡覆蓋或地面網絡受損的情況下,用戶可通過車機收發衛星消息。
衛星星座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服務,幫助智能駕駛汽車確定自身的位置和行駛方向。這種導航方式具有精度高、穩定性好、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能夠提高車輛的定位精度和導航準確性,從而更好地規劃行駛路線和提高行駛效率。
按照規劃,吉利星座二期將擴展至168顆衛星,實現全球厘米級高精定位服務。在無法接收衛星信號的隧道內及失鎖場景,通過融合慣導技術,定位誤差達到千分之一以內,優于行業內千分之二的行業水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自動駕駛典型路線內,定位精度優于10厘米(CEP95),高于行業內20厘米(CEP95)的水準,也是國際領先水平。
“當你的星座能覆蓋中國,意味著能覆蓋世界大多數的角落。”有行業咨詢師告訴36氪AUTO。
低軌衛星還可以為吉利的自動駕駛作嫁衣。低軌衛星的低時延和高精度,將直接助力于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落地。目前,業內將自動駕駛的實現邏輯倚重于車輛自身的雷達、攝像頭的精度提升,以及極端地去壓榨芯片算法,但都面臨著投入成本高、全面普及難、特定場景下低效等問題。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自動駕駛汽車每小時將從攝像頭、雷達和其他傳感器中產生多達40TB的數據,并利用它們來導航道路。
衛星可以與地面網絡形成互補之勢——它們可以為高速移動中的車輛提供寬帶通信,實現比地面站更大的覆蓋范圍。
吉利是除特斯拉外,第二家造車+造星的企業。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都屬于不可再生資源,這意味著提前布局的吉利已經搶占先手,在前沿科技領域,又下了一步先手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未來汽車日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19011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