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柏林的汽車工業協會新年招待會上,寶馬的首席執行官齊普策(Oliver Zipse)站在會場前排,心中滿是對自己立場的堅定。此時,德國交通部長福爾克·維辛(Volker Wissing)正在臺上向在場的政策制定者和行業領袖強調“技術開放”在降低交通排放中的核心作用。
維辛部長指出,僅僅聚焦于電池驅動汽車可能會讓德國這個關鍵行業面臨風險,這一觀點與電動汽車需求可能下滑的預測相呼應。而齊普策多年來一直在推動的觀點正是如此:他提倡建立一個靈活的生產線,能夠同時生產內燃機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氫動力汽車。
盡管齊普策的這種謹慎策略(這也是他前任的策略)受到了批評,被指責為在對抗電動汽車市場的領軍企業特斯拉時顯得過于保守。然而,有報道稱現代汽車計劃在歐洲推出一款價值2萬歐元的迷你電動汽車,這似乎驗證了市場需求的多樣性。
現在,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放緩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逐漸崛起,齊普策的謹慎策略開始顯現出它的先見之明。汽車業咨詢公司Berylls的策略顧問主管Jan Burgard指出,德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高端領域已接近飽和,而低價市場則缺乏有吸引力的選擇,這表明市場正在尋求更廣泛的技術和價格選項。
電動汽車銷售在經歷了數年的快速增長后正面臨挑戰,歐洲政府的激勵措施逐漸減少,符合補貼條件的車型也越來越少。此外,新車型的不斷涌現已經分散了消費者的注意力,而基礎設施的不足和價格因素仍然是阻礙電動汽車廣泛普及的主要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寶馬的多元化戰略和靈活生產線看起來不再是一種保守的選擇,而是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和積極適應。
根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游說團體的預測,德國汽車銷量今年將下滑14%,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主要原因是政府在去年12月取消了補貼政策。這一消息令全球市場觀察人士紛紛下調了預測。盡管特斯拉發起的價格戰使得電動汽車價格遠低于同類內燃機汽車,但行業前景依然黯淡。周四的一場活動旨在為這個困境中的行業帶來一絲樂觀氣息。
在活動中,德國交通部長維辛對德國汽車制造商表示贊賞,并稱贊他們的技術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當被問及政府如何支持德國電動汽車市場時,維辛提到了充電基礎設施的重要性。然而,在這一方面,德國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盡管維辛在2022年10月推出了一項耗資63億歐元(約合68.5億美元)的全國范圍內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旨在到2030年將德國充電站數量增加至100萬個,但進展緩慢。
根據德國基礎設施管理局的數據,截至去年9月,德國僅有約10.5萬個功能性公共充電站。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指出,按照目前的建設速度,德國要實現2030年的目標,需要將建設速度提高兩倍。
在電動汽車過渡的多年里,充電問題以及資金來源問題一直懸而未決。盡管出席VDA活動的政策制定者和汽車行業代表一致認為,充電設施是重振電動汽車市場的關鍵,但無人愿意明確表態由誰來承擔這一基礎設施擴張的資金,以及如何籌集這些資金。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們強調,電價的持續上漲已進一步打壓了電動汽車的需求。除此之外,定價問題也是電動汽車普及過程中的一大難題。德國聯合政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他們必須確保到2030年有15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否則將無法達成既定的減排目標。
然而,截至去年11月的數據顯示,德國道路上全電動汽車的數量僅為大約100萬輛,占所有汽車的2%。一些行業分析師認為,若不提供更多的政府補貼,實現2030年的目標將極具挑戰性。
汽車咨詢師Burgard直言不諱地表示:“從現在的視角來看,我認為到2030年德國道路上能有1500萬輛電動汽車是不切實際的。”汽車制造商們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開始調整他們的策略。
例如,大眾集團旗下的奧迪品牌正在縮減其電動汽車的產品線,而大眾汽車則在其原計劃出售電池部門股權的問題上有所退縮。如果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持續放緩,甚至陷入長期衰退,那么這將可能使數十億美元的行業投資打水漂,同時也意味著汽車制造商將無法適應日益嚴格的減排法規。
此外,電動汽車的普及進程緩慢也在無形中鼓勵駕駛者們更長時間地使用他們那些高污染的舊車。對于寶馬的首席執行官齊普策來說,這一切似乎都印證了他的觀點。
在去年接受《德國商報》采訪時,他批評那些過早宣告內燃機時代結束的人是“疏忽大意”的,因為電動汽車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質疑道:“像意大利南部這樣的地區,你真的認為他們能在短短12年內為每個村莊都建起充電站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1907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